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负压引流系统在小儿巨大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2013-08-15卢贤映张振强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脓腔引流术换药

陈 晨,高 群,卢贤映,张振强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 儿外科,安徽 合肥 230031)

因小儿生理、解剖、免疫的特点,皮肤软组织感染是小儿外科多发病、常见病[1]。小儿皮肤的吸收力和透过力强,毒素易进入机体;结缔组织的间质中富有血管、淋巴和组织液;淋巴系统发育不成熟;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不完善,使全身中毒症状较成人重。至今感染仍是新生儿、婴幼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治疗应采取综合疗法,早期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杀菌目的,当脓肿形成时应以手术引流为主要手段[2]。及时合适的途径切开引流是脓肿治疗成功的关键[3]。常规手段为大切口引流,甚至对穿切口引流,大量凡士林纱布填塞,术后每日换药,但深部脓肿每天换药放引流都引起疼痛[4],患儿不能配合,患儿及家长痛苦,同时治疗医师工作量也大,且愈合时间长,愈合后瘢痕明显,2012年6月~2013年l月我院对此类患儿采取了小切口脓肿切开排脓联合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术后持续引流术,无需换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1.52)岁,发病时间3 d~2月。其中颈部脓肿15例,臀部脓肿4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裂开1例,脓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或者无明显细菌生长,3例体温正常,余 12例体温 37.8~39.1℃。皮肤红肿明显,直径超过3 cm,超声及CT检查:患者脓肿大小3~5 cm;实验室检查:20例患儿血常规检查 WBC 均增高(11.63~18.32)×109/L,CRP 均升高(10~67)mg/L。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取静脉+气管插管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抽取脓液培养标本并确定脓腔位置及深度。以术前B超定位点或脓肿波动感最强烈部位作直线性皮纹切口约1~2 cm,分离达脓腔,分开脓腔间隔,吸尽脓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裂开患儿清创至正常组织后,3%双氧水冲洗脓腔,再以0.9%生理盐水冲洗后,于脓肿最低处穿刺针戳孔并牵引高负压引流管置入脓腔内,1号丝线穿刺口处皮肤缝合固定引流管。脓腔切排切口予丝线全层间断缝合,医用组织胶水封闭创面后水胶体敷料包扎,术后敏感抗生素抗炎,静脉滴注3~7 d,合理饮食,增加营养。

每日记录引流量及引流液性质,术后3 d更换切口处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后7~14 d患儿体温正常,实验室化验炎症指标正常,每日引流量<1 ml,引流液无脓性液体,转为浆液性时,可去除引流管。

2 结果

20例患儿经小切口脓肿切开排脓联合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持续引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病灶(即脓肿)清除,伤口愈合,目前均未复发。住院时间7~14 d,较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有所缩短;术后无需换药,最大程度减轻患儿痛苦;高负压引流系统携带方便,不影响患儿生理活动,易于医护人员及家长护理;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瘢痕,外观美观,患儿家长易于接收。在腹部切口感染上,局部负压吸引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换药,本组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3 讨论

软组织感染伴脓肿形成对确诊病例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不要寄希望于保守治疗[5]。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大切口切开引流术或对口引流术,用凡士林油纱条或碘伏纱条填塞脓腔并引流,术后定期换药、冲洗脓腔、去除苍白肉芽组织、更换引流纱条,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这种治疗方法在小儿换药时痛苦大,患儿抵触心理强烈,不易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困难,换药效果差,尤其对于颈深部脓肿者,甚至可能发生副损伤,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心理伤害较大。自1997年起,美国外科医生Argenta应用封闭负压吸引原理,提出了VAC技术,为各种难愈性伤口的治疗开创了新思路,也形成了负压伤口治疗(NPWT)的新概念。其机制是负压可以增加局部血流,消除局部水肿,减少创面渗液聚集,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生长[6]。但目前国内各家医院自行研制的负压吸引装置,无法提供明确的负压压力和稳定的持续吸引;而VSD装置可使患者活动区域受限。采用持续高负压引流技术可以部分克服上述问题,其治疗原理及优点是:相对于传统纱布引流填塞所致的压迫,持续高负压引流对切口产生的是一种相对缓和的拉力,它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增加创面局部的血液供应,同时带来了更多抗体,加速了对坏死物的吸收,吸尽创面渗液,防止残余脓肿及死腔形成,保证创面干燥,加速组织肿胀消退,加快创面愈合,这些因素有利于切口感染的控制。同时方便携带,对生理活动影响小。

我院采取小切口脓肿切开排脓联合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术后持续引流术(该引流系统由德国PFM医疗集团生产,自带有高负压引流装置,负压高达98 kPa),有如下优点:①持续性真空高负压状态,一方面可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效引流,有多项实验及临床报道证明封闭式负压吸引能促进创面血管化,修复细胞增殖和肉芽形成[7],减轻创面水肿和细菌量以及改善创面微循环等[8];另一方面细菌也无法在真空的引流瓶中生存,减少了逆行感染的机会。②该引流管、瓶为一整体装置,便于携带,克服了以往持续负压引流设备固定不宜活动的缺点,不干扰患儿生理活动。③术后无需脓腔内换药,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患儿痛苦和医师的工作量,且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患儿家长直观创面的机会,减轻医护人员和其家长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实验证明,这种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较大急性肛周深部脓肿较之一般方法效果比较明显[9]。对在骶髂关节、腰骶部特殊部位的巨大脓肿治疗效果也很好[10]。④相对于传统大切口切开,小切口一期缝合后对合良好,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瘢痕,外观美观,患儿家长易于接收。

综上,小切口脓肿切开排脓联合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可以促进切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小换药痛苦,对深部且较大的脓肿效果好,安全方便,疗程短,不良反应小,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1] 李正,王惠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4 -205.

[2] 马云霞,刘业海.小儿颈深部脓肿的救治体会[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9):779 -780.

[3] VENTURI M L,ATTINGER C E,MESBAHI A N,et al.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Device:a review[J].Am J Clin Dermatol,2005,6(3):185-194.

[4] 肖兰福,胡家珍,李俊忠.小儿肛周脓肿33例治疗体会[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8,29(12):766 -767.

[5] 安可湘,费立余,申玉芳.自制负压瓶密闭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23 -25.

[6] 段涛.持续高负压引流治疗腹部切口感染56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4):279 -280.

[7] INGEMANSOSON R.Blood flow changes in normal and is-chemic myocardiam during opically applied negative pressure[J].Ann Thrac Sury,2007,84(2):568 -573.

[8] PLIKAITIS CM,MOLNAR JA.Sobamospheric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nd the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device science and current clinical successes[J].Expert Rev Med De-vices,2006,3(2):175-184.

[9] 王伟雄,冯骏,汪普宁.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较大急性肛周深部脓肿[J].广东医学,2010,31(3):363 -364.

[10]吴广森,才晓军,李宏伟,等.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骶髂关节结核合并腰骶部巨大脓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2):55 -57.

猜你喜欢

脓腔引流术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