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时代看毛泽东的民主思想
2013-08-15王丽莎
王丽莎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微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被人们尤其是青年广泛运用。从微时代研究毛泽东的民主思想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发展毛泽东思想,同时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是微时代重要前提
微时代就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微时代的特点就是迅速和民主。微博是一个公平平等的平台,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你都有权利去开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140字的微博,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写微博、读微博,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得到传递,人们的情感也得以交流。根据六度空间理论,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微博使得人们的交往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Twitter等微博产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新形态,也是媒体传播的新格局。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就是微时代的一个重要前提。微博崇尚自由,“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研究的著作中大都有毛泽东与自由主义(Liberalism)关系的论述。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自由主义(同时还有中国传统中的)在毛泽东的思想形成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无论在青年和晚年的思想中都渗透着浓厚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色彩。”[1]358
列宁考察了民主的历史发展,对民主的概念做出了科学的判定并赋予了明确的含义,他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2]49国家形态就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运用了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学说考察了中国革命应当建立的国家政权问题,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定“历史给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4]1471,并自觉地为实现人民民主而奋斗。毛泽东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5]282在毛泽东看来,人的社会关系是多层面和多层次的,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的产生都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抓住了人们的社会实践关系,就找到了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本质。人们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明确提出,我国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构成的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举的政府。而当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他又进一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各级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正是总结并吸收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政权建设的经验,事实证明,这种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便于发扬民主又便于集中群众意志,它是能够充分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新民主主义时期,边区人民享有普遍的民主选举的权利,边区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由一切赞成抗日的民众选举产生,“这里证明一点,就是有些人说‘知识落后的工农不能实行选举制度’,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这里实行民选的结果并不坏,每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当人民选举他们所喜欢的人去政府办事的时候,办得很不错,这比派官员办事制度要好得多,对于动员人民力量参加抗日战争,特别积极而有效。”[6]1301941年边区进行第二次民主选举时,贯彻了毛泽东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另外,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地反映了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中,形成不同的学派、不同的风格,是具有必然性的正常现象。
毛泽东的民主思想使得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这一前提下我们的微时代才有产生的可能性。人民群众可以自主地使用微博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自由地阐述自己对于政府、政治的看法。微博的广泛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民主程度和自由程度。人民能够自由使用微博,可以说是毛泽东民主思想的一定体现。
二、在微时代反思毛泽东民主思想的某些缺陷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后果严重而影响深远,它不仅严重挫伤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理论上动摇和修改了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的错误。思想理论上偏离了正确轨道,导致了实践的频频失误,使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出现了不正常的局面。其间,党和毛泽东也曾几次努力纠正已经觉察的“左”的错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没有认识到这种错误是属于指导思想的错误,纠正错误又是在肯定这种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后来,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左”的错误愈来愈严重。党内野心家如林彪、康生等正是利用这个错误,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社会主义民主被扭曲,已有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摧残,使党和国家陷入了长时期的内乱,这是个极其深刻的沉痛教训。在当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各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频增,群体性事件即是矛盾累积的结果和集中体现。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微时代中网民的各种吐槽成为人民内部矛盾展现的一种形式。2010年的两会,微博成为委员和网友互动的亮点。通过微博晒提案意见,关注话题,与网友沟通交流,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的新选择。两会代表通过微博,在几分钟内将提案议案的观点第一时间带给网友,征集网友意见,网友通过微博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时间短、效率高,真实度也高。微博问政的形式拉近了代表和网友的距离,也拉近了政府和群众的距离,代表们通过微博上传下达,可以集思广益,提出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更能反映民众心声的提案。
毛泽东同志在晚年的失误是因为民主体制不够健全。无产阶级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民主得到不断的扩大和发展,这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本质内容和要求。但是,在党内“左”倾错误膨胀的时候,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却片面强调对资产阶级专政,严重忽视以致损坏了人民民主。在微博时代,人民享受充分民主,有问题有意见可以通过微博表达,许多群众共同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群发微博,引起广泛关注,政府就可以随时调整政策,解决问题。十年文革时期,存在着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首先人民不会质疑,不会怀疑那样的领袖也会出现失误。其次就是人民并不拥有真正的民主,言论自由不是很充分,人民不敢质疑,因为只要质疑,就会受到迫害。在当前时代,民主体制愈加完善,人民文化水平得到提高,政府更加公开透明,不会再发生那样的悲剧。无论是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速,还是对外开放的扩大,都已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时候群体性事件数量频增就是一个表现。怎样解决这些群体性事件?首先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法。其次要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第三要形成共创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在微时代用毛泽东民主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在乔·萨托利的《民主新论》中涉及到公民表决式民主,给每个投票者都配置一台电视终端,上面显示各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让我们假定每个星期一次吧,他们只要按一下赞成、反对或弃权的电钮就可以了。对于谁实际安排议程和表述问题这一重要问题姑且不谈,这样设想的公民表决式民主,显然能够满足直接民主论者、从而人民民主论者和参与式民主论者的中心要求,即由人民自己决定问题[7]129。上面这段描述恰好类似于上文中2010年两会的微博提案交流。
第一,微时代的弱点需要毛泽东民主思想来指导。微博的零门槛让很多人都能参与其中,不分职业、年龄、背景、性别、国籍等,因此微博中会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其中有正确的高雅的信息,也有错误的低俗的信息。由于微博的转发功能,一个用户转发一条信息,所有关注他的用户全部都能看到,就可能引起一些讨论。很多信息都是属于不文明的、虚假的,甚至是反对国家和政府的言论,这就引起不良反映。“在多伊特指出的‘舆论相互作用’的五个水潭中,有两个特别突出:大众传播媒介和舆论领袖的水潭。”[7]105在今天的社会中,微博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本来会存在一些名人的舆论领袖,同时还会产生一些草根的所谓舆论领袖。因此,规范微博内容传播需要毛泽东民主思想的指导。
第二,在微时代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毛泽东民主思想。在新中国的建立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民主思想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事实证明,毛泽东的大部分民主思想是正确的。我们在微时代应该吸取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失误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建构。注重民主社会属性的研究,关注民主社会功能的实现。随着公共问题的不断产生,民众的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赋予了政府更突出的社会功能。破除西方民主迷思,构建社会主义民主语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构建,需要毛泽东的民主思想作指导。毛泽东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观。微时代的出现,就是依靠群众,聆听群众的呼声。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以毛泽东民主思想为指导。
第三,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在微时代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是有部分缺陷的,在现在这个微时代,可以通过信息的汇总和思想的碰撞,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毛泽东的民主思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绝大部分是以暴力对抗暴力的方式来处理矛盾,结果在解决矛盾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动荡和社会财富的巨大破坏。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过去的剥削阶级社会有本质的不同,执政者和人民群众之间、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正如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8]213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就在于没有正确看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社会涌现出新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切难题,来自我们选择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一可能性,也在于我们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9]153
[1]尚庆飞.国外毛泽东学研究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M]//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石仲泉.毛泽东哲学的当代价值[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