试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
2013-08-15王继元
王继元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吉林 长春 1300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做出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任务,确立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总体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目标,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举措和理论创新,对于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意义重大。
一、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命题的提出及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创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建设和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认识。十八大在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总体任务和总体目标。在党的建设总体任务和总体目标中,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新举措、新命题,非常醒目,引起党内外高度关注。联系到2008年2月23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中提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论述,透过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和服务型政府的举措,昭示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建党方式的转变和进步,表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质性进展。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个新提法,它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包含什么内容?什么是服务型执政党,这可以比较服务型政府来理解,虽然一个是政党一个是政府,二者性质不同,但是二者先后提出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为了政府转变职能,由单纯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和社会民主的框架内,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据此,我们理解服务型执政党的概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层讲的是“服务”,服务型执政党简单地说就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党;另一层讲的是“转型”,是说党也同政府一样有个转变职能的转型问题。其实,党的社会职能的转型,是随着形势、任务和工作对象的变化而发生的。我们党第一次大的转型是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革命党时候的职能是领导人民推翻旧政权,执政党的职能是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另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变迁,也推动着党的转型,例如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高度集权到简政放权、由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到党政分开和各司其职,等等,都伴随着执政党职能的转型。这样说来,我们党有个从以往集权型、命令型、管理型、包办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问题。当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这种转型已经进行着。所以,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是建设一个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建设一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框架内,本着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创新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确立执政党的服务者的功能和角色定位。
党的服务者的定位,是说党对本阶级群众、对人民、对社会所应该履行的服务功能。这不是由外在因素决定而刻意附加于党的,而是我们党自身所具有的本质的体现,是党所应该具有的内在规定性。首先,这决定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于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经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P264)《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次,这是因为党是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需要党,就是希望党能够代表他们的愿望,实现他们的利益。党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其命运把握在人民手里,如果这个工具能够比较好地实现和体现人民的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安身立命的根基和保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党不能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就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对党存在和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和升华,是自觉体现党成为实现人民利益工具之作用,体现一种服务于本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自觉性,是符合本阶级群众对党的价值诉求和目的要求的,这也势必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奠定了党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
二、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彰显了我们党的崭新形象、时代特征与风范
工人阶级政党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时候就向世界宣告是同以往一切旧政党不同的党,他们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向世人展示了共产党人新的世界观、远大目标和新形象。列宁也提出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虽然时代背景和出发点不同,但在不同时期党确实有个不同形象和特点的问题。过去我们党注重党内整风建设,形成“党的三大作风”,塑造了我们党艰苦奋斗,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形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这也向世人表明我们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就是党的时代特征和形象,当然这其中核心的是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因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历史使命的要求。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要求,党必须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党的纲领和使命是实现阶级和人民的解放、自由、平等和幸福,建设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到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目标之中。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既坚持了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优良传统,又极具时代感和现代性,融优良传统于时代性之中。它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提法相衔接,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型,成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战略部署,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二)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集中体现了“领导就是服务”的现代科学领导理念
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集团来主持的。他说:“党是无产阶级的直接执政的先锋队,是领导者。”[2](P457)但是党的领导和执政不是官僚统治和以党治国,这是工人阶级政党与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列宁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新社会的基本因素。……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3](P26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是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要改变领导工作中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做法。邓小平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4](P121)领导就是服务,是党的领导的本质规定,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的现代科学领导理念。十八大报告确定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目标,体现了科学领导理念。它端正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意味着彻底摒弃以往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行政命令式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代之以领导就是服务的符合党的领导本质规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进步。
(三)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思想在新形势下的体现
意大利著名作家但丁最先提出“国家或官员都是人民公仆”的民主思想。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肯定了但丁等人的民主思想,并且提出要采取措施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面对新生的苏维埃国家政权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弊端,为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政权,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公仆性质,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我们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公仆思想,同时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民、惠民的民为邦本思想,毛泽东提出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5]“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6](P1094)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人民公仆的要求建设党的新举措。同时,因为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消极腐败问题,官僚主义、以权谋私、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党员干部确实存在着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危险。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也是着眼现实,从机制体制上拒腐防变采取的实际步骤。
三、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路径选择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个新课题,涉及各个方面,从当前实际出发,特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确立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理念
我们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是十年内乱期间,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偏差,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政治,政治代替一切、决定一切,党组织成为权力中心,经济工作、生产活动和人们生活都要为政治中心服务。颠倒了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的关系,违背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颠倒了社会公仆与社会主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起点应该是从拨乱反正改变以政治为中心,一切服从政治需要开始,确立政治工作服从经济工作要求,党的工作服从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事业,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服从服务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需要。党组织要彻底摒弃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做法,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应有的传统和做法,像老一辈革命领袖毛泽东所说的,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围绕着人民的事业开展党的工作。虽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今已经三十多年,建党理念和方针已经发生深刻变革,但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完善阶段,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需要伴随着它赖以建立的体制制度基础的完善而完善。破旧立新,破旧需要革命,立新需要建设,一个新事物的建设和成长是不容易的。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着眼于建设,是要把关于党的建设新的科学的理念、方针、做法具体化、系统化,以规范党的事务和党组织的行为。因此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首先要进行思想、观念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前提。
(二)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与坚持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对执政党及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的权利。执政党处于国家上层建筑的优势位置,只有把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原则融入到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之中,通过法律和制度化措施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才能使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成为可能。相反,如果不承认、不尊重人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不支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那么谈何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是说,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自觉自愿地服务于人民。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内含着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使广大党员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内含着坚持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领导就是服务,而党的领导的实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与集权、专制、命令主义相对立的,而只有依靠民主和监督才能有效克服有悖于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旧习和做法。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与互动,执政党要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毛泽东曾经指出,只有把领导机关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调动和发挥两个积极性,才能获得革命事业的成功。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处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领导者位置,如何坚持民主执政,是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重要环节。而正确处理领导与服务、公仆与主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利与义务、集中与民主、纪律与自由的关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如果强调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失衡,从而不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三)坚持和实行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坚持群众路线,使我们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有了思想、政治和组织的保证。构建服务型执政党,必须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做法。首先,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切言行和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党要了解人民需要什么,要使党所作所为符合人民的需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建设幸福美满新生活,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党就应该为此弹精竭虑,不懈奋斗。由于发展市场经济和经济成份多样化,导致人们利益和诉求多样化,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扩大。执政党必须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各方诉求,协调利益关系,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都能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都成为改革红利的收获者,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护弱势群体,培育和形成一个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社会。社会的民主、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应该成为衡量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重要选项。其次,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过去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打人民战争,赢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在当今的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我们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参与者也是改革经验、智慧的提供者。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任何改革都寸步难行。在企业转制改革过程中,许许多多产业工人和职工群众做出自我牺牲,无怨无悔。当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必须科学筹划,协调配合,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群策群力,才能冲破险阻,取得成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决定一切、管理决定一切。这不是说可以不依靠群众了,技术和管理也是来自于广大群众的经验和智慧。一切依靠群众,包括依靠一切经营管理者、技术工作者、生产工作者等等在内的所有成员。行行业业出状元。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系统工程,只有各行各业齐奋斗才能实现最终目标。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工人、农民等社会成员已经逐步知识化、专业化,依靠群众使我们能够解决任何矛盾、破解任何难题。再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决定和计划都必须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之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社情、党情、国情,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掌握社会发展动态和人们的思想脉搏。也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利用因特网、微博、短信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宽的特点,传播党的声音,送去党的温暖,收集人民的意见、建议。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信访、上访的制度和程序,上通下达。健全党和政府维护群众权益的保障机制,支持人民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彻底解决中间梗阻和设防民情民意民怨上达的错误做法,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组织要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广大干部和党员要成为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和群众打成一片。
(四)按照服务型执政党要求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既是我们党的新课题,也给党的建设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会使党的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求。首先,要以此为契机,对党员干部深入进行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努力提升广大干部和党员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列宁曾经指出:“我们的党又是执政党,因而自然也就是公开的党,是加入之后就能掌权的党。”[7](P443)执政党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领导权力,这是人民赋予的。是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办事,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开放搞活情况下,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意识的腐蚀影响加重,在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现象,导致权力异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必须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工作,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价值观,言行一致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行为准则,恪守、笃行。其次要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证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目标的实现。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事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事关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问题,将要求党自身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与之相适应,要求把这一目标贯彻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也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标的。要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和提高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水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以确保党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利民惠民富民的政策和治国理政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造福于民,以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改革和建设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梦想,使人民从而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再次,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防止执政党精神懈怠、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在新形势下,消极腐败、违法乱纪现象易发多发,屡禁不止,铲而复生,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如何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成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重要课题。腐败问题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不力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结果。一些领导干部和官员之所以能够肆意妄为,就是因为法律和制度内的监督不完善、有漏洞,而社会监督和民主监督由于政务不公开和参与难而鞭长莫及。并且由于打击力度不足,犯罪成本过低和“民不举,官不究”的思维定势,助长犯罪心理,一些心怀叵测之徒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违法乱纪。从世情、国情、党情和现实出发,反腐败还应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十八大报告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8](P9)总之,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和人民才能同心同德、齐心奋斗,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N].解放日报,1944-12-16.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