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收费的管理和收费制度的建立

2013-08-15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收费成本

刘 琳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高校收费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主要不是高等教育要不要向学生收费的问题,而是收费是否合理和收费管理制度如何确立与完善的问题,包括收费原则和标准如何确定,应收哪些费用,收多少费用以及如何完善收费机制和规范收费行为等问题。

一、研讨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高校收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收费管理工作滞后,出现了不规范收费、超政策收费乃至乱收费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加了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负担,也有失教育公平。因此,在实行高等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的今天,如何加强高校收费管理,制止各种乱收费现象,并尝试构建切实可行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二、目前高校收费及其管理现状

(一)对教育收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

按照有关的上级主管部门规定,高校应通过设立公示栏和公示牌,制作收费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社会和学生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政策依据等内容,以便于接受群众和学生对高校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的监督。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高校并没有落实到位,其收费工作缺乏透明度,许多学生和家长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对高校收费的合理和合规情况进行切实监督。

(二)收费标准不透明、不合理

由于不少高校缺乏正常规范的教育培养成本核算体系和制度,其教育培养成本是一笔“糊涂账”,遇到需要核算时只是进行大概的“匡算”,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教育培养成本,因而其学费收取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难于得到考证和核实,可能的情况是名义上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标准,实际上则超出国家教育部规定标准。还须指出的是,教育培养成本一般包含行政和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于不少高校历史包袱沉重,行政和后勤人员过多(有的高校甚至赶上和超过教学人员),奢侈浪费严重,成本控制和管理滞后、失效,因而其行政和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居高不下,其教育培养成本包含着一定的不合理成本。显然,不合理的教育培养成本由学生承担(即使是部分承担)是不合理的。

(三)突破政策规定变相乱收费或不合理收费

受扩招后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教育成本管理不善、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办学资源和教育经费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获得国家资助的力度相对较小,其教学资源短缺和经费紧张的状况则更加严重。严重的经费短缺,加上高校内部某些部门单位追求“小集体”利益,致使高校想方设法从各方面寻求经费来源,甚至在学生收费上大做文章,巧立收费名目,扩大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把教育经费负担转嫁给学生和家长。例如,不合理收取赞助费或捐资助学款、重修费、违约费、二次答辩费、转专业费、定向费等学费;强制性收取过高的借书证工本费、机房鞋套费、住宿水电费、电脑保险费、各种等级考试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费、讲义费及其他经营性服务费用;滥收或侵占教材费、军训费、资料费、上机费、物押金、图书押金、饭卡押金、钥匙押金等暂收或代收款项,其中,侵吞学生订购书折扣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反映较强烈。

(四)现行高校收费政策不适合不同地区高校发展需求

教育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等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快,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其高等教育规模面临更大的扩张压力,而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则基本上是实行全国一盘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差别不明显,发达地区高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明显落后于其经济增长和教育消费增长。制度的相对落后制约了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发达地区高校为了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应对广大考生对其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多收费、乱收费的行为自然出现。另外,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高校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必然不同,而优质教育资源则相对短缺,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和发达地区高校又具有迫切乃至盲目的需要和追求,这样一来,“赞助费”、“点招费”和“择校费”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高校经济管理体制和增长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实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在投入产出方面,只考虑投入,不计产出。在财务核算方面,不遵循成本与收益原则,既不核算成本,也不计量收益。在责权利方面,只强调权力和利益,而不明确和落实责任。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方面,只讲数量和速度,因此,滞后的高校经济管理体制和增长方式必然导致教育培养成本居高不下,教育经费紧张,从而出现高收费、乱收费现象。

三、高校收费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严格的高校收费审批备案制度

建立审批与备案制度,是加强高校收费管理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的任何收费活动,都必须依法履行有关审批与备案手续。

第一,审批与备案程序。

一是提出申请。由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权主要集中在省及省级以上物价管理部门,因此各高校在收费调价周期内学费和杂费的变更及因教育工作需要,开设新收费项目,向省物价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二是审核批复。物价部门收到各高校的申请后,尽快进行审核,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给予答复。

三是发证收费。物价部门审核同意后,可由物价部门,或由物价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发文通知有关高校。

第二,审核内容。

物价管理部门在收到收费单位送来的收费申请及有关资料后,可从法律依据、中央和省政府有关收费的政策、收费标准及合理性、收费管理的办法及用途、收费对象及范围等方面进行审核。如需要核定收费标准,须对收费支出预算进行审核。同时还需要掌握申请单位的财政拨款情况。在此基础上,本着从严掌握、区别对待的原则,确定或认同具体的收费标准。

(二)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成本管理

高校应对收费进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全校的收费票证,加强对所收资金的审核,并及时解缴入账。高校应加强教育成本管理与控制,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把教育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合理合规收费奠定基础。(1)合理确定教育成本的构成内容和范围、计算方法;(2)对教育成本进行总量控制,并将教育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责任落实到人;(3)加强教育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内部监督和检查。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收费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创新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探讨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微信收费”背后的创新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