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
2013-08-15胡萍萍
胡萍萍,孟 婧
(1.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2.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 大连116021)
目前,艺术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就曾明确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正确理解审美感知是培养儿童审美感知的基础
所谓审美感知,简言之就是以感觉和普通知觉为基础的,对于事物或审美对象的整体性以及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很早就让孩子开始接受艺术教育,通过专门的学习班学习乐器、舞蹈、绘画等,却很少鼓励或陪同孩子参与欣赏相关艺术的活动,如音乐会,画展等等,使得儿童缺少真正接触艺术、感知艺术的机会。一些幼儿园虽然重视艺术和审美教育,但是在施教过程中却较少涉及到艺术情感层面。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长或教师缺乏对儿童审美感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1.审美感知与感觉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如果说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基础,那么感觉应该可以称作为审美感知的基础和出发点。所谓感觉,主要是指“感官、感觉神经和感觉中枢(在大脑皮质)对感觉的刺激而引起的活动,例如视、听、味、嗅、触等”[1]。
感觉的存在使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就会获得愉悦的感受。然而,这种愉悦的感受和通过审美感知而获得的对于美的感受有着质的区别。首先,感觉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建立在生理感官基础上,是一种初级的生理感受。而审美感知除了收获初级的生理感受之外,更多的则是对事物或是审美对象的意味以及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其次,感觉的生理特性决定了人们的感觉只是对事物个别特征的反映,审美感知则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整体性的把握。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感觉会首先让人们了解到这首交响乐的音符、节奏,审美感知却会进一步将人们同这首乐曲融为一体,同贝多芬一起感受生命。
2.审美感知与普通感知
同样作为一种感知的审美感知,拥有与普通感知相同的基本特征,如相对性、恒常性、选择性、整体性、组织性、理解性等,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普通感知更倾向于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识和判断。如对一棵树的普通感知,使人们认识到它就是一棵树。审美感知则不仅仅局限于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识和判断,而是更多地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它们情感表现性的把握。正如现象学美学所强调的那样,审美感知区别于普通感知之处,就在于审美感知是一种综合了主体反应的、带来享受的感知。
二、利用美术欣赏培养儿童审美感知的重要性
美术作品,可以说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经过艺术作品浸润的眼转向生活时,往往能够比实用的眼看到更多的东西。对于儿童来说,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活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当代美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从多种艺术领域出发,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人对艺术品的审美感知发展历程。他认为儿童的审美感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婴儿的感知阶段(0—2岁),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一般感知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还未分化;符号的认识阶段(2—7岁),婴儿期以后,儿童逐渐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写实主义”的高峰阶段(7—9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用“写实主义”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作品;“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阶段(9—13岁),这一时期是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转变期。
从加德纳的研究理论中不难发现,实际上2岁以前的儿童还未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感知的能力。虽然在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幼儿对形状、颜色等要素的视觉偏爱现象,但这往往只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快感,并不属于审美感知的范畴。因此美术作品对于该时期的幼儿而言仅仅是作为生活中的一般客体来促进幼儿一般感知能力即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发展,为日后的审美感知奠定基础。儿童到2岁以后特别是学前阶段后期,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已经能够将成形的艺术品理解为真实世界的代表,并能够明确区分现实与想象。这一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对一些艺术作品表现出偏爱,其独特的审美感知能力逐渐体现出来。此时如果加以正确、及时的教育干预和影响,则能够使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如何利用美术欣赏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
营造一个充满感觉刺激的环境,即为儿童提供能够进行审美感知的机会。儿童审美感知培养不同于一般的认知学习,没有快速收效的方法。它是在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熏陶下逐渐培养形成的一种对美的感知能力。因此,环境的熏陶和刺激尤为重要。
培养儿童多视域感知审美对象,即对审美对象的不同层面进行感知。当儿童欣赏立体的艺术作品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从不同角度对该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并描述观察后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多视域感知艺术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更加准确、全面地感知审美对象。
选择具有不同情感题材的艺术作品作为欣赏对象。教师为儿童组织艺术作品欣赏活动时,对艺术作品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不仅要为儿童提供情感内容和谐、美好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要适当地选择一些其他不同题材的艺术作品。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儿童去把握作品所传递的不同的情感色彩,使儿童学会透过形式去观察并感受艺术作品的表现性。
艺术作品的选择应尽量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研究证实,儿童对于过于熟悉或完全陌生的事物不易引起审美兴趣,只有那些与熟悉的事物不同但又不完全陌生的事物才会吸引他们。如果儿童的审美兴趣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必然会影响之后对于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艺术作品的选择上还应该尽量符合儿童的审美偏爱。以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偏爱特点为例:儿童偏爱描绘观赏性、可玩赏性、熟悉性较强的事物,喜欢夸张和拟人风格以及色彩鲜艳、丰富的美术作品。为了减少儿童审美感知培养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影响,选择的美术作品就应该尽量符合上述幼儿审美偏爱的特点。
总之,关于审美感知以及儿童审美感知的培养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对儿童的艺术及审美教育。只有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关于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才会真正受到重视,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才会得到逐步发展。
[1]林静.审美感知:儿童美育第一步[J].大众文艺,2010(15):12-13.
[2]张耀翔.感觉心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1.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