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训练强度及项目与扭伤挫伤相关性研究分析
2013-08-15吴美荣
吴美荣
山东省军区门诊部 山东济南 250013
军事训练是部队日常的中心任务,随着部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增多,相应的军事训练运动强度及项目增大增多,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新兵由于心理素质欠佳、防护意识不强,训练方法不科学等因素,极容易造成运动创伤的发生,新兵训练伤的收治比例逐年升高[1-4]。因此,对待在军事训练中的出现扭伤或挫伤的情况必须抱有科学的态度,才能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促进新兵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扭伤或挫伤的126例某部新兵,均为男性,年龄16.15±2.01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躯体或肢体扭伤或挫伤。
研究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诊断扭伤或挫伤的新兵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查阅,内容包括:①基本因素:年龄、入伍前是否受伤等;②参加的训练强度及项目、致伤科目、损伤部位等,并对之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 果
入伍前受伤史与损伤的关系分析:研究数据显示在入伍前有扭伤或挫伤史的病例组与无受伤史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4.374(P <0.05)。见表1。
表1 受伤史与损伤的关系分析表
训练强度及项目:可见单兵战术是军事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多发项目占发生率38.5%,其次400m障碍损伤32例(25.9%)。见表2。
表2 训练项目与损伤的关系表
损伤部位及损伤性质:软组织损伤81例,占64.1%,下肢损伤73例,占所有损伤的57.97%。腰背部拉伤或挫伤33例占所有损伤的26.57%。可见本次调查显示下肢及腰背部损伤占了主要比例。见表3。
讨 论
随着部队执行的军事任务增多及训练项目增多,加上训练项目的运动强度大,许多新战士还不适应部队训练强度,在运动的过程中,相当易引起人体机能紊乱或组织损伤,导致各样的损伤发生[5-6]。因此,探索新兵在军事训练中损伤的发生特点,提出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增强新兵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和尽可能地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军事训练损伤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7],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新兵的基础训练中主要包含:队列,擒敌,战术,体能,还包括射击、投弹、帐篷搭设等训练,训练时间长,负重大,距离长,次数多,强度大。本研究提示单兵战术、400m障碍是训练损伤的多发项目,其原因可能是训练科目的强度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科目多且安排太集中,远远超过新兵机体生理阈值。可见科学合理的编排训练科目,是预防损伤发生的重要的环节同时强化心理训练,疏导心理障碍,克服训练中产生的紧张感和恐惧感,缓解心理压力,加强心理适应性训练,增强自信心性,提高训练的适应能力,对于不同个体差异更应该在逐步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追求训练项目达标,从而降低训练损伤发生率,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结果发现,入伍前有扭伤或挫伤史的新兵在训练中更容易出现损伤,通过因素分析,我们得出伤病史是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在导致训练损伤中起重要影响作用。我们认为在平常训练中应针对运动实践中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运动伤多的状况,多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加强腰背部肌锻炼,可防止腰部肌肉拉伤;加强股四头肌锻炼,能有效防止膝踝关节损伤;并注意间断放松肌肉关节,在训练中,每组训练科目与每组之间的间隔放松很重要,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每组练习之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可以有效地防止疲劳性损伤。此外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在军事训练中运动损伤很多都是由于准备不足导致的。
同时本次调查结果提示,训练损伤中骨与关节损伤率为35.9%,损伤部位多以肢损伤为主,与黄昌林的研究结果相似,都认为军事训练大多数发生于下肢及下腰部。本次调查中腰背部肌肉拉伤或扭伤是最主要的损伤,其次为踝关节扭伤。我们认为腰背部肌肉拉伤或扭伤的可能跟新兵队列训练、蛙跳、5公里越野、俯卧撑及单双杆、射击练习有关。
可见,新兵训练强度越大及项目越集中,损伤比例越高,在实践中应科学合理的编排训练科目,调整训练强度,强调在练前后应进行适应性关节韧带、肌肉活动,因人而异安排训练强度,循序渐进,以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表3 损伤情况统计
1 谢喜强,杨少峰,林云,等.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规律及预防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1):1 -3.
2 范华强.新兵训练致劳损性腰痛病因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
3 刘晓晴,雷应权,彭传利,等.高原新兵训练伤521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2,30(4):64 -65.
4 邹声听,朱文强,冷朝阳,等.海军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18(5):341 -343.
5 刘鑫,谭爱春,李典富,等.某军区2011年度新兵集训期间伤害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3):176-179.
6 李海斌.某部新兵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C].第七届全军军事训练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54-56.
7 黄昌林,张莉,薛刚,等.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2):1111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