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觉统合训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启示

2013-08-15徐芹江苏省江阴市长山中学江苏无锡21442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障碍体育

□徐芹(江苏省江阴市长山中学 江苏 无锡 214429)

所谓感觉统和训练,是指在美国博士吉恩·艾尔斯的感觉运动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游戏,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达到对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觉、触觉以及本体感觉等的训练,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与初中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且学生的年龄差距并非很大,所以主要针对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对初中的体育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1、感觉统合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必要性认识

随着我国家庭生活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不少初中孩子也出现了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如果不得到及时治疗,这种病症会不同程度地伴随着孩子成长,且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

1.1、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习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的初中孩子,很难将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信息正确统合,且表现为过分的回避、敏感、性格孤独、挑剔,很容易和人发生冲突等,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初中生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为性的学习障碍,例如:学生上课不专心、注意力无法集中、爱做小动作、兴奋好动、行为拖拉等;另一方面是心因性的学习障碍,例如:不会做计算、词不达意、学了就忘、缺乏好奇心探索行为等。

1.2、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能力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的初中孩子,容易出现日常行为能力障碍。例如:动手能力差、走路容易跌倒、转圈易晕眩等。另外,其眼、手、脑的协调性以及灵敏性差也是一个重要危害。如果一个初中学的生日常行为能力很差,会直接影响到其自理能力以及体育活动能力。参加活动少了,进而影响到学生正常的身心健康。

以上是因学生在小学时感觉统合失调,在进入小升初后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初中体育是义务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并以活动为主,这与学生感觉统合训练密切相关。所以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将感觉统合训练考虑进去,是十分必要的。

2、感觉统合训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启示

针对以上初中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校在进行初中生的体育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感觉统合训练。以下是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我们初中体育教学的启示:

2.1、将感觉统合训练和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因为体育教学讲究的是一种技能性,其教学的成果,主要是在学生行为态度、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等方面来体现。因此,各种活动性游戏和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可以将初中体育教学与感觉统合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心态与坚强勇敢意志的形成。

例如:安徽某中学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就将二者充分结合,且效果良好。他们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开展了一些促进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如:走平衡木、青蛙蹬活动、俯卧滑滑梯等。这些活动在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初中生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平衡觉以及视觉、触觉灵敏性与协调性。

2.2、采用循环法进行初中体育教学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感觉统合训练中的循环法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所谓循环法,也就是将练习活动设计成很多个训练站,但各站的内容又有差异,以此来刺激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并在各站内重复练习,使学生的身体产生局部深刻反映,也可因人制宜而作练习的调整,避免学生因练习强度过大而产生疲惫现象。这样对学生的活动行为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例如:在成都六中,就采取循环法进行体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把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在同一时间内,各组的同学分别在站中训练,再按照老师要求进行轮换练习。并根据班上同学感觉统合失调的不同层次,进行相应的调整练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可以在此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

2.3、创建和谐的初中体育教学环境

初中体育教学虽然已活动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和谐教学环境的创建。因为学生也有心理与情感。尤其是对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来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适合体育教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体育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老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训练时的各种情绪,不能粗暴的批评和压制,要求不能太苛刻,毕竟他们是刚从童年时代走出来的初中孩子。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尽量避免学生挫败感的产生。两一方面,对于顺利完成训练动作的同学,老师给予适当的褒奖,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而对于没有顺利完成训练动作的同学,老师应予以鼓励,比如拍拍学生的肩膀,对他说“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要聆听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重视、关心,带着一个轻松愉快心情参加体育训练,使身体与大脑协调反映,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结语

总之,人的身体有着与身俱来得一系列感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干预媒介,并与感觉统合的理论相结合,让学生的操作性、移动性、稳定性等得到提高,将有利于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李惠和,唐剑波.感觉统合训练108 例疗效分析[J].陕西:中国儿童保健,2005,(2).

[2]杨炳丽,姜峰.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气质的关系[J].吉林:中国妇幼保健,2007,(7).

猜你喜欢

初中生障碍体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跟踪导练(四)2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跨越障碍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