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8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分析
2013-08-15褚丽东
褚丽东
(东北师范大学医院外科 吉林长春 130024)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肝内胆管结石不仅是一种常见疾病,更重要的是由此会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1]。而由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导致的死亡率在逐年递增。本文对其临床诊断情况、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在2000年2月~2012年9月月有49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来我院就治,其中就有18例患者发现并发胆管癌,共占本组资料的3.7%。其中有13例男,5例女,男女比例为2.60:1。年龄在27~73岁之间,平均年龄52.2岁,其中45岁以上的患者居多,占83.3%,共15例。其临床表现症状与肝胆管结石有相同之处:右上腹不规则疼痛、发作时间不定,寒战、发热等。肝胆管结石的发病时间较长,一般都在10年以上,所以大部分患者都做过胆道手术。
结 果
1.诊断:在本组18例胆管癌资料中,术前通过病理诊断检查出来的有4例,准确率为22.2%,而其他14例胆管癌是在手术进行中或者是在手术后的病理研究时发现的。肿瘤大体可以分3大类,在本组资料中,有10例是肝脏肿块型;3例是胆管癌栓型;5例是胆管狭窄型。通过病理分析,本组的胆管癌全部为腺癌,其中有8例管状腺癌,4例乳头状腺癌,4例硬化性胆管癌,2例勃液腺癌。
2.治疗方式:在本组胆管癌的患者中,有5例手术根治性切除,占27.8%,当中有3例是运用了胆管癌切除、左半肝切除、胆总管探查;有2例运用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的13例患者运用了姑息性手术进行治疗。
3.术后结果:在18例胆管癌患者中,治疗后恢复效果良好的有11例,而其他7例(39%)则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其中因并发症严重而导致死亡的有2例,另外5例在后期治疗后出院。
讨 论
1.肝胆管结石与肝胆管癌的关系:目前,对于引发肝胆管癌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与肝胆管结石和慢性的炎症有着相当大的关系[2]。通过调查,在本组的18例胆管癌患者中,都曾患过多年的胆结石或胆道感染,其中有6例是患合并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患者,其癌变的位置就是结石的位置。还有8例患者,经过术后的病理分析后发现,其癌细胞与胆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并存,且有扩散的趋势。以上资料说明,肝胆管发生癌变的重要原因是肝胆管结石的病变与感染。
2.早期诊断:近年来,临床中已经非常重视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问题,可是一直以来怎样早期诊断还是个难题。所以如何加强早期诊断、如何提高手术前期诊断准确率并且降低术中漏诊误诊的情况是我们研究方向和待解决的问题。本组的18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前的诊断正确率是非常低的,仅占22.2%,有4例,且出现2例晚期患者,已经无法进行治疗。通过本组资料的分析研究,笔者总结了几点临床中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诊断困难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此病的发病率比较低,而且临床表现症状不突出;其二,胆管癌是与肝胆管结石合并出现,所以在临床影像检查时难以进行辨别,出现误诊;其三,临床中胆管癌的病理现象常与炎症引起的病变组织相似,所以容易造成术前术中的漏诊[3]。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分析发现,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患者中,45岁以上的患病率居多,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对45岁以上,患肝胆管结石病程超过10年,且出现消瘦、腹痛加剧不易缓解等问题的患者,应对其进行相应诊断,以避免可能并发胆管癌的问题。而合并胆管癌的患者在临床中症状不是十分明显,如果在初期诊断中还不能确定,建议进一步检查,避免漏诊。
3.治疗:对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尽量做到根治性切除。但是该病一般治愈率不高,若病变面积小,并且其他各功能具备条件,即可进行根治性的病变切除手术。
在本组胆管癌的18例患者中,进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有5例,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8.3个月,剩余13例是运用了姑息性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2个月。因此,根治性切除对患者的术后身体情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中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情况已经并不少见,但是对于其病理的研究,治疗方法等还有待提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该病临床诊断的重视,尽早发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1 顾红光,何振平,范林军.原发性肝胆管结石与继发性肝胆管癌[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3):181 -182.
2 陈常勇,廖金辉,李年丰,等.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J].中华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1):125 -126.
3 王晓刚,孟翔凌.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6例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07,15(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