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审美意象论审美变形

2013-08-15闵海燕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意象主体变形

闵海燕

(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近年来,随着国外哲学艺术思潮的发展及引进,我国学术界对艺术和文学特性的认识以及对艺术作品政治意识形态关注的削弱,人们更加关注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而艺术真实是其最为典型的艺术特征。艺术作品描述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事实相比,人们常用“似与不似”来形容。艺术作品都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事象以审美主体对其进行观察、感知、体验、想象、辨析等,一切映象、心象、虚象都与审美主体的感情活动相联系。因此,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具有感情活动色彩的日常生活中的事象。故而以审美意象为核心,论述审美变形产生的过程、结果及特征。

一、概念界定

“审美变形是指人类运用其以想象力为核心的主体审美创造能力,通过激活和塑造人类精神活动所获得的意识形态材料”,[1]从而使它们摆脱认识属性与伦理属性的功利性束缚,经过自身审美经验的转换,在人类与对象世界的审美中以“审美意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审美活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2]意象世界是主客体情景交融的世界,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审美世界。审美主体在美感体验中完成审美活动过程。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审美客体,而是两者交融、契合的过程。审美主体通过感受、选择、抽象和创造使现实客体成为审美的。审美主体通过移情、完形,最后形成一个审美意象世界。审美主体以内在的“眼睛”有意识地“美化”对象,使对象在审美主体的移情和完形等心理活动中,变成一个美的意象世界,这就是审美变形。

当然,在不同的审美艺术活动中所呈现的变形体可能不尽相同,但最终肯定都是一个意向的世界。在这一审美创造活动中,审美者进行的不是单向性而是双向性的思维活动。一方面,他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客体对象客观、具体地再现其美的属性;另一方面,还要有意识或无意识主观、具体地表现主体对客体对象所持有的情感态度,故而任何形式的审美创造活动或审美变形都是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

二、美感经验——审美变形过程

通过对审美变形的概念解读,可知审美变形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主要经历形象直觉、完形构造两个过程。

(一)形象直觉

“形象的直觉,直觉指的是只见形象不见意义的知。”[3]形象的直觉是一种美感经验,指的是你处在审美情境中,面对艺术或自然中的一个事物的时候,你觉得它很美,并且它瞬间在你头脑里出现一个情景或者一个画面,这个情景或者画面完全占有了你的心境,你聚精会神地领会它的情趣和意味。心所以接触事物是因为“直觉”,物呈现于心是“形象”。这一美感经验的形成过程,就是“形象的直觉”。此时的事物和画面已经不同于美感经验前的事物和画面了,如果说之前的是“园中竹”,此时的是“胸中竹”。任何艺术形象都是审美的形象,不同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一定会含有变形的因素,在感知到表象的转化过程中选择最富有个性特征的客体物象。

从“园中之竹”到“眼中之竹”,再到“胸中之竹”,这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审美者在审美活动中把客观事物加工为感性映象,使之成为审美变形意象,形成直觉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审美主体已经把主题的情感注入形象当中了。这叫作移情,移情是情感的一种外射作用。如《庄子·秋水》篇中记录庄子和惠子的一段对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而问我,我知之濠梁上也。”[4]

庄子自己感到快乐,进而推得游鱼之乐。这就是人们在欣赏事物的时候,情感不由自主的一种移情作用下的外射。使无情事物有情化,无生命事物有生命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云破月来花弄影”、“天寒犹有傲雪枝”,就是诸如此类的例子。

(二)完形构造

完形,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美国著名学者阿恩海姆在《艺术视知觉》一书中,用格式塔心理原理对人们的眼睛在看事物时产生美感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成功的分析。格式塔心理学经过反复试验后认为,人在知觉经验中存在着经验定势和习惯性思维模式,其与外在事象完全吻合、契应时,心理以获得新印验而愉快,处在和谐状态中。但人又有追逐新奇的心理本性,习惯的重复显现,会使思维疲劳,产生不出新的感受。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完形法则有以下几个:

1.相近(Proximity)。距离相近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3)ES 提供了RESTful API,使用JSON 格式,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外部交互能力,使得搜索引擎能够支持多种文件类型的搜索。ES 项目提供了多种语言版本的客户端,包括Java、Python、.NET 和Groovy,提供了友好的二次开发平台。

2.相似(Similarity)。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3.封闭(Closure)。彼此相属、构成封闭实体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4.简单(Simplicity)。具有对称、规则、平滑的简单图形特征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以上这些组织规律即是所谓的“完形法则”(Law of Organization),是心理学家在认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格式塔在德语中就是“整体、形状”的意思。因此,格式塔理论也被称作为“完形理论”。

而审美变形化机制就是在“完形理论”的基础上,适应了人的心理流动性要求。审美变形打破了心理平衡,形成不平衡、不和谐,同时这又是导向新平衡的起点,由此而形成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所谓“完形压强”。所以,在艺术作品中往往会看到很多留白处,如:画作中的空白、文学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陌生化手法等诸如此类的空白较之满幅、不规则较之规则化、倒装较之直接、侧面较之正面等,具有更大的“完形压强”。

在审美变形过程中有视觉、听觉、味觉等的变形,如:刘熙载《艺概》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如竿乃妙。”即不从正面描写,而从侧面描写,可以收到“睹影如竿”的妙趣,这就是对视觉变化所引起的审美变形进行的论述。在时间上还可以进行时频、时距、时序等变形,变化了的时间节奏给读者造成一种疏离感,也就是背离读者日常思维时间模式。如:金圣叹就《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戴宗受刑江州的情节批道:“写急事不得多用笔,盖多用笔,则其事缓矣。独此书不然,写急事不肯少用笔,盖少用笔,则其急亦遂解矣”,“偏是急杀人事,偏要故意细细写出”。在写急事时不用少笔,而恰恰用多笔、用细节,改变了事实本身的时间节奏,但由此描绘出一个更具有艺术魅力的审美艺术形象。

经审美完形构造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在主体关照后形成了直觉的形象。而在表述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经过作者主观审美变形后的一个意象世界,这样读者在阅读期待受挫的激发下就具有不断激起下一步阅读的欲望。

三、审美意象——审美变形成果

审美活动中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将客观事物经审美变形,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的特点是作为审美变形的现象来描述的。

(一)审美意象的过程

作为审美变形的成果,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以主体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主体情感在外染、物化于客观外物的形成中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的感发,一是经过反省”,[5]即审美意象的形成分为直接式审美意象和反省式审美意象。

直接式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过程的偶然瞬间中形成的,是审美主体在头脑已有中预先蕴藉而未发的情感“胸中之竹”的基调,然后以此为尺度发现了自然物象和于己,即兴触发的结晶。很多作品都是如此形成的,如《骆驼祥子》、《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创作,正如鲁迅所说“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周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这时,我曾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6]

反省式审美意象同样也植根于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但其却不是审美瞬间而形成,是经过审美主体胸中再省之后而形成的;同样也非直接表现情感,而是以情感的趋向或理智对之加以引导和规范,把自然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审美主观情感自身所属的性质对等起来。如针对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叶梦得曾评:“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在其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随,藉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多以反省式审美意象为本体结构。

这两种审美意象都是由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出发,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经变形而形成的,其界限有些模糊,只是基于研究方便而一分为二的。

(二)审美意象的特征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在情感、心理及其图像方面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审美意象具有主体意象性。每一个审美意象是审美者经自我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外物,以强烈、鲜明的情感色彩移情于客观外物,反射主观情感的产物。所以,情感称为审美意象共同的特点,如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就能体味到浓重的、深切的思乡情怀。

2.审美意象具有自由性。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对历来神话加以丰富自由的想象,创作出神来、气来、运来的盛唐气象的自由挥洒。在作品中,李白把行路之难处用各种具体景物、历史传说详细解读,由此还引发了新的审美意象,形成丰富多彩的意象世界。

3.审美意象具有模糊性。审美意象追根溯源属于思维的产物,是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它是艺术家运用各种技巧将其最真切的感受体验熔铸在艺术形象之中。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以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三)审美变形的分类

审美变形应该具有整体审美变形和局部审美变形之分。比如,审美创作时,由“园中之竹”诉诸于“眼中之竹”,之后再由“眼中之竹”投射到“胸中之竹”,到最后“胸中之竹”物化到“手中之竹”,此中的每一个创作形成过程,都是由内思维、内视觉到外视觉的过程,而其中每一个过程中前后的竹子定是不同的,这每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局部审美变形的过程,当然最终可能“园中之竹”已然迥异于每个主体的“手中之竹”,而形成了整体审美变形了。

[1]刘士林.论艺术的审美变形机制[J].泰山学院学报,2008,(4).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上海:中华书局,1983:443-444.

[5]王怀义.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J].贵州社会科学,2010,(6):34.

[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

猜你喜欢

意象主体变形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谈诗的变形
意象、形神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我”的变形计
例谈拼图与整式变形
会变形的饼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