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建构”探讨
2013-08-15
(福建农林大学 学生处,福建 福州 350002)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被尝试运用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完成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突出表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主动地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本文尝试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建构”进行探讨。
一、“意义建构”的要义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而“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在大脑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1]换句话说,“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是以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通过协作、会话等借助他人帮助的方式,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实现对其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建构”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建构”的内在要求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大学生个体出发,根据他们现有认知结构状况与水平,结合大学生的客观需要,按照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设计出不同的特定教育教学情景,搭建起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平台,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进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辨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实现此“意义建构”目的,必须明确以下几点要求:
1、摸清学生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简单的搬运和移植,而是由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外来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是新信息和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与结构重组。不同的人认知结构不同,其对知识的建构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个学习内容,因其认知结构不同,会产生不同意义的理解或建构。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由于大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理想信念、认知水平的不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自然所产生的“意义建构”也不一样。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摸清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握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准确分析其所处的成长环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着眼学生的客观需要。
建构主义指出,信息的传播是受众(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受传者之所以主动获取、接受传播信息,形成“意义建构”,是出于他们的需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需要是决定他对某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的最基本而又最强烈的因素,也是决定学习者能否对某项信息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所在。[1]纯粹的理论教育、一味的单向灌输、空洞的简单说教都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被传播的信息就不能被学生真正的获取、理解、吸收、消化、内化并建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内容、方式、方法上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和价值性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地被大学生主动接受,形成“意义建构”。
3、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的过程;他们有选择地接受政治、思想、品德的信息,对外部信息以自己的意义理解,重构自己的心智结构。[2]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监控者,而学生才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主动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切实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完成由客体向主体的发展。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建构”的尝试途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要在一定的学习 “情境”中,通过个体间的相互“协作”,以“对话”的方式,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建构”提供了实现的尝试途径。
1、优化情景式教学的氛围。环境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动,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效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学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形成独特的内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实现其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目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计要在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和价值的前提下,围绕“意义建构”这个最终目标,结合其特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创设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理论与历史和现实的生活紧密结合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定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中,通过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实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重组与改造、主动的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2、拓宽互交性协作的学习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和说教,而是需要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助。教师不应仅仅是为了教而说,学生不仅是为了受而听,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更多的应该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搭建平等交流和民主对话的平台,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促使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省或自我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自身建构知识的特征,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不断地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重构新的认知结构。而学生要借助教师或同学的帮助,通过平等的沟通和对话,在自由探讨和共同学习中相互启发、教学相长,在相互交流和质疑中加深理解、促进学习,在相互协作中求同存异,实现对知识的建构。
3、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共同体。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人,总是要与社会这个大环境产生某种联系,并受其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对于学习者而言共同体是个体进行学习并建构知识的“场”,即“学习共同体”。[3]从这个意义出发,大学生只有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彼此尊重“差异”、平等交流、民主对话,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意义协商和论证,既有内部协商(即反思哪种观点正确),还可以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使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包括教师、每位学生、校友专家和其他人员)的思维与智慧都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4]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客观需要和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积极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共同体”,才能最终顺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建构”。为此,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的全员育人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发动专家、学者、老同志、家长,校院领导、离退休老教师、在职教职工,乃至学长和同学,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共同组成学习共同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认知差异的学习共同体中交流思想、启迪心灵,在协作中完成思想观念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而主动的建构自己的见解与知识。
[1] 刘斌,张梅龙,郭少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建构”的传播学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31-32.
[2] 袁斌昌.建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26.
[3] 车今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76.
[4] 刘水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