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3-08-15屠玉蓉

关键词:外国游客西方人英语翻译

屠玉蓉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系,江苏 镇江 212003)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许多外国人对这些宝贵的资源却知之甚少。一些外国游客只是通过各种媒体对我国的旅游景区有了初步的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关于旅游景区的导游手册出版发行,这些资料虽然对景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翻译的准确性却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导游的口头翻译漏洞百出,翻译水平有待提升。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

为了增强旅游英语翻译的吸引力,译者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旅游景区介绍更加生动,特色更加鲜明,能给游客带来更深刻的印象。

思维方式影响着英语和汉语在修辞方面的选择。汉语注重句子整体的和谐,往往采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句式更加规整,更有气势和内涵。而英语则更加注重句式的简洁、层次分明。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旅游景区,丰富游客的想象力,唤起游客对旅游景区的向往之情。比如:In the Palace of Pagoda Forest,the Jade bamboo shoots stand like spears.这则宣传宜昌龙泉洞的标语,形象地将玉笋峰比喻成了枪矛,显得更加生动。[1]

排比句式的结构特点就是重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会被采用。在汉语的修辞中,排比是重复结构的一个典型标志。排比句式结构比较匀称,往往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连贯性强的词组或者句子组成,使得句式更加有力,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使句式看起来具有齐整的美感。比如:Look into our land and discover us.We are strong.We are free.We are Alberta.这个排比句式的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感,激发出人们强烈的感情,也展示出了这个地区的人文风貌。[2]

旅游资料中运用四字词语,能简洁而明了地将旅游景区的特色介绍给游客,也彰显出我国的文化。比如,对旅游地名的翻译,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应使用汉语拼音的形式,但是这种翻译方法不利于展现旅游景点的特色。因此,如果景点以四字词语命名,我们可相应地将其译为由四个词组成的短语。以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为例。“三潭印月”的官方翻译为“The Pools Mirroring Moon”,译文生动地将三潭印月的画面展现出来。汉语中的“潭”与英语中的“pool”是一样的意思,而“mirroring”则将三潭印月的诗情画意定格,这样的翻译激起了外国游客的无限想象和向往之情。[3]

旅游英语翻译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英语翻译频繁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增强旅游服务的趣味性,给外国游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旅游英语翻译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造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人们从小就接受集体主义教育,而在西方,人的个性被极大地张扬,人们尊重个人的存在。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对于中国人来讲非常诗意、浪漫的比喻和形容,在西方人看来往往太过于索然无味。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碰撞是在所难免的,这也给旅游英语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要想解决这一困难,就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伦理价值的差异

中西方有着自己独特的伦理价值观念。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集体主义受到重视。集体主义成为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到了近代,孙中山提出的民权观念仍然突出了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下孙中山本人对权利的认识。他说自由这个词万万不可用到个人的身上去,个人不可以太自由,国家应该拥有完全的自由,只有国家完全自由了,国家才能够兴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则强调个人自由的发展和保障。

(二)思维模式的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中,思维模式的差异也很明显。比如,中国人往往比较含蓄,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中国人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比如,当他们在对一幅画面进行描述的时候,脑海中往往先有这幅画面,然后将其形象地描述出来,并不断地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而西方人更加注重客观性和连贯性,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情感。

中国人在描述事物的时候,往往喜欢从大到小、从整体到个体、从大范围到小范围、从重要到次要。而西方人的思维恰恰相反。比如,“北京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英语译文是:“Beijing is one of the oldest cities in China.”可以看出,汉语是遵循从大范围到小范围的顺序来进行描述的,而英语则遵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顺序进行描述。[4]

(三)审美观念的差异

审美观念受到自然环境、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审美观念因这些因素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非常吸引中国人的东西不见得就会对西方人产生影响力。比如,我们在汉语中经常会用到比喻等修辞手法,美化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在中国人看来,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描述对象的美感,赋予其更加浪漫的气息,但这在西方人看来就过于啰嗦和冗杂。如,导游在介绍旅游景点的时候,运用“行云伴流水,悠然入佳境”来描述,此时中国游客可能已经深深融入到山清水秀、清新怡人的画面当中,好像身处这样优美浪漫的环境中,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但是在西方游客的眼里,这里可能就只是一片安静而优美的风景。

(四)文化空缺导致的差异

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都是我国所特有的,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通常按照其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比如,春节就被翻译成了“Spring Festival”,这样的翻译通常只是译出了这个节日的名称,对于节日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则没有任何的反映,这种文化上的空缺直接导致在向外国游客进行旅游翻译的时候不能准确地将我国的一些历史文化信息传达出去,造成了外国游客理解的偏差。[5]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所以,旅游英语翻译一定要将具体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结合起来,以提高准确性。

三、结语

我国要想大力发展旅游业,就一定要重视对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提高旅游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对宣传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树立文化意识,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努力减少这种差异,使得西方人能够更好地与中国人沟通和交流,以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创造更多的财富。

[1]袁鑫.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旅游英语翻译[J].科技信息,2006(7).

[2]吴莉.旅游英语与旅游英语翻译[D].武汉理工大学,2005.

[3]罗明燕,邸爱英,陈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4]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5]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外国游客西方人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