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3-08-15仇玉凤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承德市承德旅游

张 岩,毕 兰,董 涵,仇玉凤

(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河北承德 067000)

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承德市具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丰厚文化底蕴和优越地理位置,是开展乡村旅游的理想之地。休闲避暑游、城郊乡村游、田园体验游、沐浴养生游、草原生态游等承德乡村旅游产品受到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但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我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普遍沿袭了传统模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低、缺乏旅游管理人才、基础设施落后等,这些问题已制约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构建乡村旅游特色开发模式和相应保障措施,充分挖掘乡村旅游市场潜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积极促进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带”战略目标的实现。

1 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承德市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市委、市政府制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战略规划以来,承德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承德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突破1 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29%。其中,入境游人数突破30万人次,首次超过秦皇岛,位居全省第一。

承德市乡村旅游产业由最初自发性发展到政府有力引导和扶持,实现了由自发盲目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过程。特别是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百村千户万床”工程,及时出台财政资金奖励政策,并研究成立专门机构,乡村旅游工作稳步推进。县、乡、村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积极扶持,广大农户参与热情高涨,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丰宁大滩、兴隆雾灵山脚下、围场接坝地区、承德县新杖子乡、双滦偏桥子镇、双桥区城乡结合部、隆化七家茅荆坝地区、滦平金山岭长城脚下、平泉辽河源和宽城蟠龙湖景区周边共十大乡村旅游片区,形成城市近郊、景区周边和公路沿线三种乡村旅游类型。

据统计,在全市205个乡镇,2 516个行政村中,旅游型乡镇达72个,旅游型村182个,分别占全市乡镇和行政村数量总和的35.1%和7.2%,全市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农户达2 267家,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32 215张。在全市640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户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占12.5%;年收入在5万-10万之间的占24.4%。在全市41家星级乡村酒店中,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占12%;年收入在50-100万元之间的占20%。2010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人民币。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承德市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中颇具特色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增长点。

2 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明确承德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笔者于2012年8、9月选择承德市冯营子镇崔梨沟村、双峰寺镇老西营村、隆化县七家镇温泉村、承德县新杖子乡新杖子村、宽城县塌山乡清河口村等五个各具特色的旅游乡村开展了针对乡村旅游经营业主的问卷调查。调查选择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旅游管理三个层面来测量分析制约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将影响承德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12项。问卷采用了通行的李克特等级度量方法,从1至5代表相关因素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程度从最低到最高,让调研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66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缺少开发思路(平均值为3.89,标准差为0.853)、开发管理水平低(平均值为3.64,标准差为0.866)、缺乏规划和开发模式(平均值为3.57,标准差为0.659)、旅游管理人才匮乏(平均值为3.27,标准差为0.752)、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平均值为3.06,标准差为0.786)是制约承德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2.1 发展思路不开阔,开发管理水平低

承德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起点不高,经营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同质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多。虽然部分乡镇的乡村旅游已呈带状发展,但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意识比较强,没有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良性发展道路,还处于低水平的相互模仿和价格竞争阶段。

2.2 普遍缺乏规划,没有成熟模式

承德的许多乡村旅游项目都是跟风盲目上马,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脱离了乡村旅游的本意。另外没有专业的旅游规划,没有提炼和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没有实实在在的农业产业支撑,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

2.3 旅游人才匮乏,生态意识不强

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粗放经营,疏于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有热情但服务技能欠缺;由于经营和管理者本身的素质和生活习惯,生态和环保意识不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垃圾堆积,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2.4 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环保问题突出

从调研情况来看,承德乡村旅游的道路建设、环境卫生、规范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等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部分乡村旅游区公路狭窄,可进入性不强;一些农户仍然维持原有的生活陋习,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各乡村旅游区普遍缺乏规范的引导标示和指示牌。

2.5 受土地和资金的制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调研走访的多家乡村旅游经营业主都有扩大发展的意愿,但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大部份乡村旅游经营者没有有效的资信证明,房屋和农用地都不能用作抵押,贷不到款。而流转来的土地不能作为质押,经营也不能在上面建永久性建筑,因此乡村旅游点很难扩大规模,真正实现提质扩容和转型。

3 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促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要结合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带”战略的实施,综合承德市区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确定几个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镇建设旅游专业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导向性投入,重点支持乡村旅游规划、人才培训、市场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

3.2 精心规划,强化布局,带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应迅速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产业分带、功能分区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独具承德特色的乡村旅游板块,如木兰金秋采风游、塞外山水赏秋游、花果乡村采摘游、城郊乡村采风游、温泉沐浴养生游等。

3.3 夯实基础,改善环境,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

交通和公路部门根据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乡村旅游交通网络,优先改扩建从各交通干道通往旅游示范点和特色乡村旅游点的道路和外部旅游交通标识。统一规划旅游标识系统,交通和旅游部门共同指导乡村旅游点做好旅游交通标识和引导标志,规划和建设好乡村旅游点生态停车场和绿色环保客运系统。环保部门制定乡村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指导和扶持乡村旅游经营户做好污水排放、垃圾分类处理。

3.4 打造精品,提高效益,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

目前,我市乡村旅游还停留在粗放式格局,存在片面强调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本地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利用的现象。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做足“农”字文章。在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方面,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一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的现代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

在乡村旅游购物方面,鼓励、支持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经营。采取社区﹢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承德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诚信规范的乡村旅游购物商店,不断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

在饮食文化方面,要突出乡村地方特色菜、农家菜,通过旅游传播承德的饮食文化。如承德的满汉席、坝上的蘑菇宴、水库的鱼宴都是承德特色化餐饮,相关部门可加强引导,配合规模化的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改善餐饮环境和规模化、集群式经营,打造成有承德区域特色的饮食品牌。

3.5 培养龙头,壮大主体,促进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

有计划培育3-5个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政策、资金和宣传向龙头企业倾斜,鼓励龙头企业提质扩容,延伸产业链,增强乡村旅游的带动功能。引导其他有资金和社会资源的企业投资乡村旅游,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提高发展水平。鼓励企业结合其相关产业开发新型乡村旅游产品,鼓励和引导星级旅游饭店通过建立自己的绿色环保蔬菜基地打造集观光、采摘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基地农庄,延伸酒店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3.6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通过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旅游文化、旅游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等方面的素质和服务技能,造就一批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乡村旅游干部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发展乡村旅游的能力。依托乡村旅游协会或是合作社,聘请省内外知名旅游专家,组建我市乡村旅游研究中心,组织乡村旅游论坛,强化我市乡村旅游技术和智力支撑。

3.7 加强促销,拓展市场,着力向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

制定乡村旅游促销方案。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与包装,帮助乡村旅游企业设计和提升服务产品形象。加强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会展宣传,采取邀请旅行社踩线和走访高校、大型企业等方式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开展有针对性的承德乡村旅游宣传活动。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在主要客源地设立营销网络,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拓宽乡村旅游的客源渠道,加快实现乡村旅游发展。

3.8 整章建制,规范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由协会组织乡村旅游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并负责具体实施旅游规划,负责行业自律和对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建立乡村旅游诚信经营体系,每年对乡村旅游经营点进行质量等级评定,并进行公示,促进乡村旅游经营户提高服务水平。

[1] 钟凤,李秀霞.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0(6):42-45.

[2] 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承德市承德旅游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承德市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