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阐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为例

2013-08-15韩模永

文教资料 2013年7期
关键词:妙悟多维度萧红

韩模永

(东北财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讲授诗词作品时,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即如何讲解、阐释?如何阐释才能恰到好处?既不因为阐释角度的限制而损害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又不会因为阐释的泛化而趋向过度阐释、阐释变得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阐释文本,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和领悟力。而感受力、想象力的培养与理性的分析阐释往往又是格格不入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以一种看似定解的解释传达给学生,从而得出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似乎也变得确定无疑,但是由此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学生的想象空间被极大地束缚,他们很难再作出其他丰富的想象和解释。这正如庄子在面对“道”时的困境一样:“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任何一种对“道”的判断和言说都是对“道”的一种遮蔽和亏损。根本原因在于“任何一个具体的‘言’都不能完整地表达‘道’,因为‘道’理当包括一切的‘言’,包括这个用来言‘道’的‘言’。 故用任何一个‘言’来表述‘道’,都不可避免地使‘道’亏损”①。久而久之,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钝化学生的感受力。这种问题已被广泛地觉察与重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乏舍弃阐释、仅靠吟诵来体悟文本的方法出现,但这种方法也是有其局限的。应该说,这对那些悟性较高的同学是非常有效的,但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没有必要的讲解与阐释,他们又无法进入文本,更不用说想象空间、感觉力的培养了。因此,不讲解、反阐释在实际教学中又是难以操作的。那么,如何建立一种既不损害学生的感受力又合理引导的阐释方法?笔者认为多维度阐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多维度阐释是指在讲解、分析文本时,不从单一的维度来提供定解,而是多侧面、多角度地进入文本,既让学生理解文本,又让学生认识到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当然,这种多维度阐释又要合理地把握度,以防走入牵强附会的过度阐释。下面,将以《萧红墓畔口占》为例谈谈这种多维度阐释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萧红墓畔口占》是当下诸多《大学语文》教材选讲的篇目之一,也是戴望舒晚期较为成熟的作品,文本篇幅短小、仅四句,初读此作,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其内涵单薄,情感容量也并非震撼人心。但仔细玩味,文本还是自有其特色和张力的,如果以一种单纯的讲解面对这首诗歌,就一定会削减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多维度阐释可以使文本的内涵增值,让学生更加丰富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尝试融入多种阐释角度和方法。

一、情境还原法

情境还原法是一种最为传统、最为常用的分析作品的方法,指的是把作品放在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语境之下,结合作者的个人际遇、意图展开分析,还原其背后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从而最为客观、真实地接近作品的原貌。“还原语境的重点在于探究作者当时的言语的意图。不少人认为,个体差异、时空悬隔会为阐释设置极大的障碍,导致意图的迷失。但笔者坚信,作者的意图不是不可追溯的。”②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甚至对于有些作品而言,如果离开对特定语境的还原,就无法理解或者就失去它固有的价值。当然,这种情境还原,只是尽可能地“追溯”,试图达到完全的“历史真实”也是相当困难的,但这种还原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真实地理解作者创作的原本意图和情感,从而不致过多地偏离文本。比如在面对《萧红墓畔口占》这一文本时,我们一开始就可以对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还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此诗的时代背景;二是戴望舒、萧红其人其作,以及其个人际遇、人生命运。了解前者,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长夜漫漫”,为什么该诗在初次发表时,第二句“放”前有一“偷”字。这都是对当时日据时期香港残酷的生存现状的生动说明,也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解放的无尽期待,体现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感;了解后者,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冒着危险,“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去凭吊亡者,两人的交往并不是很多,其中的共鸣体现了一种心灵的相通,两人的婚姻悲剧、个人遭遇、诗性才华等方面都有太多的契合。因此,这种情境的还原,一定会给作品带来更为准确的理解,也会给作品带来更为丰富的蕴涵。

二、感悟法

感悟法是一种很难操作的教学方法,但对学生想象力、感受力的培养又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还原和导读之后,让学生切身感受作品是非常有效的,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也备受推崇,并被称之为“妙悟”。“妙悟说”的集大成者严羽“以禅说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沧浪诗话?诗辩》)

严羽把“妙悟”上升到“当行”“本色”的高度,并作了具体的类型划分,这种理论本身的产生也不是西方式的思辨结果,而是严羽本人“妙悟”的结果。当然,严羽这里所谈的主要是作诗之道,即更多的是放在创作层面上来谈悟的,但对分析作品同样是适用的。在《萧红墓畔口占》中,文本本身也融入了相当深刻的生命感悟,对生命意义、生与死都有着深沉的追问。而这些只有靠学生的感悟才能真正体味、收获。尤其是最后两句:“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作者在等待什么呢?“它们纷繁复杂,涉及人生,自我,生与死,时代的前景,个人的前途,心灵的隐秘的渴望。答案呢?它似乎存系于茫茫天地间……在这种情景中,安详、恬淡、超然,甚至某种冷淡,都构成了对人生的评价,并将这评价延展到对生与死的领悟中。”③诗中对生命存在的这种深邃和充盈的体悟,难以确切地、完整地言说,切身感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激情与奥妙。

三、文本细读法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提出的一种批评方法,它“注重文本形式的批评,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英国文学批评家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 《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其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其理论依据就是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④文本细读法可以抛开作品具体的时代、历史语境,进行文本形式的分析和探究,也可以给文本阐释带来别样的意义。它的着力点是通过对文本外在形式、结构的细读,从而挖掘其中深藏的意义。我们可对《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作文本的细读。首先,可作修辞学的分析,在短短的四句中,该诗运用了众多精彩的修辞方法,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如比喻、象征、双关、对比等。其次,语言的细读。该诗语言精练,充满意蕴。如首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寂寞”二字便值得玩味,一方面是诗人彼时彼境的心境,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萧红一生遭际的生动说明,两者达到了巧妙的契合,也为诗歌的情感奠定了基调。第三,对文本象征意义的分析。如第二名“红山茶”这一意象的运用,便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茶花象征着高洁、自然、朴素等特征,它表达了对逝者的赞美和激赏;二是红色的山茶,隐喻和赞扬逝者生命之灿烂;三是映照了悼者心情的庄严和热烈;四是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第四,可对文本结构进行细读。这首诗之所以意蕴无穷、充满力量与它在结构上的精心构思也是不无关系的,其结构内部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向外发散的紧张关系。新批评代表人物艾伦·退特将这种紧张关系称之为“张力说”,1937年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为描述这种成就,我提出张力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⑤简单说来,张力就是文本矛盾对立因素的有机统一。在《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中,在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强烈的张力关系,如简洁的诗歌形式与丰富的诗歌蕴涵之间的对立统一,情感由寂寞、哀思走向坚守、通达的对立统一,诗中体现了轻重、长短、动静、生死等各种对比关系,但结构最终又是平衡而协调的,其中的“张力”自然是丰富的、强烈的。

四、主题学方法

主题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作品的主题抽绎出来进行讲解,这也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分析作品的方法。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单纯的、封闭的分析,而不作纵横的对比式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阐释的深度。正如论者所言:“主题学作为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它所研究的对象还不限于单个的作家作品。在‘中国文学主题’之类话语中,‘主题’已超出个别作家作品的范围而成为整体的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只有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长河中反复出现(虽然具体的表现形态不同)的主题,才能称作中国文学主题。这种主题同样是或更应是主题学所探讨的对象。”⑥如我们对《萧红墓畔口占》的主题进行分析,简单说来,它就是一首有关悼亡的诗作,当然,它的表达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的。完全可以把它放在中国悼亡诗的传统中进行考量,与其他悼亡诗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否超越了悼亡诗的传统范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与传统悼亡诗相比,它似乎弱化了对逝者的生动刻画,而转向一种更为普通的人生思考,其悼亡因此也别具风采。

五、文学史定位法

所谓文学史定位法,就是将作品放置在特定的文学史语境中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给作品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定位。这种语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时代语境,也就是说它与前代的、同时代的类似作品相比,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和地位。另一方面是个体语境,也就是说与自己的前期作品相比,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些作品离开文学史的具体定位,就无法理解其价值。如威廉斯的“便条集”为什么能够成为文坛佳话,而赵丽华的“梨花体”却很难得到普遍认同?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便条集”与同时代的作品相比,它改变了诗坛一味地追求晦涩难懂的风气,从而实现了“简单就是美”的诗歌理念,这无疑为当时的诗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而“梨花体”则不具备这样的历史空间,其价值自然会大打折扣。对于《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新诗的发展中评判其价值,诗作虽然仅有四句,但它无论在语言、结构还是在心智上,都展现了一种诗歌的成熟。其语言简朴、干净、亲切如话,却又蕴藉饱满;其结构充满矛盾、张力,却又协调统一;其心智,与作者前期的作品相比,从忧郁寂寞转向通达洒脱,展现了一种内在的成熟。难怪有论者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这首诗是一颗无与伦比的明珠,是珍品中的珍品,在新诗史上,十行以内的诗中,没有一首能和它相媲美”⑦。

当然,以上的多维度阐释仅仅是讲解文本时的一些具体思考,面对的文本不同,讲解的方法和角度理应有所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要试图给文本一个固定不变的阐释角度和结论,要引导和激发学生乐于作多重的想象和合理的解读,这才是多维度阐释的要义所在。

注释:

①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中华书局,2005:117.

②胡蔚.“以文害辞”新释:关于文学阐释学中一个古老命题的商榷.文艺理论研究,2006(6).

③臧棣.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读书,2001(12).

④胡小球.略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9).

⑤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6-117.

⑥陶东风.文学史研究的主题学方法.文艺理论研究,1992(1).

⑦臧棣.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读书,2001(12).

猜你喜欢

妙悟多维度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诗道亦在妙悟
生辰感怀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艺术感言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严羽“妙悟”说的内涵
信息论翻译的多维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