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民生档案工作

2013-08-15

关键词:民生师生服务

邹 薇

“民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最多和最温暖的词之一,在“档案强国”这一档案事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下,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对于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高校民生档案工作概述

(一)民生档案工作的内涵

1.民生档案概念及特点

民生,是指人的生活或生存、生命、生产、生计,包括人们从出生到生命结束各个时期的教育、就业、迁徙、生产、生活、健康等方面。民生档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所形成的与民生有关的档案。对于民生档案的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识,但总的来说,民生档案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原始记录。民生档案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生活性和亲民性等特点。

2.高校民生档案工作的内容

民生档案不仅包括人事类的全部档案,还有民生类、政务类、经济类的全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档案。高校的民生档案也可依据以上分类:(1)人事类档案。包括教师的学历、学位、工作经历、职称、工资等;(2)民生类档案。主要是高校的伤残抚恤人员、临时工在校的情况、工伤鉴定、在校员工的婚姻登记、社会保险、公积金管理资料等;(3)政务类档案。包括高校有关公证、司法鉴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4)经济类档案。主要有高校的土地登记、房屋产权登记、学生收费标准等。总之,新的形势和新的目标为民生档案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使高校的民生档案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1.是新形势下党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贯彻党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党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到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民生档案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新要求,是促进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和社会和谐的一个新亮点。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并服务民生,可以有效落实惠民政策,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新手段,是一种创新,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社会管理机制中,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为档案事业增添了新的动力,使档案工作走进了平民百性中间。民生档案工作涉及到人民大众生活中最直接的东西,它可以使亿万群众从中得到实惠,让老百姓感受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充实档案资源,不断扩大档案的利用价值,使档案事业永远植根于百姓之中,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是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新需要

高校的民生档案在高校档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到高校档案十一大类的每一类。除了人事档案外,在党群、行政类中有许多涉及民生的政策性档案;在教学档案中,就有与师生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学生在校的学籍、学生奖惩及异动等与学生有关的许多重要的档案;在财务类档案中,有许多与民生有关的重要原始凭证,如工资表、报账凭证等;在基建类档案中,有许多与师生有关的房屋建筑的原始资料;还有出版、资产、声像等类中都有民生档案。因此,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可为高校档案工作增加更多真实有用的资料,也扩大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空间,使高校档案工作走近师生员工的身边,这是对档案宣传工作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最有效的工作形式。可以说,加强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建设能提升和完善高校的档案工作。

二、当前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高校民生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民生档案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这就严重影响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其次,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专职负责民生档案工作,致使民生档案建设工作未能落到实处;再次,民生档案服务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阻碍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首先在于对民生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引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许多学校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检查和考核的范围,这使学校民生档案工作在制度和规范上就存在一定的空缺。民生档案工作是一项需要多部门配合的综合性工作,制度和规范的不健全,各部门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就不同,影响了民生档案资源的建设,因为一些重要的资源都来源于最基层,比如师生有大量珍贵的声像资料在手中,由于他们不知道这些资料在今后会产生多大的作用,因此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和认真保存,从而影响了民生档案资源拓展。其次是档案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档案人员如果没有服务师生员工的理念,就不可能真正投入到民生档案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就会远离师生,找不到工作的方向,更谈不上民生档案工作创新。再次是投入不足,基本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民生档案的利用功能。利用是档案工作的真正目的,民生档案利用不好,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三、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民生档案工作的对策

(一)主动争取领导和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高校民生档案是整个民生档案的一部分,内容同样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要做好高校民生档案工作,首先,要依靠学校领导支持,争取把高校的民生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的检查、考核范围,切实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加大投入,建立统筹兼顾、各负其责、档案部门监督指导和协调的长效机制。其次,要与各相关部门不断沟通与合作,共同调研,共同开展一系列高校民生档案的宣传活动,使高校民生档案走进师生的心里,使师生乐意接近、主动接近,从而认可这项工作,并得到师生的理解和支持。有了领导的支持和师生的理解,高校的民生档案工作就能不断健康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民生档案资源建设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校档案工作要以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第九号令为契机,研究制定档案范围的细则和方案,做到民生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突出民生档案的重要性。高校的民生档案工作中,有许多档案资料可以充实,比如除了人事档案外,还可以建立教师个人业绩档案,教师是高校第一线的群体,他们教学、科研一肩挑,这个群体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为他们建立业绩档案,是充实人事档案之不足,是服务于民的一个具体表现。毕业生档案也是高校民生档案的重要资源之一,丰富和完善的毕业生档案既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向社会证明身份的重要依据。声像类档案中的一些珍贵的资料,有相当一部分在师生的手中,应该开拓这方面的资源,使高校的民生档案资源更加丰富。

(三)不断增强高校民生档案的服务意识

高校民生档案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如何收好、管好、用好这些档案资料,增强服务意识是关键。一是要主动融入到师生中去,发掘丰富的民生档案资源,自觉服务师生,努力实现高校民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加大民生档案的收集力度。积极向师生员工大力宣传民生档案的重要性,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调动师生积极性,自觉献出手中的一些珍贵的民生档案资源。通过各种措施,构建多元化的资源,使档案结构发生明显改善,提高民生档案的比重。三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创新工作模式,加大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力度。可以档案查询为窗口,以多样化、人性化服务为依托,采取办展览、网络平台、函查、短信等多种服务方式,服务师生以及更多的百姓。

(四)做好民生档案的有效利用和安全保管

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对高校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要注意对利用率高的民生档案进行整理、编目、数字化和开放鉴定,及时开放可开放的档案,做好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确保民生档案的安全。在民生档案形成之初,同步做好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在移交进档之前,完成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库与数字化建设,为以后民生档案的利用和保管做好基础工作。高校之间可建立民生档案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利用好数据平台,使各高校相关的民生档案资料可公开的信息互动,加强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师生的力度。在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中,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要加大对数据安全的监管,对使用范围和权限加以限制,在维护师生和其他群众知情权的同时,确保他们的个人权益。

总之,在档案工作新形势下,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下,民生档案给档案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持续动力,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高校的民生档案工作也不例外,它也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高校民生档案工作建设,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最具体的体现。

[1]杨冬权.在全国民生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N].中国档案报,2012-10-08.

[2]尹庆达.让“民生档案”离百姓更近些[N].中国档案报,2010-11-22.

[3]孔媛媛.关于高校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民生师生服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