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急性发作57例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
2013-08-15沈洁
沈洁
哮喘是呼吸系统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因急性发作而住院,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顽固性咳嗽或胸闷等;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具有危、急、重等特点,患者的心身受到伤害[1]。本研究旨在探讨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57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其中男28例,女29例;年龄12~72岁,平均(38.5±7.5)岁;病程 10个月~23年,平均(6.2±2.6)年。
1.2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监测,特别是夜间及凌晨,因该时段哮喘容易发作,应及时发现并发症及危重症状。若患者表现出呼吸无力或窘迫、发绀明显、说话断断续续、心率增加、大汗淋漓、奇脉、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哮鸣音减少、胸廓饱满呈吸气状、气喘加剧、烦躁不安等[2],暗示病情严重或者存在并发症发生如心力衰竭、呼吸骤停等,应及时上报医生,并立即协助抢救。监测患者电解质、动脉血气、酸碱平衡等情况,哮喘发作严重者应准确记录其出、入液体量以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警惕哮喘持续状态,一旦发生应立刻吸氧、给予半坐卧位并协助医生处理。
1.3 临床护理
1.3.1 一般护理[2]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每天按时开窗通风,保持温度在20℃左右为宜,可以在病房内适当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防止尘土飞扬。病房内不要摆设花草及一些异味的东西,以免患者发生花粉过敏等而加重病情;禁食刺激性的食物,饮食要清淡、平衡,忌烟酒;患者入院后注意卧床休息,减轻体力耗损,保证睡眠充足,以防劳累诱发再次急性发作。
1.3.2 心理护理 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患者常常由于憋喘而使其感到深深的恐惧,尤其是首次发作者,护理人员应细心、仔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让病情显著缓解者讲解自己的经历,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宣讲哮喘知识、用药情况,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外出时可戴口罩,随身携带气雾剂,以备急用[3]。
1.3.3 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吸氧 无心、肾功能不全者补液量应在1500~2000mL/d,鼓励患者多饮水,协助翻身、拍背,吸气后使劲咳嗽,雾化吸入,以促使清除患者气道的分泌物,咳嗽无力者应该使用吸痰器吸出痰液[4]。低氧血症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鼻塞或面罩吸氧,使动脉氧分压大于8.0kPa,氧饱和度大于90%,氧气务必湿化,观察患者吸氧的效果,按时复查血气。一旦发生CO2潴留则提示患者呼吸肌群的代偿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若药物积极治疗后无效,则应立刻给予机械通气。
1.3.4 用药护理[5]支气管扩张剂如茶碱类、肾上腺素类及抗胆碱类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吸入、口服或者静脉滴注等。其中吸入疗法具有起效快、用量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为首选给药方式;使用时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将喷药按压于咽喉部并深吸气,再闭口屏气10s;常用气雾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常见不良反应有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恶心、虚弱及过敏反应等。茶碱类药物常见的有氨茶碱,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心率不整及心悸等;因其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非常接近,故使用应监测药物浓度,维持在10~15μg/mL。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最有效药物,全身用药时要注意副作用如肥胖、高血压、骨质疏松及消化性溃疡等,吸入时要注意口咽部发生感染。
1.3.5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嘱患者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忌调味品及易致敏食物。春秋季节尽量减少野外运动,注意天气变化、保暖,远离过敏原,到公共场合应带口罩;一旦出现鼻痒、喷嚏、流涕及胸闷等症状时,立即用药或到医院就诊。
2 结果
本组57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住院7~20d患者哮喘症状全部消失而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哮喘急性发作常病情危重,除积极治疗外,还需要给予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6],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用药以及出院指导等,这样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发作的病情,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取得满意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1]冀海锋,朱加敏,胡晓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指导[J].临床医药实践,2006,15(6):464.
[2]赵辉,于晓艳.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33):32.
[3]栾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633.
[4]刘俊梅.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93-94.
[5]刘红伟,暴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与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4):235.
[6]曾长凤.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3,19(2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