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2013-10-21叶平浩刘莉琼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负面突发事件舆情

叶平浩 刘莉琼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一、引言

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较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影响对象和生成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各高校的管理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内容。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特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高校网络舆情分为社会稳定类、校园安全类、师生权益类、学校声誉类、管理决策类和其它信息类。引导和管理好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及早发现不良的舆情苗头,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积极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可以丰富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理论,对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改善高校社会形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0世纪5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福雷斯特教授首创了系统动力学,属于经济数学的一个分支。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是系统科学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专门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一门科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综合推理处理复杂问题[2]。20世纪70年代,系统动力学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3]。主要从系统内部的微观结构入手,在掌握系统内部结构、参数和总体功能的前提下,分析并了解系统的特性与行为。其本质是带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是一种面向实际的结构型的建模方法,能方便地处理非线性和时变现象,能作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仿真分析与研究[4]。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技术、沟通、管理等因素对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系统的影响,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综合研究。

二、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能力的因果回路图与存量流量图

以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因素对舆情事件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一)因果回路图

因果回路图是系统动力学研究系统反馈结构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定性地描述系统结构。可以发现有关系统动态形成的内因,是系统动力学描述系统反馈关系的一种模型。因果回路图中的变量由因果链联系,因果链由箭头表示,每条因果链都有极性,极性表示当独立变量变化时,相关变量会随之变化的趋势,正极性表示会随之增加,负极性表示会随之减少,分别用带“+”和“-”的箭头表示[5]。结合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现状,构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因果回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展程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因果回路图

图1中有主要有三个关键负反馈环。

1、“对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负面关注的网民人数”→“高校知名度”→“社会危害度”→“高校关注度”→“高校发布新闻数量”→“媒体传播”→“传播效应”→“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网民对正负面新闻的辨别度”(负反馈1)

在负反馈环1中,随着“传播效应”大幅增强,“关注高校舆情事件的网民正负面新闻的辨别度”相应增大,从而减少了“负面网民人数”的增长。

2、“对高校舆情事件负面关注的网民人数”→“高校知名度”→“社会危害度”→“高校关注度”→“高校公信力”→“对高校舆情事件负面关注的网民人数”(负反馈2)

在负反馈2中,“高校知名度”越大,“社会危害度”越大,“高校关注度”上升,“高校公信力”提高,突发事件舆情会逐渐平息,从而减少了“负面网民人数的增长”。

3、“对高校舆情事件负面关注的网民人数”→“正负面网民数量的差额”→“意见领袖认同度”→“舆情领袖影响力”→“对高校舆情事件负面关注的网民人数”(负反馈 3)

在负反馈3中,“对高校舆情事件负面关注的网民人数”越多,“正负面网民数量差额”就越小,“意见领袖认同度”随差额的减小而增大,“舆情领袖影响力”会随着认同网民人数的增加而提高,从而减少“负面网民人数”的增加。

(二)存量流量图模型

因果回路图描述了反馈结构的基本方面,但不能区别不同性质变量[6]。在因果回路图的基础上建立存量流量图,明确具体的存量和流量,编写方程式表示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使用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用系统的观点描述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在绘制因果回路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变量性质,建立系统动力学存量流量图,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展程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存量流量图模型

本文以人民网舆情频道案例库中的“临沂大学群体腹泻事件”为基础,5月17日,微博上出现了“临沂大学发生群体中毒事件”,该事件因校方采取了限制学生言论引发网友不满,将事件推向白热化阶段,5月18日,校方公布病情诊断结果为“季节性肠胃炎”,再次引起网友的争议。5月20日,临沂市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启动调查程序。这是一起借助微博引发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通过对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模型的变量进行定义和归一化,包括表函数法、层次分析法等。

模型函数表示如下:

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面网民增长速度=DELAY1(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面网民人数×正负面综合影响因子,网民关注时间)。

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增长速度=DELAY2(1-正负面综合影响因子)×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负面网民人数,网民关注时间)。

正负效应=(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面网民人数-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人数)/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面网民人数。

正负面综合影响因子、舆情领袖的影响力通过咨询专家和对50位网友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到的数据综合得到。

正负面综合影响因子=0.6×高校公信力+0.3×舆情领袖的影响力+0.1×传统媒体影响程度。

舆情领袖的影响力=0.1×传统媒体影响程度+0.3×高校公信力+0.6×意见领袖的活跃度×意见领袖的被认同度。

(三)模型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正面网民人数影响系统里,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面网民增长速度、网民关注时间、舆情领袖影响力、正负面综合影响因子对正面网民人数共同造成影响,舆情领袖影响力、活跃度又影响意见领袖的认同度。当这些因素分别增加2%,如图3中的曲线所示,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面人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热度的影响明显。

图3 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正面网民人数分析

在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人数影响系统里,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人数、网民关注时间、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增长速度、正负效应对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人数造成影响,当这些因素分别都增长2%,如图4中的曲线所示,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人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比较图3和图4,在相同的增长速度下,各相关因素对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人数增长幅度的影响要弱,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对负面网民施加影响的难度要大,他们一旦对某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形成认识态度很难改变,这也是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需要

重点关注的对象。

图4 关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网民人数分析

四、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引导与管理的对策

通过模型仿真分析,对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引导与管理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影响力的减小可以消减网络舆情热度

减少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要认真、慎重对待,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发展,把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在日常网络管理中要坚持正确导向,用先进思想与文化占领高校网络,以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原则,构建大学师生广泛参与的体现大学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页,增强网页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创新教育手段,增强教育实效性。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7],提高师生网络道德素质,占领高校网络阵地。

(二)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网络舆情事件起到推动作用

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及时、真实的报道危机事件,改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干预方式,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信息的的采编工作[1],设立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言人及时有效开展信息发布,加强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制度[8],加强网络论坛建设和管理,提高校务公开水平。

(三)学生信息素养会对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产生较大的影响

能及时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的方向,是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在相关课程中增设信息内容,提升大学生明辨网络是非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9],构建多元的学生诉求表达途径,及时主动与师生进行网上互动,实时解答师生关心的校园热点问题,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大力培养网络舆情领袖,利用舆情领袖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

[1]张丽娟,曾润喜,王国华.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6).

[2]钟永光,贾晓菁,李旭.系统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许光清,邹骥.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动力学[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

[4]许光清,邹骥.系统动力学方法:原理、特点与最新进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John D.商务动态分析方法:对复杂世界的系统思考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谢海涛,华璐,陈建利.余杭法治指数,可计算的正义[N].南都周刊 - 生活报道.2008-07-04(52).

[7]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8]赵中源,王国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治理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

[9]梁鹏,谢东宝.网络强势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猜你喜欢

负面突发事件舆情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