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与对策

2013-08-15何建丽

关键词:社会公众会计信息利益

何建丽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浙江 萧山 311231)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日益繁荣,会计监管的内容和需求也随之扩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财务内容已从资产负债状况转变成损益情况,注册会计师审核鉴定的内容已由资产负债表转变成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1]从会计准则建立以后,会计审核评价的目的也增加了公允性,会计监管的目的变成由真实性、正确性和公允性三个方面构成。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虚假财务信息泛滥,极大增加了会计监管的难度。

一、会计监督执行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会计工作人员自身定位不清楚。会计从业人员主要是处理各种经济和利益关系,自然而然,会计信息就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某些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不正当的利益,不惜扭曲事实,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同时,却牺牲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会计从业人员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权力低于经理级别的人员,其权力不在同一层次,会计工作人员不具备监督经理级别的人员的权力,在这个制度的安排下,让会计工作人员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他们也就无力阻止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人员和其他职员一样都是国有资产的最终拥有者,他们应该具有监督经理人员的义务和动力,可是在这样尴尬的境地,迫使会计工作人员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义务。[2]因为会计工作人员的切实利益直接掌握在经理人员手中,如若在工作中对经理人员不正当的行为进行监管,那么有可能直接损失自己的利益,即使在履行自己义务和权力非常到位,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多少好处。

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监管的不完整性。当前很多企业的内审机构只是摆设,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起到监督作用的少之又少。企业内审部门的成立大多是由部门领导直接委任的,所以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领导直接掌握着内审部门会计从业人员的切实利益,会计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监管权力无形就变得苍白无力,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面前很难坚持原则。因此在这样的管理体系和监管模式下会计监督执行者不能很好地执行自己的任务。

国家和社会公众监督不力。计划经济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建设方针,在这样的建设方针下,诸如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都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脱离了企业和事业单位各自的特点及现状,那么在执行会计检查和监督时,就必然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表面上会计注册师事业发展蓬勃,实则问题不少,很多会计事务所都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惜满足委托人的意愿,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至于不择手段地去达到共同利益的目的。

二、加强对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力度

国家和社会的监管不力,从而使会计监督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弱化了。那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会计监督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致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府应该加强会计法规的制度与审核,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会计监督体系需要结合中国现有国情和国外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会计信息大量失真的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会计监督体系不是朝夕之事,要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国内外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案列,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遇到不少的阻挠,应该如何贯彻和实施会计法规和制度,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需要相关法律的约束,企业和事业单位也不能落后。[3]

加强审计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者的自觉性。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正在逐渐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审计工作,但是目前规模仍然不够大,力度不到位,提高审计机关对会计监督力度势在必行。行业自律性要从诚信做起,努力提升会计监管工作强度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大搞诚信建设。对于会计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视情节轻重进行行业自律性惩罚。对于违规违法的执行者要依法严处。

不断完善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制度。要想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管有效的执行,真正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需求,主要有两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决策是否取决于会计信息;企业和事业单位是否需要凭借这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取信于社会公众。目前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战略决策依然取决于掌权者自身的主观意识,由于掌权者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对企业和事业单位决策的重要性,再加上如果企业和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不善,难免不会制造和发布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此刺激利好消息,蒙骗社会公众。完善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制度必须从产权制度改革开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化公司制度,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制度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4]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自身综合素质建设。目前会计从业人员多数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熏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不多,他们没有接受过真正的会计训练和考试,以至于综合素质不高。作为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都不能全面掌握,在日常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变相的使会计信息失真。还有少数企业和事业单位在会计从业人员的任免上不能做到唯才是用,而是选择和自己亲近或者能够完全听从自己安排的会计从业人员,置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于不顾,这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有少数企业法人素质不高,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迫使会计从业人员不能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抛弃自己的义务和权力,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触犯法律法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视情节轻重,依法作出惩戒,加强道德教育,对严重违规违法者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实施会计从业人员派遣制度,改进当下会计从业人员管理系统。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由政府会计主管部门严格筛选,派遣到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委任职位,配合企业和事业单位相关领导人料理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以确保会计工作人员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效地遏制小人之风,最大限度地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会计从业人员见利忘义,放弃自己的原则。会计从业人员才能依法执政,保证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切实利益,有效地贯彻实施相关制度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不是朝夕之事,需要相关部门提升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会计从业人员自身应该不断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在利益和义务面前能够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应该以中国实际国情为前提,顺应中国会计环境需求。

[1]朱七光.金融稳定视野下的会计政策选择[J].新金融,2010(7).

[2]朱七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研究:基于政治参与者的视角[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10).

[3]何米娜.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

[4]毛春林.浅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及成因[J].经营管理者,2011(1).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会计信息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