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训,从成全“平凡”开始

2013-08-15陈晓冰

未来教育家 2013年5期
关键词:校训饼干理想

陈晓冰

三年前,我曾到日本枫桥市参观了几所公立小学,在得到校长的允许后,随机走进了一间三年级的教室。孩子们正在上美术课,主题是自由创作“我的理想”。徜徉于画桌间,我被孩子们那天真质朴的理想搅得眼花缭乱。其中,一个小女孩的作品让我的脚步停滞了。画面上一个女孩穿着围裙,面前摆放着一长排大大小小的蛋糕。我不解地问她画的是什么理想?孩子比划着告诉我,她长大了要做蛋糕店的老板,挣好多钱,自己还可以天天吃到蛋糕。邻近的另一个女孩,画面上则布满了各式各样的饼干。她的理想是开许多饼干连锁店,做各式各样的饼干,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品尝她的手艺。就在我转身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靠近门边的一个小男孩的作品又吸引了我。画面上有一只鸟笼,鸟笼里关着一个小人。在笼子的外面,一只小鸟正在振翅高飞。翻译告诉我,他的理想是用自己换出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这是一次没有预设的课堂造访,在那间教室里我几乎没有看到“胸怀大志”,五颜六色的画面里呈现的大多是孩子们普通平凡的愿望。

这让我想起一篇美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文中的女儿成绩平平。她也有理想,不过这份理想会让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父母感到尴尬和汗颜。她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第二志愿是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她没有成为英雄的奢望,而是很乐意做个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她虽然成绩一般,却因为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优点成了班上同学们一致欣赏的人。

或许是因为有这两个故事垫底,当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培训班的讨论时,我拥有了和别人不太一样的视角。教授列举了诸多校训要我们加以评论,有人赞许“卓越”的取法乎上,有人赞成“厚德”的言近旨远,更有人赞扬“和谐”的与时俱进。我不反对大家的选择,却将赞成票投给这样两则“凡人小语”般的小学校训——“每天进步一小步”、“新鲜生活每一天”。讨论中有校长指出,这样的校训太过浅显,内涵不够深邃,个性不够彰显。但是我执著地认为,校训不应该都是板着面孔的样子,应该要给“新鲜”、“质朴”的校训一席存在的空间。亦如同仁堂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在当时这该是多么浅白、直白。可以想见,上自东家、掌柜,下至药工、脚力,外到郎中、百姓皆能识能解,入情入心。亦如我看到的那些孩子的理想,简单,实在,生活,不假,不空,不大。

校训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层面的精神引领。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学校教育最大的功德就是让学生获得当下人生的幸福和意义。唯有能走进学生内心的文化因子才能成为指引他们成长的航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与判断学校的校训——那些“高大全”的精神指引到底是学生的理想需求还是学校的行政需要?我们害怕的是,如果孩子的理想只能在成人浇铸好的沟渠里流淌,过早地给孩子们灌输他们并不能企及的精神概念,会不会造成文化引领的“空心”现象?久而久之,原本应该温暖的学校教育便失去了人文的关怀与生活的味道。

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重新拾起最最简单的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给孩子们的朴实心灵以呵护和引导,用一份平常心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以帮助他们发现并琢出“璞玉”最具光彩的一面,“成全”孩子的“平凡”。

生活是鲜活的,校训也应有“鲜活”的一面。“每天进步一小步”、“新鲜生活每一天”——至少在小学阶段要给这种单纯、直接、朴实的“鲜活”校训一席存在的空间。普世的幸福感是社会稳固的前提,小幸福里拥有大智慧。这样的文化引领虽然平凡,但绝非平庸,恰恰是一种人文的自我超越。果真拥有了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便是一个平凡人,拥有着最为平凡的愿望,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好呢?就像那个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她或许成不了英雄,但可以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健康、快乐、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不正是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吗?

猜你喜欢

校训饼干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挤眉弄眼吃饼干
送饼干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