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2013-08-15李冰芷
李冰芷
(天津外国语大学 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天津 300204)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同时也是其成名作。它的出版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喜福会》不仅获得了“全美图书评论奖”、“全美图书奖”及“1990 年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还被选入《诺顿文学入门》,甚至还进入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销量高达两百多万,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多次获奖并被拍成电影。
小说描写解放前夕从中国内地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突,令人感慨万千。小说分别从母亲和女儿两个体系来安排结构,两者呼应得十分融洽,既可独立成章,又可连成一体。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美籍华人的心态和观念,感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该小说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通过对四个从中国内地移居到美国的母亲与其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描写,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在美国人面前,同时通过对四对母女间的感情历程的具体、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一、语言差异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不同的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信息。《喜福会》把中美文化的语言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每代人都因为家庭纽带而聚在一起,但又因为语言的差异和年龄的差距而彼此疏远。语言文化的差异是两代人情感交流的一道无形的墙壁,阻隔了两代人的交流与沟通。《喜福会》里的母亲们,既不会说准确的汉语,也不会说准确的英语,只会说英汉结合的语言。她们在用汉语说话的时候常常会冒出英语,在用英语说话的时候又夹杂着汉语。她们的女儿在美国长大、接受教育,会说流利的英语,尽管也会说汉语,但是,在与自己的母亲进行交流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冲突与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语言交流存在很大的差异。
表达情感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语言。在《喜福会》这篇小说中,由于母女之间没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语言,所以她们无法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例如:当蒋琳杜很自豪地对女儿提起她的家乡太原的时候,女儿则认为母亲是在说台湾。“喂”,蒋琳杜大声喊道,“我不是从台湾来的,我是在中国出生的,在太原。”“噢,我以为你是在说台湾,这两个字发音差不多。”女儿解释道。“发音完全不同,地方也完全不同!”蒋琳杜生气地说,“那儿的人都梦想他们在中国,我敢肯定如果你是中国人,你就永远无法将中国从你脑海中抹去。”[1](P203)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语言的差异,母女之间的交流总是会存在很多的障碍。久而久之,女儿会自觉地疏远母亲,母亲看到后又会主动与女儿说话,女儿爱理不理的态度,让本来就很傲气的母亲很受伤,矛盾自然又会再次出现。中美文化巨大的差异造成了母女对自我身份不同的认同,这种认同最初是对立的,而语言成为了这种对立的催化剂。
二、伦理观念差异
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顺从父母,听从他们的安排,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移居美国之前,《喜福会》里的母亲们就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因此,她们在骨子里就认同这种思想;移居到美国之后,她们也以这种伦理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女儿,希望女儿能够听从父母的安排。但在美国这种开放式的崇尚人权的文化背景下,父母包办一切的情况是不被允许的,这样做是侵犯人权的。美国崇尚自由、平等,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是为自己而活的。任何人都无法剥夺他人的自由与自主选择权。因此,深受美国文化熏陶的女儿们,无法容忍母亲替她们做决定,拒绝母亲的任何示范和指导,她们认为母亲侵犯了她们的自由与自主选择权。
在《喜福会》这篇小说中,吴素云觉得女儿在弹钢琴方面很有天赋,因此希望女儿将来成为钢琴家。吴素云去帮人打扫房间,干些杂活,目的是买一架可以让女儿每天在家里练习的钢琴。但是,吴素云的女儿从小生长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她崇尚平等、民主与自由,不能容忍母亲替她安排未来。为了打消母亲的念头,她故意不上钢琴课,偷偷与同伴下棋。她知道母亲是不会罢休的,也决不会放过她。当然,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为了赢回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她决定和母亲对抗:“这里是美国,不是在中国,我们的事情由我们自己去决定,没必要让外人参与进来。”[2]
三、思维观念差异
龚琳达的女儿薇弗莱从小就喜欢下棋,有下棋的天赋,经常在比赛中获奖。龚琳达对此感到骄傲,她向邻居们夸奖女儿,甚至还在路上向陌生人称赞自己的女儿,“这是我的女儿薇弗莱”。[2]听到别人赞扬薇弗莱,龚琳达更是自得其乐。薇弗莱受过美国教育,深受美国文化熏陶,她对母亲的做法很不理解,对还在一旁得意的母亲吼道:“如果你那么想炫耀的话,为什么自己不去学下棋呢?”[1](P101)母女俩为此大吵一场。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龚琳达和女儿之间的代沟问题及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还可以看到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家长总喜欢向别人炫耀孩子取得的荣誉,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总是特别信任自己的孩子,把他们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而美国人则崇尚人权、个人主义、平等与自由,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喜福会》这篇小说中,从女儿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女儿们很反感母亲的中国式行为,她们并不喜欢母亲把自己取得的成绩拿来到处炫耀,她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中美文化存在着思维观念上的差异。吴晶妹在提到母亲红烧的螃蟹时说:“卧病在床却还喜欢螃蟹,但是我知道我没办法不吃。中国母亲就是以这种方式显示她们对子女的爱,不是拥抱、接吻,而是硬让孩子吃包子、鸭胃、螃蟹之类的东西。”[1](P227)
四、结语
母亲与女儿的交流障碍,不仅仅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更反映出一种文化差异。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笔者试图以《喜福会》为视角来解读中美文化的差异。在《喜福会》中,四对母女有着不同的家庭观念和文化背景,两代人之间产生了心理隔膜及感情冲突,并最终达成和解,小说展示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在这个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文化的求同存异,以达到全世界的和谐发展。
[1](美)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贺培华,严映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程爱民.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