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文化背景对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途径——基于对自我发展能力概念的解析

2013-08-15王康熙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区域能力文化

王康熙

(石河子大学 政法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0)

一、引言

学术界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主体不同,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周彦(2007)认为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和地区积累能力[1];王科(2008)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把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定义为区域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2];郑长德(2011)从区域的主体出发,认为一个区域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情况下,区域将完成它所期望的功能和实现某种更好结果的程度与可能性,是政府、企业和家庭三个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区域全面发展的能力[3];还有部分学者参照林毅夫自生能力的概念,认为存在着具有自生能力企业的区域就是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区域。就研究现状来看,目前以区域微观主体研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较多,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在其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学者较少。

虽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有一点得到各学者的认可:研究区域依靠自身的能力谋求发展进步。其核心思想就是“自力更生”,摆脱对外部的依赖性。笔者经过文献梳理了解到,众学者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解具备以下几点特性:

首先是自生性,指的是没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下,能力主体可以在某种制度安排下寻求生存和发展。当然,这里的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发展,并不是指拒绝利用外部资源,闭门造车,任何主体的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外部支持与内部发展的关系。其次是持续性,是指能力主体的发展要具有持续性,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果某主体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并不能称之为发展,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单纯考虑经济发展的观念需要被更正。再则是民生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意识进一步深化,人类的发展慢慢走向正途。就像阿玛尼亚.森所说的那样,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人类的解放。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团结起来,组织了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等集团管理机构,但在发展过程中被利欲熏心的人所利用,成了剥削的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回归正途是必然的趋势。

二、自我发展能力提出的背景与困境

(一)背景分析

自我发展能力是伴随着扶贫开发逐步提出的,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侧重于生活救济,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侧重于经济增长积累性要素的投入,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配套输入人才、技术、信息;第三阶段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始重视教育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第四阶段提出了产业开发扶贫的思想;第五阶段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等为主要目标[2]。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扶贫的不断深入,扶贫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对贫困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在扶贫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但在大量资本投入的情况下,“造血”效果并不理想。从另一方面来看,1999年,林毅夫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和谭国富一起发表的讨论预算软约束的论文中使用了viability译为“自生能力”,后来又发表了几篇与自生能力相关的论文,其谈论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在实施赶超战略时,最大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情况下,缺少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4-5]。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给扶贫思想吹了新的理论之风,给国内学者极大的启发。不管是区域性贫困还是国有企业改革困境,都与自身能力的不足脱不了干系,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便成了扶贫研究的新理论支撑。

(二)实践中的困境

至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对各种扶贫措施相继进行了尝试,从物质扶贫到资本扶贫再到知识扶贫,取得了不少成果,如,陈池波(2009)等根据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两项指标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扶贫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6]。但是,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也更加艰巨,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简单的解决温饱问题,更加注重收入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刘北桦,2011)[7]。目前西部民族地区仍然难以摆脱依靠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对于目前的状况,国内学者一致认为,主要原因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伴随着现实的困境,人们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解也越来越模糊,对到底如何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出了疑问。在扶贫的历程中,扶贫的中心思想从“输血”到“造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造血”也是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经济方面的主要途径,但至于如何造血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展开的。如“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指出,扶贫活动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鼓励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的扶持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也指出,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但其主要发展模式依然是套用和模仿东部地区的,这种模式在运用到民族地区建设中,表现出的最大优点就是在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下见效快,最大的缺点是忽略了各地区的特殊性,以至于内动力不足,对外部的依赖性强。西方国家在探讨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自私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不断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东部地区的发展接受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指导,自然也接受了这种理论假设。这种假设是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不可避免受到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逐利心态的影响。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建设时,逐步表现出其理论假设的缺陷。如在民族地区市场经济构建过程,出现了许多与理论相悖的现象,如很多人没有因为追逐个人利益,从农村流入城市,即便有充足的时间;再如对外部扶贫形成强烈的依赖性等。中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处于贫困落后地区,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时逐步被边缘化。各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建设与东部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民族地区多数是由于各种关系而形成的集体,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他们在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下,往往关注的主要问题不是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集体内部的稳定和延续。他们往往不会像理论陈述的那样,在利益的引导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的发展不仅需要发展的平台,区域人群的意识向心力也同样重要。杨小柳(2010)在对中国参与式扶贫实践的反思中指出“在援助实践的过程中,缺乏一种整体性理解发展对象地方性知识体系的发展观,就如何将社会文化因素切实引入扶贫开发实践的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认为,外部力量对区域文化考察的手段十分有限,其目的只是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缺乏对地方性文化逻辑的探寻[8]。如果脱离了对地方文化的深入考察,没有处理好社会文化背景与发展的关系,民族地区的发展很难突破贫困瓶颈。

从以上对自我发展能力提出的背景和扶贫过程中的困境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的物质资本的积累,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在经济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平台的建设和区域民众对发展的意识向心力,在社会文化发展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和谐统一。只有对区域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考察,才能有效地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三、社会文化对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途径

广义的文化不仅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还包括长期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这种被称为软实力的文化资本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自我发展能力强调的区域的内动力,说到底,区域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实践上来,文化中的精神财富表现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影响着区域发展的内动力。

(一)文化因素

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历史是一个地区人们的社会心理形成的基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自然地理条件在社会心理(这里的社会心理主要指“社会心理”相对稳定的构成部分,即由群体共同的活动特点或相似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相似的社会交往和文化特征所引起的一个社会较为稳定的心理特质,它表现在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传统、道德、宗教、舆论等方面,并对每一个社会个体施加着无形的影响,社会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些社会心理特质去思考和行动)[9]。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再如“渔猎文化”、“游牧文化”所表现出的人们自由豪放的性格特点;“农耕文化”表现出追求安逸和谐的生活心态;“徽商文化”表现出温文尔雅,亦贾亦儒的人格特点。这些都反映了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历史等对人格特点的影响,社会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一定的社会文化对社会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社会心理,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不会因个人的改变而改变,这种相对稳定的集体无意识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来实现,这也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要义。社会心理作为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特质,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出影响个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就是依靠自身的能力谋求发展,归根到底与区域每个人的心理特质息息相关。在经济学研究中,注重要素的投入产出的研究,忽略了文化背景的探讨,说到底就是忽略了在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人格特点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社会文化心理作为一种软实力,对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在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时,要充分考虑这种软实力对政策实施和发展模式的影响,不可背道而驰。

(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称为3大资本,自从1977年Loury从社会结构资源对经济影响的角度提出社会资本概念以来,“社会资本”逐步成为解释区域发展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在研究社会资本时,简单地把它定义为人际关系网络,但社会资本最深层的内涵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它是文化不断积累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结构。成良斌也认为社会资本是有结构的,其表层就是客观的物质形态:社会关系网络;其里层是主观的精神形态:信任、合作和互惠等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政策、法规等正式的制度;社会资本的核心是精神层面的文化。社会资本作用重要的社会资源,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10]。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地区发展中,资源的利用往往与权利挂钩,这种在权利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人际关系网往往掌握了资源的使用权,这种以“权”“利”交易为基础形成的社会资本,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公平,还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家对这种行为的管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制度因素

新制度主义所说的制度有两层含义,其一,制度是行为规则,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与不能够做的事;其二,制度是人们结成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或体制,它决定着一切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得以展开的框架[11](P33-34)。诺思(North D.C)将制度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惯例、习俗、传统等,一般被用来代表非正式规则。哈耶克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传统经过长期的演化和持续不断的更新,其复杂结构内部和外部不断变化并趋于适应,由此来维系其存在和发展,而制度是文化进化的结果[12]。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不仅影响人们的人格特征,而且无形中还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而这正表现为制度的非正式规则。我们知道,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规范性和次序性,增大信息流量,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以便有效的利用资源。自我发展能力强调区域发展的内动力,文化表现出的潜在的、不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影响区域各主体的经济行为,同时也影响制约着正规制度的实施,并与正规制度规则共同构筑了区域发展的行为规范。要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必须考虑二者的协调关系,以和谐为基础,以效率为原则,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构筑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四、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其内容仍然是对经济增长源泉的探讨,但在精神层面上强调“自力更生”的精神动力。与世界主流的经济增长源泉探讨的最大不同点是,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是建筑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各民族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上的。由于各地区的特殊性,在探讨经济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很难满足西方经济学说的基本假设,如经济人假设、市场信息完全开放性假设等。所以,自我发展能力也可以被认为是探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

社会文化通过影响社会心理、社会资本和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影响着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不仅要强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利益,还要协调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从精神层面上提升向心力,提高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利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已突破经济增长的范畴,人的发展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也逐步被纳入到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范畴之内。

[1]周 彦,吴一丁.新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J].科技信息,2007,(31):338-339.

[2]王 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8,(3):100-103.

[3]郑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J].民族研究,2011,(4):15-24.

[4]林毅夫,刘陪林.自生能力与国企改革[J].经济研究,2001,(9):60-70.

[5]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12):15-23.

[6]陈池波,杜 辉.扶贫开发:从行政单位向地理区域协调推进[J].经济管理,2009,(6):156.

[7]刘北桦.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4):1.

[8]杨小柳.参与式扶贫的中国实践和学术反思——基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调查[J].思想战线,2010,(3):103-107.

[9]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J].社会科学,2008,(10):66-73.

[10]成良斌.文化传统、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J].社会软科学,2006,(11):120-124.

[11]殷晓峰.地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用评价——以东北地区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2]冯·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M].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区域能力文化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分割区域
谁远谁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区域发展篇
区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