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2013-08-15

关键词:人际沟通素养大学生

梁 平

(成都理工大学 党委办公室,四川 成都 610059)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看重,已经成为人才引进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于大学生而言,综合素养涵盖的内容广泛,笔者主要从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探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人际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有效的人际沟通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个体的内在潜能,对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集体中共同形成合力的重要途径。团结、友善、和谐、民主、奋进的氛围,能促进青年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行,如正义感、同情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还能够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体健康发展,是集体教育力量的重要体现。

将沟通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重视沟通,加强交往,在当今信息化发展的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毕业生如果不能将自己成功地“推销”给招聘者,得到对方的赏识和认同,将很难迈进入职的门槛。因此,高校要结合学生的就业实际,将沟通教育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在教学中设置与此相关的课程,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的系统性积累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培育,培养良好的社交素质和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沟通平台。有的大学生自我封闭、逃避沟通,并非他们生性不擅言辞,而是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与可信赖的倾诉对象。虽然各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往往只解决严重的心理问题,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更何况大学生的隐私观念较强、面子薄,即使有心理问题也不会主动接受心理咨询。有些大学生离开父母的呵护,心理负荷加重,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就易出现校园暴力、自杀、他杀的极端现象。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社团组织、学生活动等多方资源,为大学生搭建一个畅通、融洽的交流沟通平台,宣传和推广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聘请有关专家及时疏导,解决他们关心的各种问题,给予他们适度的话语权,为其营造一个广阔的沟通平台。

二、团队合作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在协作中发展。团队合作是团队中所有人为达到共同目标,在团队共事中所展现出的自愿合作和共同努力的意愿,是个人在团队中与他人和谐共事的能力,是在具体事务中充分理解团队目标、方法路径、个人职责,并以此为基础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互相鼓励支撑的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不可能与世隔绝独立生活。有无团队观念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合群的重要指标。培育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要引导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增强对合作和团队的理解,教育大学生首先学会在寝室、班级与人和谐相处,进而融入到整个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团队活动,与同学坦诚相见,寻找知心朋友,获取信任、支持和理解,消除偏见,领悟团队是个人的精神家园,从而形成团队观念。

相互信任。团队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群体,需要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只有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个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整个团队才能集中更多的智慧,更具竞争力。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相信自己,相信他人,言行一致,展示真诚,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共同点,乐于在他人面临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

学会宽容和体谅。宽容和体谅是个人融入团队最简单、最快速的方式。能否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能否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是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更是彼此了解和尊重的前提。宽容和体谅并不是无限制地纵容,也需要有效地表达自我。大学生学会宽容和体谅,首先要尊重别人,调整自我,改变心态,善于倾听和思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作出积极而理性的回应。

甘于奉献。甘于奉献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是团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奉献是激发团队成员前进的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使在团队中也往往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团队中,个人与整体相比是渺小的,要引导学生树立全局意识,不贪图安逸,不计较个人得失。

三、心理素质

社会就业形势日渐严峻,西方思潮不断涌入,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生活节奏加快,财富分配差距拉大,这一切都影响到社会大众的心理,使其出现超负载。而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往往脆弱和敏感,经验不足,对困难估计不够,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更具抗压能力,有利于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环境的变化。

正确对待角色转变。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周边群体的改变,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对大学生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大学生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角色转变,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用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新角色,获取新的快乐和体验。

准确定位。准确定位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在客观上认清自己,才能用理性的态度规划未来,将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大学生要充满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确立合适的期望值,对未来职业、环境、发展、待遇等进行估计,根据自身需要确定适合自己的最佳值和最低极限值。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大学生在人生坐标上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

坦然面对挫折。面对有限的机会,必然会有很多的竞争者,比如应聘职位,即使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毕业生,也可能遭到拒绝。大学生要学会降低期望值,树立通达乐观的精神,淡然面对得意,坦然面对失意。

理想不能一步达成,要学会永不放弃。欲速则不达,一蹴而就仅是个例,无论成功与失败,只要付出努力,就有收获。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抛弃幻想,对自己的理想目标要分析判断,学会取舍,要脚踏实地,从当前着手。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包括综合素质的提升、人际关系的改善;大学生要面对的挑战也很多,包括学习、生活的压力。无论有多少困难和挑战,都应用永不放弃的精神迎接下一个成功的拐点。

[1]陈腊文.浅谈当代大学毕业生通用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9(30).

[2]刘喜萍.浅析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3]王奕.科学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4]王永胜,刘春学.大学生综合素养与校园文化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

[5]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6]李晓娟.校园人际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与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素养大学生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