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教师实践性场景培训的思考与探索

2013-08-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课例培训教师

孙 磊

(大连市旅顺口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大连116041)

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它的理念与方向逐步被接受和认同,并体现到了各层面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但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教学远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因而,分析教学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成为区域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无效或低效现象及分析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1]223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场”,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追求有限时间的合理使用,其落脚点是学生最终有无发展、有多少发展。因此,有效性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唯一“尺子”。拿着这把“尺子”去衡量现实中的课堂,无效或低效的课堂不在少数。无效或低效的原因是目标定位、过程选择和行为落实不当,如教学方式刻板单一、教学活动表象化、教学手段错位选择、巩固反馈目标不明等,诸多现象和行为因不合学理而变得的无效或低效。无效的过程和行为源于无效的备课。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1]225许多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包括任务分析的思考量不足或是价值判断能力不高致使整个任务分析不到位、实施策略选择失误。

无效的备课源于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专业素质包括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任务分析、价值判断、决策统领的专业能力和充足的学理底蕴。教师是教学第一实施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2.区域师资情况

旅顺口区共有中小学教师近2000名,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100%,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为99.7%,高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为99%,全区教师学历基本达标,但其中有部分教师的学历属于非师范专业、非学科专业或者职后教育,整体水平与实际专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乡村教师的学历水平与教学水平与城区教师有一定差距。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保障教学有效实施的当务之举。研究表明,当专业发展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标准与课程紧密相关时,教师的发展才更有效。[2]教师培训也应和教师工作具体内容相结合才有效,因而,实践性场景培训成为区域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佳突破口。

二、实践性场景培训的具体做法

1.“小作坊”式的集体备课

我们开展了“抓质量从备课开始”的活动,规范了个体教案的管理,要求每课必须有手写教案。同时,倡导以教研组、备课组、校际联盟的“小作坊”式的集体备课,集聚同伴的智慧,优选最佳方案。集体备课是以学科同伴为一“小作坊”,对某一教学任务分工协作,在主备人拿出一个基本教案后,同伴共同研磨、论证疑点、难点、要点等处的实施技术及办法的合理性,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集体教案。教案的精选和打磨过程实际上也是组内教师提升备课能力的过程。几年来,区域各校不断建立和完善了这种备课机制,构建了个体备课+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实践反思为主脉的校本研修模式。

研训教师亲历集体备课现场、观察具体课例,与教师进行问询式的交流,采取问题的小步递进来透视教研、课例背后隐性的认知和行动,在对话中引发教师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明确备课方法和技能。问询交流的过程呈现问题构建、问题研究、平等交流、自主认识等特征,这种过程性体验培训要比单向灌输更具效益。研训教师以具体案例为载体,对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作小专题小范围的讲座,从而体现“小作坊”的特征。

2.“原生态”的课例研析

校本内的“小作坊”研修是基础,教师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引领。在区域业务指导层面上,我们在学科课例研讨上采取“原生态”的课例研析,即突破以往常规的导课—上课—“虚荣”评课的方式,建立教师自备无导的“原生态”课例研讨,研讨过程以教师为主体,问题从教师中来,通过聚焦问题,进行资源共享。研训教师以问题引导,帮助教师建立一个自主发现、自我认识的学习过程,并能以理论性高度评析、解读具体问题。“原生态”的课例是教师施教能力的真实展示,它会呈现出一些本原性的挫败,这些挫败具有反例典型的意义,能够引起教师深刻反思并形成经验。精心打磨的课仅仅是课例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原生态”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超越课例本身,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处置性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在教师的经验世界和理论世界中展开问题的反复建构与思考而形成的。[3]

3.参与式的专题培训

行为技术和分析决策技能的不成熟和教师的学理基础不丰厚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在学科研修培训的基础上,开展系列性、专题性的通识理论培训。培训主要围绕新课程的通识系列、课堂教学行为技术、校本研修指导、学业质量测量分析技术等专题。这些理论需要放在真实情境中,和具体案例结合,要体现听课教师的主体性,因此,我们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例如学业质量测量分析技术的培训,如果以会议的方式来培训,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教师听完之后很难能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所以我们把培训从会议室移至微机室,采取具体案例下的现场操作,其“做中学”的实效远远高于“会议制”的形式。

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讲座式、会议式培训模式,实现了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突出了培训主体;与职场问题、案例紧密结合,凸显了自我认知体会的学习过程;在行为与方法的研究中渗透着原理的内涵,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了实践能力。几年的坚持,区域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确有长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

三、实践性场景培训的发展性思考

培训需要创设更广阔的平台,能与先进地区或典型学校牵手互助,更新认知建构。

培训需要充实区域内的专业人才资源,创设优质条件,吸收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培训的高度和质量;聘请知名专家策划指导系统性、专业化的培训内容,提高前沿性的水准。

培训形式需要整合与再建,可尝试以学科为单位分期分批举办高级研修班,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系统性学习与培训。

培训机制建设上应考虑以顶岗、轮岗、特岗等方式改善师资结构,以提升整体的教师队伍素质。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桂菊.标准、质量、评估与问责:2008年美国课程标准报告的特征[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9):35.

[3]王洁.教师的课例研究旨趣与过程[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85.

猜你喜欢

课例培训教师
最美教师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师如何说课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课例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