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研究

2013-08-15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学习型愿景

张 奔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5年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Forrester)教授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但真正引起人们对学习型组织研究和实践的热潮,是在1990年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直到今天,学习型组织理论仍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

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灵魂,也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建设一支学习型的大学生党员队伍意义重大。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诠释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内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以下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二、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必要性

(一)建设一支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是顺应知

识经济时代要求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党的十六大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才能着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学校作为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不仅是学习型社会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学习型学校创建为其他社会成员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在教育培养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增强党员意识,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大学生党员走向社会后能迅速成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强烈诉求,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将会对其同龄人群体——普通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示范、影响力,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学习理念、学习风气、学习能力、学习形象将会给其它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能促进校园学习型文化的建设和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二)建设一支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是其质量保证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颁布了50余个相关和配套文件,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党支部建设工作专门作了部署。明确要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思想道德过硬的高质量人才,要不遗余力地加强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要旗帜鲜明地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与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以及他们肩负的历史重任的要求还存在距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专门化程度和专业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团体学习机制的建立,强化大学生党员学习意识,更新学习观念,养成系统思考和勤于实践的习惯,建设一支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学习阶段、工作阶段、退休阶段已经没有清晰的界限,学习不再是一个阶段的事情,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单纯的谋生,接受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生存需要,而是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需要。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可从两个方面增强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知识层面上来讲,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型组织中通过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系统思考,可以获取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从能力层面来讲,不仅仅提高了党员服务社会的“工作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力”。这种由所有成员的学习理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气、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构成的“学习力”,是大学生党员队伍工作能力的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队伍有战斗力表象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队伍应对复杂的新环境、处理复杂的新问题重要保证,也是党员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建设一支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学生中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结构也有了明显改善。总的来说,学生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他们的思想政治状态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值得信赖的,但由于受主客观多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价值取向多样,入党动机不端正;感性思维较多,党性观念不够强;参加活动被动,组织评议不严谨。导致当今大学生党员与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以及他们肩负的历史重任的要求还存在距离。这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归根结底与不重视学习、不注意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密切相关。面对各方面考验,大学生党员必须不断学习,建设学习型的大学生党员队伍,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三、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出,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结合这五项修炼,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可以从组织和大学生党员个人两个层面来共同努力实现。

从组织层面上来讲,主要工作集中在建立团队共同愿景、建立健全团体学习机制和制定学习激励和保障制度方面。

(一)建立团队共同愿景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学院党委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领导者,要在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完成团队共同愿景的描绘工作。在建立大学生党员队伍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沟通、分享每一名成员的个人愿景,并将每一名成员的个人愿景、理想和追求整合为团队的共同愿景,形成每个人以及团队的一种自我超越的强烈愿望。大学生党员,身上肩负着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同时也面临着个人的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因此,作为管理、使用和培养的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学院党委,要将学生党员履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的统一和结合起来,构筑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共同愿景。

(二)形成团体学习机制

在现代教育中,学习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个人,但更重要的是团体。建设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在重视团队成员个人学习的基础上,要更加强调团队学习,重视集体学习和集中研讨,突出集团军打攻坚战;同时要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学习如何萃取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队智力以及如何运用团队智力。要建立以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促进团体学习的机制,研究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流程、程序和纪律。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增强党性、提高素质目标,研究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资源、渠道、阵地和手段。突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研究联系群众、典型引领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立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研究科学有效的大学生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监测体系。紧扣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研究大学生党员考核、激励和退出机制。

(三)制定学习激励和保障制度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高校要大力倡导学习光荣、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的良好氛围,从制度层面上设计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从关心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出发,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状态,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困惑,增强对未来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同时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挑选党性强、素质好、热爱党务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党务干部,以建好学生党支部书记和辅导员两支队伍来促进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四)强化学习意识,更新学习观念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要重视学生党员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强调学习中的“点燃”和“激发”。要清楚的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现实紧迫性,将被动学习变为能动学习,将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境界。

(五)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自我超越精神

一个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可分为适应阶段、挫折阶段和稳定停滞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出现倦怠的问题。大学生党员在成长过程中,因不能及时有效的借助外力或自我缓解学习、就业中的压力或妥善处理各种挫折,会出现的一种情绪耗竭、身心疲惫的状态。同时又面临现实社会多种复杂的因素,如西方势力的图谋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出新考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出新挑战。

因此,在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过程中,要发挥主动精神和能动精神,培养自我超越精神,夯实提高个人素质的潜意识基础,以自我超越、个人价值和实现团队愿景为目标,坚定理想信念,集中精力,培养耐心,积蓄能量,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和创新热情,积极学习,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不断扩展心之所向的能力,最终成功实现自我超越。加快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1]陈清华.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87-88,91

[2]洪梅.浅议学习型组织理论对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3-35

[3]宁曼荣,旷勇.论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75-76

[4]张雪梅.在创先争优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黄山学院学报》第六期.2010.6

[5]霍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及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10).

[6]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05-04.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学习型愿景
关于加强疗养院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