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墨动画之意境

2013-08-15蒋海岭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水墨画动画片水墨

张 钰 蒋海岭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中国文化及审美观念,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生命的一种延续。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审美都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息息相关,散发着本国家、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只有深深的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才能品读出水墨动画的韵味。

一、意境的概念

意境的形成历史久远,庄子曾说:“言者一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王昌龄率先提出诗具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北宋山水画家荆浩:“太行山,因惊奇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入其真。”传说是荆浩继六朝谢赫关于人物画的“六法”之后,提出山水画的“六要”。将本是描绘人物画的审美标准转移到山水画上来,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形似之上,而是上升到描绘山水的内在本质及韵味,是中国水墨画艺术作品中的一种审美境界,是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交融的产物。[1]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望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林泉高致》)正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要求下,中国山水画并不采取透视法,不固定在一个视角,采用散点透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人生的环境、理想、情趣和氛围。动画本身是一种流动的具有时间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赋予观众想象的空间。[2]

中国水墨山水画不仅仅是画出它的外在表象,还要画出山水的灵魂,不仅仅是用眼睛去观察,还要用心去感悟,将悟意聚于胸中,意在笔先,而后出于笔端,如此则佳作天成。

二、水墨动画发展历程

1.水墨画概念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分支,画家以水和墨为媒介,以主观思想为依托,向观众展现出一幅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绘画作品。据《辞海》记载:“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2.水墨动画的来源

水墨动画从中国水墨画发展而来,是中国水墨画的一种衍生。水墨动画根置于中国画这个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性。依据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来分,水墨画是静态的视觉艺术,动画是动态的视听艺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水墨动画将中国水墨画融入动画创作中,使静态的水墨画转变为动态,向观众展现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绘画——水墨画艺术具有生命力,活跃于历史的舞台,传达出中国文化底蕴及内涵,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扬。在中国动画史上,水墨动画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动画史和世界动画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一定程度上,水墨动画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绘画——水墨画艺术的特色,一度被誉为“中国学派”,是中国动画一张亮丽的名片,得到国际上一致的认可。

3.水墨动画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美术片的发展做出很大的努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各种形式的美术片(动画片)做出了很多的尝试。如:民间剪纸形式、民间年画形式、民间皮影形式、壁画形式等等。国际上从事动画工作人员被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神秘所深深的吸引,水墨动画的神秘在于它打破以往传统动画制作方法。传统常规的动画形式是 “单线平涂”,直接填充色块,具有一定的边框。但是水墨画具有一定的晕染、虚实变化很难把握,没有一定的边缘线,不能够平涂色彩,并且在数以万计的赛璐璐卡片上求的稳定的画面效果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很难将水墨画运用到动画创作中来,也因此具有自身的神秘感。

1959年徐景达和段孝萱合作采取水墨动画的形式实验了一组“青蛙跳水”的动作,并取得初步成功。继而美影厂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约10分钟的 《水墨动画片段》,包括《鱼虾》、《青蛙》、《小鸡》三个小片段,宣告一个具有典型民族性风格的动画片种的诞生。

1960年,以中国画界泰斗齐白石先生的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为基础,据说《蛙声十里出山泉》是老舍先生给齐白石先生的命题画作。上海美影厂成功拍摄出《小蝌蚪找妈妈》。影片中的场景、角色(小蝌蚪、青蛙妈妈、金鱼等)均取自齐白石先生的中国画——写意花鸟的形象。《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片保持了齐白石先生的绘画风格,同时将齐白石先生的画赋予生命力,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曾经有人戏言:“齐白石老人虽然死了,但他的画活了。”

1963年,由特伟、钱家骏导演的水墨动画片《牧笛》问世,1979年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它取材于国画名家李可染先生的名画《牧童与牛》。水墨动画片《牧笛》将电影艺术、古典音乐艺术、中国水墨画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创作出一幅幅田园美景,在中国水墨动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起《小蝌蚪找妈妈》在技术与艺术上更显成熟。

1988年由上海美影厂出品的《山水情》更是一部经典之作,将中国水墨画与古琴去高度完美的结合,其中水墨技法与古琴曲技法均出吴山明先生、卓鹤君先生及龚一先生之手。当年就获得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和莫斯科电影节奖项。中国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艺术语言融入动画创作中,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具有中国画——水墨画所具有的意境美,虚实相生,能够充分发挥观众的想象力,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

三、水墨动画《山水情》的意境表现

《山水情》向观众传达出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意境,深刻表达了东方人的含蓄、内敛,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内涵。

水墨动画的意境主要表现在构图中“留白”的运用,“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在空白处留给观众无限遐想的空间,给观众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去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心灵得到美的洗礼。水墨动画的留白意境主要表现在构图上,大量的留白空间赋予观者去想象,是云、是雾、是水、是岸等等。水的流动性使墨缓缓晕染开来,达到有无相生特质。接下来我以我最喜爱的一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来具体阐述水墨动画意境的表现特征。

如果说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第一部完整的水墨画艺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水墨动画片《山水情》是水墨画艺术与动画艺术结合达到了最高境界,它赋予了水墨动画中国诗画般的心灵和人文关怀。

水墨动画片《山水情》片头是一张长长的水墨画背景自左向右缓缓展开,三角形的构图,墨团上有几棵树,墨团下方则是留白,这块留白让观者意想到水。在墨团缓缓展开的过程中,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衣老者在墨团的映衬下缓缓飘出。极具简单的场景,没有过多的笔墨,却很清晰的交代出时间、空间、人物。这种意境是别的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浑厚的笔墨勾列出船的形象,老者坐于船头,船童立于船尾,在船身下方轻轻勾画出几笔水浪,画面的空白处零星几点墨迹,即将船行于水面的意境刻画的淋淋尽致。当老则抱着古琴独自登岸后,再一次用浑厚的墨团展现岸上情景,晕染开的墨色中似乎看到了枯草丛生的意境,也为老者即将晕倒做出铺垫。船童归来这一场中,画面左侧浓烈的墨色与画面右侧的留白处交相呼应,虚实相生,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意境表达,无为即有为。当画面右侧的无墨色处船童缓缓驶出一只小船,这时无即是有即留白处为水。当船童上岸后,背向观众,面向他的草屋意欲回家时,画面中传来优美的古琴声,这时这优美的古琴声通过船童的肢体语言得知,琴声来自他的草屋,达到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船童与老者在屋内弹琴这场,构图的画面中只有一张席子,一个茶几,一把古琴,四处留白,虚中有实。冬去春来,冰雪融化,空白的画面中一个带着活着的蚯蚓鱼钩,四周有六条小鱼在为食物蚯蚓而游动着,这时画面中并没有水,但是观者能看懂那是在水中,像这种小鱼游动画面在本片中出现甚多,这就是意境的妙处。两只鹰在淡淡的墨色中翱翔,空灵的意境豁然而出。在老者和船童游山玩水这一段中,云气缭绕的山、烟雾蒙蒙的水、大量留白的天空,虚中有实,实中带虚。当老者远去,船童四处寻望时,老者留白的身影,似神仙一般飘飘而去,正如片头他从似有雾有风的旷野中飘出一般,展现出空灵的意境。最后在船童弹奏声中隐现老者在一笔枯墨上面弹奏的意境引人注目,此处体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思想。具有一种朦胧美,将传统中国水墨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言简意赅的笔法充满浪漫气息,显示出作者笔情墨趣所带来的艺术美感。片中角色(老者、船童)造型极为简练洒脱,运用几根悠扬的线条、几抹浅淡的墨色来将角色塑造。整部片子将诗画的意境和笔墨的情趣融入每一个画面中,将观众带入如诗如画、清新飘逸、自然虚空、悠远深邃、空灵洒脱的氛围中,并引起心灵的共鸣与洗礼。

四、思考与展望

中国水墨动画在中国以及世界动画历史中是一种奇迹、一朵鲜丽的奇葩。将中国人文思想、传统哲学、水墨艺术融入动画中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及发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衍生。水墨动画这种意境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有别于西方动画表现手法,这种意境的完美表达为我们赢得一片赞许。但是,这种赞许只能是历史,已经在那个时代画上了句号。当代动画人有了更多的是浮躁与功利,忘却了真正的意境与艺术。迎合别人的口味风气盛行。中国动画市场的巨大以至西方人的脚步频频插入,做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如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打入中国市场。近年来动画界开始认识到做中国自己的文化,走一条复兴的道路,希望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期待水墨动画的传承在不久将来大放光彩。

[1] 李泽厚.美的历程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 梅金星.美术大观,浅谈中国山水画之“气”[C].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水墨画动画片水墨
《日暮野旷天低树》水墨画
牡 丹 (水墨画)
水墨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推荐一部动画片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