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2013-08-15戴行武
戴行武 王 平
(贵州省印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贵州 印江 555200)
慢性疼痛是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补片材料的材质、切口内血肿、血管损伤、手术累及区域过大等原因,是困扰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出现原因和治疗方法的分析,对于降低其临床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6年-2012年3月间入院进行治疗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告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选取我院2006年-2012年3月间入院进行治疗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30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23-76岁,平均(53.23±4.28)岁,其中直疝68例,斜疝332例,按照腹股沟疝临床分型标准,其中斜疝Ⅱ型122例,Ⅲ型210例,直疝Ⅲ型68例。患者合并与疝相关的疾病主要以慢性支气管炎、便秘和前列腺增生为主。所有患者均已排除下腹部手术史,术前均已进行充分的合并治疗,根据患者手术后情况观察疼痛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长达一年的随访。
1.2 方法:修补手术材料选择华利普聚丙烯修补网(塞),实施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选择硬膜外麻醉,切口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逐层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腹股沟管,显露出精索并钝性游离,找到疝囊,游离疝囊后打开,钝性分离至颈部,在合适部位横断疝囊,用4号丝线关闭近侧疝囊,远端敞开即可;用伞形充填塞尖端将已关闭的近侧疝囊自疝环口顶回腹腔,使伞形充填物自然张开顶在疝环口较坚实的组织上,用1好丝线将伞形充填塞的底边周缘与疝环周缘组织间断缝合,针距1cm左右,彻底止血后将单层的补片置于精索下,两端各留一缺口松松套在精索出入内、外环口处,其余部分作固定缝合,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术前术后给患者应用抗生素,实施预防感染措施。术后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出现腹痛伴脉搏、血压不稳定时,应考虑是否有腹腔内出血,术后24h内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1.3 统计分析:观察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数据以()表示。
2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近期复发。术后一年内进行随访,患者发生慢性疼痛共11例,比率为5.5%,其中出现伤口处慢性疼痛或异物感5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6例。术后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包括药物治疗、理疗以及神经阻滞等治疗在内的保守治疗,7例患者疼痛消失,其余4例患者分别实施网塞取出术和神经切断术,治疗后疼痛消失。
3 讨论
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临床中治疗腹股沟疝应用较多的修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由于需要行较大手术切口,致使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几率较高,比如神经受累、充填物过大等原因,会造成术后恢复期间产生剧烈疼痛干扰康复。从临床治疗结果结合患者疼痛表现来看,其发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手术当中对神经的牵拉、分离、显露、钳夹和不恰当的缝合是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之一;人工内环口太小,卡压精索,日后会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产生局部疼痛不适还有异物感;补片触及生殖股神经或股神经,引起患侧大腿的疼痛或牵拉痛;不恰当的缝合,耻骨结节处缝合过深,补片内侧缝在神经、肌肉上是可能引起术后活动疼痛的原因。本次治疗中有6例患者均为牵拉痛。同时,临床研究表明,补片的材质也与患者疼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聚丙烯材料的粗糙表面容易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加重患者炎症反应,甚至压迫神经血管,致使慢性疼痛发生,对比临床中目前使用到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结果显示使用聚丙烯材料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几率较高。因此,实施实施疝修补术时除了加强操作,还要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几率的材料,避免神经损伤。同时,注意保持补片与神经的安全距离也是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的重要方式。
总之,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正确的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1]陈波,胡先枚.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对比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08,2(2):52-53
[2]华红伟,陆东晓,谢新东,吴岳峰.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6):513-514
[3]张立成,石俊忠,孙惠军.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及对策[J].中华全科杂志,2008(8):829-829
[4]杨建光,于作夫.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4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9):209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