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科技语篇中词汇隐喻的构成特征

2013-08-15向恩白

关键词:术语隐喻语篇

向恩白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从古希腊开始,人类对隐喻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最早的亚里士多德的隐喻对比论到Richards和Black的替代论,再到近几十年来蓬勃兴起的隐喻认知研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段,一种追求语言风格的装饰品,它更是一种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工具。Lakoff &Johnson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思维系统中,人类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1](P3)所以,隐喻研究日益突破传统语言学的范畴,成为哲学、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2]

虽然隐喻研究日益深入,但在诸多讨论隐喻的著作中,作者对语料的选择却往往局限于文学、政治和日常话语,忽视了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重要作用,逻辑实证主义者甚至认为科技语篇不应该使用隐喻。本研究首先论证了否定科技语篇中的隐喻及其认知功能的观点的错误性。然后,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初步探讨词汇隐喻在英语科技语篇中的构成特点,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英语科技语篇中隐喻的认识。

一、隐喻与科学语言

传统的研究把隐喻限制在修辞学的范畴,把隐喻当成文学语言的装饰品,认为它具有模糊性、主观性等特点。20世纪初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等哲学思想就是阻碍人们认识科技语篇隐喻性的最大障碍。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现实能够通过清晰的、明确的语言和实证的原则被准确地描述——即现实能够,也必须被直白地描述。”[2](P1)显然,从传统的隐喻理论出发,隐喻属于修辞范畴,它是一种追求语言风格的装饰品,是可有可无的,而且隐喻易造成歧义和模棱两可。直白表达这种说法自然排除了隐喻等修辞性的语言装饰物。人们认为直白的语言更易操控,因为直白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最不易产生歧义和误解,而隐喻的模糊性、主观性正好违反了直白的原则,所以科技语篇长期排斥隐喻的使用。

但是,随着隐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隐喻认知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人类认知的主要手段,广泛存在于人类认知机制之中,因此任何语篇都离不开隐喻。隐喻不仅存在于科技语篇中,而且它对于科学术语的发明和科学概念的构建以及科学思想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认识到,隐喻是一种可用于交流复杂科学概念的方便的语言工具,其使用对于科学理论的构造和发展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英国科学哲学家玛丽·海西(Mary Hesse)提出了“一切语言都是隐喻性的”的著名论点。Goodman 认为,隐喻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影响很大,在要求简洁、明确的科技和法律语篇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3](P51~52)

二、从构成看词汇隐喻的特征

隐喻分为不同类型,其中词汇隐喻在科技语篇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隐喻用同一语言符号表现不同的概念意义,它们都或多或少地背离了对自然现象的常规性描述方式。[4]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特征。

(一)具体化

科学家在探索主客观世界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抽象的和具体的事物以及概念进行描述。为了能够清晰地描述抽象事物和概念,科学家往往会应用表达具体事物和概念的语言机制。在科技语篇中,用表达具体事物和概念的语言机制来表达抽象事物和概念的隐喻特征就是具体化。

比如,在心理学中,我们对“心理”的理解就是通过具体化的隐喻来实现的。人的心理是独立于人的客观肉体而存在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因此人们一般认为心理千头万绪、不可言说,由此产生了鬼神、灵魂等具有神秘感的抽象概念。然而,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需要对“心理”这一抽象概念下定义,并且找到可行的理解和研究它的途径,这一理论上的空白就由具体化的隐喻来填补了。有些心理学家从建筑源语域出发,使用和建筑结构相关的具体的术语来理解心理,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至于今天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心理有领域、空间、层次、基础和前后方。[5](P105)通过这种具体化的建筑隐喻,我们可以从空间的概念来理解心理的定义和结构。此外,在科学术语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我们把每天早上大脑自动唤醒我们的生理机制称为“生物钟”;索绪尔把现代语言学系统称为“棋盘”;用“冰山”来形容人的潜意识和显意识,等等。

(二)生命化

生命化又称动物化,指的是在科技语篇中,科学家用描述有生命的动物的隐喻来描述非生命事物。动物化具体指:“使某物看起来像动物,特别是人,能够移动和按自我意志行事,或者用动物的观点来命名、评价非生命事物。”[6](P115)

生命化隐喻大多被用来隐喻非生命事物,以达到使非生命事物具有某种生命色彩,能够像人一样行事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比起其他事物,我们能更好地控制自身,所以希望其他事物具有同样的可控性。生命化隐喻在我们对世界的概念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天文学家开普勒首先使用satellite(卫星)一词来命名围绕其他星体旋转的体积更小的行星,而satellite的拉丁语词源satellitis指的是“随从、保镖”。通过这个隐喻我们可以看出,生命化隐喻的作用是能够形象地、具体地描述科学术语,拉近抽象的科学和生动熟悉的生活之间的距离。因此,生命化隐喻在科学术语的构建上有重要作用。在计算机领域就有大量的常见的生命化隐喻术语存在,如电脑、鼠标、计算机病毒等。

(三)扩大化和缩小化

扩大化和缩小化是属于同一个隐喻类型的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都是在空间上对客观事物的隐喻。

扩大化指的是用宏观的、扩大的事物或者空间结构来描述微观世界的事物。科学家在探索微观世界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研究,而很多微观事物或者抽象概念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观察范围,因此用扩大化的隐喻来把微观世界的事物拉回人们熟悉的认知范围,克服空间上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比如,原子的内部结构是人们用肉眼无法观测的,因此,物理学家波义尔使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结构,来描述原子内部电子围绕中子的结构。通过这种扩大化的隐喻,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微观世界的内部结构和运作模式。

与此相反,缩小化就是指当我们在描述宏观世界时,可以适当地缩小它。比如,在天文学中,我们观测的都是比地球要大很多倍的星体和空间结构,为了便于理解,科学家就使用了缩小化的隐喻来命名科学术语,比如蟹状星云(Crab Nebula)指的是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超新星残骸,其形状很像一只螃蟹,因此,科学家用螃蟹来隐喻这个庞大的星体。类似的还有时钟宇宙(clockwork universe)、光年(light year),等等。

综上所述,隐喻在英语科技语篇中的出现绝非偶然现象,它广泛存在于英语科技语篇中,并且对科技术语的命名和相关概念的理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科技语篇中隐喻的四种构成特征使得隐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知识。

[1]Lakoff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Ortony,A.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Goodman,N.Metaphors as Moonlighting[A].Sacks.On Metaphor[C].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4]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4).

[5]Radman,Z.Metaphor:Figure of the Mind[M].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6]董宏乐.科技语篇的隐喻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术语隐喻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