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的矛盾——以《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为例

2013-08-15袁晓军王启伟

关键词:阿诺德维多利亚自由主义

袁晓军 王启伟

(1.淮北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师范大学 人文社科处,安徽 淮北 235000)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马修·阿诺德(1822~1888)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评家,他对当时盛行的自由至上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他不仅批评了英国的经济自由主义,而且对日益泛滥的文化自由主义也予以严厉的抨击。他认为,英国人对待古典文学的态度及消费文化的盛行,都违背了文化的基本原则。但从当时批评界的整体风气来看,他对各个阶层自由至上主义的批评,是建立在较为宽松的批评风气之上的。因此,在自由的土壤中对自由的批评,就成为阿诺德自由的矛盾节点。没有这种自由而宽松的土壤,我们可能就会与《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失之交臂。

一、自由至上主义下的英国

经济自由主义在阿诺德生活的维多利亚时期不断蔓延和扩展。随着反谷物法运动的胜利,英国工商业资产者获得了彻底的对内和对外贸易的自由,国家也完全不干预企业生产。因此,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生产体制,意味着从法律上移除了资本进行再生产所面临的障碍。贸易障碍的移除及政府施加的垄断和补贴特权都为资产者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和趋势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有所反映:“原来自由党的朋友们如此庄严而虔诚地赞叹自由贸易,为的就是如此这般的光荣与伟大,为的就是买卖兴隆、人丁兴旺。他们珍视的就是这些。”[1](P173)自由党的实干家们依仗国家和政府的支持,而对自由贸易情有独钟,大力发展经济,从而让人丁更加兴旺。一时间,以这些资产者为代表的英国人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改革,只争朝夕地解决问题,从而造就了维多利亚时期经济繁荣的局面。期间,“经济”就自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关键词。19世纪中叶,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就是维多利亚人炫富的重要标志。

文化自由主义在当时也日益泛滥,文化自由主义者本身反对政府对文学、艺术及学术的种种限制。这一时期的文化自由主义,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二是消费文化的流行与泛滥。维多利亚人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变得默然,阿诺德在《评荷马史诗的翻译》中就表达了对这种态度的担忧:“古典文学的研究似已日渐消沉了。”[2](P1)维多利亚人对古典文学的漠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导致消费文化的流行与泛滥,而这种状况并未逃过阿诺德睿智的眼睛。在《拉格比小教堂》、《吉卜赛学者》、《米瑟里纳斯》以及《博卡拉那病了的国王》等诗歌中,阿诺德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消费文化泛滥的情形。我国学者殷企平教授就曾撰文专门论述阿诺德对消费文化的回应,认为对消费文化的回应体现了阿诺德对消费浪潮的忧思。消费文化的盛行就是当时经济发展导致的直接结果。

二、自由至上——批评的关键

阿诺德对英国的经济自由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面对英国经济自由主义的泛滥,他奋笔疾书,对资产者的“物质崇拜症”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自由主义的未来》一文中,他就曾对三大阶级进行了概括:“我们让上层阶级物质化了,中产阶级庸俗化了,下层 阶级粗 暴化了。”[3](P406)上层阶 级的物 质 化,本身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发展的结果。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阿诺德就英国的经济自由主义曾以讽刺的口吻进行了批评,指出中产阶级喜欢生意、小教堂、茶话会等。他们虽然创造了丰功伟绩(仅指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但能力低下,可怜兮兮。而对于资产者在经济活动中所推崇的自由贸易政策,阿诺德认为它虽然激发了如此令人叹服的活力,但又制造了新的工业中心和新的穷人。自由贸易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导致新的穷人的出现,这一方面说明经济的发展并未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人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自由主义的局限性:自由放任政策使经济发展具备活力的同时,又与社会的长远发展相脱节。

对日益盛行的文化自由主义,他也同样给予了无情的抨击。阿诺德与文化自由主义的论战可谓旷日持久。《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就是这场论战的结果。他在该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化理念,认为文化就是对完美的追求,它有行善的热情和科学的热情。只有文化人才能领略它的甜美与光明,英国社会的各个阶级(物质化的上层阶级、庸俗化的中产阶级和粗暴化的下层阶级)同文化都没有缘分。因此,无论是整个社会对古典文学的默然,还是消费文化的泛滥,他都当头棒喝。他的文化阵地遍及各种报刊、杂志,从《季度评论》到《爱登堡评论》,从《考恩希尔》到《麦克米伦》,从《双周评论》到《旁观者》,无不留下了他文化批评的足迹。在这场文化的“持久战”中,最后的赢家当然是他,他的对手诸如西德维克、布莱特、哈里森等,均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虽然时人并未对阿诺德及其文化观念予以理解和支持,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其文化理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如今人们提及他的那些对手,多半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

三、自由氛围下对自由的批评——矛盾的节点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是在当时英国论坛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完成的。综观《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全书,阿诺德就文化和社会、政治等话题和对手们的论战,可谓激烈异常。书中所涉诸路英雄,时至今日早已被人们淡忘。当时论战的激烈程度从卡尔·道森选编的《批评遗产》中即可窥豹一斑:各类媒体对《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回应文章,就有8篇之多。鉴于英国较为宽松的批评氛围,当时对新书的出版抑或妙文的发表,赞扬和好评是免不了的,但一般无需吹捧与奉承,即便对自己极为尊重之人,也是如此。阿诺德对待卡莱尔的批评便是一例,他称卡莱尔为“道德的亡命之徒”,也是对事不对人,并未进行人身攻击。评论家们在论战过程中有时还会流露出对对方的欣赏与好感。被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点名批评的哈里森,便是一例。哈里森是孔德实证主义的忠实信徒,其诸多观点如政治、神学及哲学见解,都与阿诺德的意见相左。即便如此,他还是表达了对阿诺德的敬重:“作为文学批评家的阿诺德无与 伦比,没有对 手。”[4](P433)在如此宽松的批 评 氛围中,双方的观点可以针锋相对,但前提和出发点是基于对对方的尊重。也正是如此,很多文章才能在当时的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刊出。《爱登堡评论》就是阿诺德传播其思想的重要阵地,应该说“在整个19世纪,没有任何事物像这本杂志的成长那样更好地代表了英国的知识精英与公众之间的关系”[5](P210)。因此,《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实际上就是阿诺德与其对手辩论过程的记录。它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出版发行,正是得益于这种较为宽松的论坛批评氛围。

对自由的批评也成为阿诺德自由的矛盾节点。他的批评遍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可以说,“英国社会各部均难以逃脱他的政治与社会批评”。[6](Pxvii)无论是 他对于 经济自 由主义 的批评,还是对文化自由主义泛滥的抨击,应该说都没有给他的批评对象留下任何颜面。然而,他对英国自由至上主义的批评,又是在崇尚自由的这片土壤上进行的。因此,可以说,这便是阿诺德自由的矛盾节点。倘若历史的长河能够倒流的话,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如果没有学术界那种宽松的批评氛围,阿诺德的很多观点和理念将很难见之于众,那么,这本30年前还是英美本科生必读经典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恐怕也就和我们无缘了,我们也就无从认识这么一位19世纪中后期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批评家了。如此看来,阿诺德对于英国自由至上主义的批评,使他在批评界获得了至高的地位,而这也得益于当时宽松而自由的批评风气。没有这种自由而宽松的氛围,要实现他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及其文化理想,也就无从谈起。

虽然阿诺德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由至上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但仔细审视那一时期的文坛及评论界的风气,就会发现无论是他对自由的批评,还是《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的出版和发行,都得益于这种较为宽松而自由的风气。时至今日,当再次谈论阿诺德和他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时,尽管他本人及其著作饱受争议,我们无意否定他作为文化巨匠的地位,也无意否认《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经典地位,只是阿诺德在进行文化批评的同时,有时会有矛盾之处,不论是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上的。了解这些矛盾,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了解阿诺德本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主义,同时对于深入了解他的文化理论也大有裨益。

[1](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2](英)马太·安诺德.安诺德文学评论选集[M].殷葆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Matthew Arnold.Mixed Essays,Irish Essays and Others[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08.

[4]Dawson Carl,Pfordresher John.Matthew Arnold:The Critical Heritage(Volume 1,Prose Writings)[M].London:Routledge,1995.

[5]许知远.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6]Matthew Arnold.Culture and Anarchy and Other Writings[M].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2003.

猜你喜欢

阿诺德维多利亚自由主义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猜年龄
华盛顿身边的“无间道”
维多利亚时代(一)
维多利亚时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