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主体性参与”在中职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3-08-15吕建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浙江杭州3112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传球体育评价

□吕建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浙江 杭州 311203)

1、前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们过去的体育课程中观念已经过于陈腐,不适应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不相适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课程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辅,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中心,使得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发挥;课程学习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质能力和运动技术,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关注不够,而且评价标准采用笼统评价方法,从而使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有恐惧厌恶情绪。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对整体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技术技能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过于注重教师为主体的状况,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机械训练的现状。要达到这一目标,内化学生内在素质必须具有合理的教育教学过程,而这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因此,我们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加强以学生“主体性参与”为核心的体育教学。

主体性参与使教学结果走出抽象的分数而变成学生的真实情景中的许多能力,使教学由注重结果变成注重过程,强调主体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2、加强以学生“主体性参与”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措施

2.1、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

体育教学中主体参与的开放性就是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轻松弹性的教学氛围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教学中具体体现在:

(1)教学目标的开放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性、不同素质、兴趣爱好,在相同的内容下制定不同的达成目标,不搞“一刀切”,或者是给各方面层次均等的学性给予不同的内容,但达成的目标大致相同,他们通过自己学习后能达到大致相同的要求,当然在教学中,不给学生压力,而是给予鼓励,热情帮助,即使是达不到目标的也不给负面评价,这种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层次性教学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项目,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灵活操作,如我们可以将心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美学等内容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知识面,也可将一周体坛赛事等播给学生观赏,理解体育精神和内涵,为更好地掌握课堂体育内容服务。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采取选项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3)体育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是指依据学生实际,教学的内容、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特点,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而运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练习,如在排球下面双手垫球击球部位的教学中,教师可先不直接讲解,让学生二人一球一抛一垫在不同的击球部位体会球的运动方向,从而依据学生研究总结出来的方案,再给以正确到位的击球部位教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索总结的能力,也让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又如,在篮球三步上篮教学中可进行分层教学练习:徒手三步上篮练习——有球时走步三步上篮——行进中三步上篮——三步上篮游戏比赛。使每个学生按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性锻炼。

2.2、加强体育教学中师生的依存性

体育教学法中应该包括多个学生与教师的参与交往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参与交往合作,在参与交往练习时,不仅要看学生个体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度,还应取决于学生与教师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度。要改变以往传统教育下教师只是单纯的指导者和灌输者,而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去,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激励学生练习中的主动参与能力;教师要适度地“稚化”。要适度隐藏自己教师的权威形象,跟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同样的行为和谐共创的完成教学。

2.3、开放脑筋、激活思维

(1)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体育课训练化倾向,必须面向全体,以“求知创新”、“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应在体育课中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显著提高,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并根据体育自身特点,使素质教育更好地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2)常用的几种使学生开动脑筋,激活思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提问法: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前可先向学生提问与所学动作有关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前滚翻教学中,可设问:什么样的物体最容易滚动?学生自然会想到球形物体。再问:使身体前滚力从哪来?(学生答:蹬地)。再让学生根据思维的原理自己体验练习,允许学生有错误的尝试和体验,并分析结果,寻找出正确动作技术。

假设法:提出假设,让学生发挥抽象思维或想象。如:假设全班同学突然遇到火灾,此时同学们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会想出许许多多方法:打“119”,逃跑、救火、自救、抢救财产等等,然后让学生们设计几种如何自救,集体逃亡,救火等情境进行练习,这种课不仅活跃课堂教学,而且也便同学们了解许多消防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也培养学生在险情中自救、助人、团结等优良品质。

求异法:允许学生尝试错误,别出心裁,力求创新与众不同,教师不失时机进行引导、讲评。如:在篮球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拍”球与正确运球方法优缺点进行对比,使同学们更好掌握正确技术。

创设情境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发挥学生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我们可把一堂体育教学课创设成一次由学校到北京长城的旅游,创设坐汽车、坐火车、火车进山洞的声音,爬长城,有同学受伤如何救护等情境进行教学,在快乐中进行练习。

2.4、引导学生自己组织

体育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权利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解放出来,在快乐中学习,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和益处。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自己组织教学比赛,自己组织游戏等,使学生主体性参与更加充分。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常常把“开放型”准备活动容入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在体育课中,根据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把准备活动阶段的时间(适当加长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引导学生设计活动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的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影响,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过程更加优化,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对每一个学生(或组)的准备活动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设计的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在反复的练习中,使学生懂得更多的锻炼身体的道理和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2.5、加强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落实素质教育具体体现,是与素质教育提出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相一致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但现在不够了,这桶水必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同时,教师更要教会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如何掌握补充水的方法,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运用学法,学会观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学会自我监督,学会自己制定练习计划等等,使学生走上社会后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运动,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更要加强学生主体性参与课堂教学学法指导课。我曾在学生学习传接球时,并没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教胸前传接球,再教其它的传接球,最后把所学传接球运用到教学比赛中,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平时在篮球比赛中有哪些传球方法?”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切磋比赛,并有意识采用各种传球方法,学生通过打比赛和观察说出一系列传球方法,有的说双手传球,有的说单手传球,有的说勾手传球,有的说背后传球,有的说传反弹球。几乎所以有传球方法学生都说出来了,但在学生之间的比赛中,学生们发现,男生大多数是单手传球,很少胸前双手传球,女生几乎均为胸前双手传球,所以我就着重对这两种传球方法进行讲解示范,这样的教学发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易掌握技术,掌握也更牢固。

2.6、教学评价

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习的掌握程度,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教学方法也有指导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评价方法的改变来体现学生主体性参与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在对体育课的评价中,我一般采用自评和互评以及老师的评价相结合,在内容的评价上,我也以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为主,看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同时,更看学生对于动作的自主创新,这样学生兴趣浓厚,也有利于一些本身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在内容上,我同时也看学生对课堂常规的落实,如果连课堂常规也落实不好的学生,更不用谈她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创新,再者,在内容的选择上,我每学期给学生安排几个自选项目,这样人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项目可练可考。

3、结论

“主体性”参与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反映了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规律,有效地发挥和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采用“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重心转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单纯式灌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体育的乐趣,同时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更好地完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素质教育。

[1]马云鹏,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2]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3]余世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J].体育教学,2004,(2).

猜你喜欢

传球体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论体教学生足球训练中传球技巧的掌握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