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医合编单位技术建设发展探析
2013-08-15斯友良过贵元施文兴阮英轶宋启哲孙清华
斯友良,过贵元,施文兴,阮英轶,宋启哲,孙清华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杭州 310007)
联勤体制编制调整以后,军队医疗机构出现了疗养院与医院、疗养院与疗养院、医院与医院合编等多种管理运行结构[1]。疗养院与医院合编的最大特点是两种技术资源的合并,最大的难点是技术理念和方法手段的兼容。疗医合编单位技术建设要摒弃传统发展思路,走研究型创新发展路。
1 注重医学专科中心建设 突出龙头
1.1 注重军事与民用相结合 脱离为军服务的建设宗旨,专科中心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根基和价值[2]。在专科中心建设中,始终坚持“姓军为兵,姓军为战”的指导思想,注重强化军事医学研究职能、军事医学人才培养职能、平战结合卫勤保障职能,在满足军事需求的基础上,向民用方向求发展。本院全军战创伤康复中心在战创伤康复研究的基础上,拓展辐射交通伤康复救治、心肺康复、骨关节康复等民用技术,实现学科跨越发展。
1.2 注重规模与内涵相统一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优化组合专科中心的建设。在政策导向、经费投入、硬件配置、建设规模等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更要在学科带头人、人才梯队、中心文化、创新管理等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本院创伤康复中心原有150张床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院党委及时调整思路,新建康复中心大楼,并细分专业方向,邀请地方各专业领域顶尖专家来院定期坐诊,与院校合作建立硕士生培养点,实现规模与内涵相统一。
1.3 注重疗养与医疗相促进 专科中心的建设,其本质就是立足优势学科,遴选潜力学科,借助优势整合,建设强势学科群。疗医合编单位注重结合疗养院和医院两方面的优势,坚持疗区以健康促进为方向、医院以创伤外科为方向、以专科中心为牵引、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疗治结合为平台,资源双向互动,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带动疗养院整体技术的进步发展目标。
2 注重特色重点学科建设 夯实基础
2.1 把握重点学科建设方向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疗单位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是医疗单位建设中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也是一项带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3]。以科技为先导,瞄准学科前沿,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前提。本院在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新、人新我精”的原则上,在疗养院与医院之间建立以疾病为纽带的重点学科建设方向,形成了以疗促治、疗治结合、协调发展的完整学科链。“十一五”期间,疗养院建成3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6个军区医学专科中心、3个杭州市重点学科,结束了无全军级医学专科中心的历史。
2.2 搭建疾病诊治康复链条 坚持以医疗为基础,疗养为补充,将疗养医疗服务理念由单纯性疾病治疗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四维健康医学”转变。建立从医院的首诊、住院、检查、诊断、手术、术后治疗,到疗养院的康复疗养、中医保健、心理服务、健康促进等疾病就诊一条龙服务方式,分工合作,提高对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简化住院、转科、会诊等程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提升疗医合编单位整体竞争力。
2.3 完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学科建设重在管理[4]。结合重点科室技术状况、人才结构、地理位置、病种来源及在军内外所处的学术地位,认真调研、科学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提出奋斗目标。同时在人才培养、设备、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调动其积极性,确保重点学科“三优一富”(即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技术优势、成果丰富)。本院作为一家疗医合编的师级疗养院,医院注重借鉴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经验做法,围绕创新型疗养院的建设目标,着力构建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体系,为疗养院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3 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把住关键
3.1 走活技术专家互动机制 依托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特聘院校专家定期来院讲课,选送青年骨干定期培训深造,走活与高等医学院校之间联姻的路。201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杭州临床学院在本院成立,这是高等院校在全军疗养院系统设立的首个临床学院。同时针对一些社会拔尖人才流动性大、依附性小的特点,本着“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与其合作,借助其学术声望、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促进人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3.2 盘活专业人才流动机制 本着选贤任能、公平公正的原则,引进竞争机制,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敢于大胆调配,让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的人员换岗,为其搭建发挥才能的平台。单位内部形成广泛交流的氛围,根据交流结果,选派具体科室具体岗位,力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利用资源,逐步走开医院——疗养院之间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用医院带动疗养院人才整体进步。
3.3 搞活聘用人员管理机制 聘用人员是军队医疗单位的有机和重要力量,但是相关政策不够配套齐全,比如入党、流转、加薪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性和进取心。把聘用人员与正式职工通盘考虑、同步建设,按照事业上有舞台、学术上有机会、职业上有发展、政治上有进步、待遇上有保障的原则,人性化管理、人性化使用,增强其归属感和进取心,真正发挥其作用。
4 注重疗养医疗技术创新 提供动力
4.1 建立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围绕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围绕广大官兵、离退休干部的实际健康医疗需求和驻地医疗市场实际,建立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并在临床实践中能有所发展,通过创新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形成特色优势技术,以自己的“绝活”吸引患者,全面提高服务保障的科技含量。
4.2 建立创新协作激励机制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必须有规范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在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的同时,建立科技创新协作机制,通过深化协作的力度,提高创新的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人才潜能,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浓厚科研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广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3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在新形势下科研的核心问题已不再仅仅是追求科研成果的先进性,而是追求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疗医合编单位在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科研活动中,把科研转化工作放在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组织和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划和建设,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
[1] 李建华.思发展谋发展保发展努力把军队疗养院建设提高到新水平[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6):Ⅰ-Ⅴ.
[2] 苏均平.强化专科中心为军服务职能提高卫勤保障水平[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6):510-512.
[3] 杨科元.试论医院重点学科的建设[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2):99 -100.
[4] 席晓莺,王 艳,顾琴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9,22(1):48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