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1 例
2013-08-15谢晓红
谢晓红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3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 岁,以“头晕、乏力、行走不稳5 天”于2011 年12 月3 日入院。纳差,偶有恶心,无呕吐,无耳鸣,无视物旋转。口干,饮水量较前增多(约3 L/日),夜尿2~3 次,夜间出汗多。追问病史疲乏无力有2 m,体重减轻约2 kg。有“肾结石”病史,2010 年做过超声波碎石术。有“高血压病”病史2 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不规则服降压药,未监测血压。入院体检:T:36.5℃,P:92 次/分钟,BP:160/100 mmHg,神志清,疲乏,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2 次/分钟,律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关节无红肿,活动自如,神经系统体征阴性。辅助检查:BUN:27 mmol/L,Cr:333 μmol/L,BUA:1135 μmol/L,血常规:WBC:15.5 G/L,NEV:77%,HB:127 g/L,PLT:215 G/L。头颅MRI 未见异常。B 超提示右肾结石。12 月5 日查血清钙3.7 mmol/L,12 月6 日查血清钙4.4 mmol/L,再次复查为4.51 mmol/L,血清磷1.74 mmol/L,血清镁1.16 mmol/L,血碱性磷酸酶正常。诊断考虑“高钙危象、急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3 级、极高危、高钙危象原因待查?”当日予补液(4500 mL/d)、利尿、鲑鱼降钙素(400 u/d)治疗,并行床边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经上述处理血钙降至3.5~3.7 mmol/L 之间。
2011 年12 月11 日因“急性左心衰”转入重症医学科,予无创机械通气并继续上述治疗。查甲状旁腺激素PTH 4.2 pg/mL (正常值12~88 pg/mL),再次复查PTH 为4.9 pg/mL,查甲状腺功能7 项、肿瘤12 项、ENA 多肽抗体、ds-DNA、ANA、尿本周蛋白、游离轻链κ、λ 正常,免疫球蛋白M、G、A 偏低。骨髓穿刺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比例增高,红系比例减低,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7% 分类不明细胞,请临床注意淋巴瘤/MDS,POX (–)。全身骨ECT 显像未见恶性肿瘤骨转移征象。胸腹部64 排CT 增强扫描未见肿大淋巴结。临床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多发性骨髓瘤。12 月12 日加用唑唻磷酸钠4 mg,甲基强的松龙80 mg/d (1 w 后减为40 mg/d 维持)。加用上述两药后血钙降至2.2~2.4 mmol/L,血肌酐降至180 μmol/L,尿素氮12 mmol/L,尿酸100 μmol/L。仍无尿,仍需行床边血液滤过和无创机械通气,处于嗜睡状态。
2011 年12 月15 日再次行骨髓穿刺活检,骨髓检查提示原幼细胞占6.5%,请结合病理活检或其他检查排除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及MDS。骨髓病理活检提示见少量增生异型的淋巴细胞,倾向淋巴瘤/白血病。2012 年1 月3 日骨髓病理活检远程会诊结果回报: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免疫组化:瘤细胞CD20 (﹢﹢),CD79a (﹢),CD3 (- ),CD38、CD138 部 分 (+ ),MPO 髓 细 胞(+),k、λ 结果不满意。
2011 年12 月21 日患者开始发热,体温超过38.5 ℃,血常规三系减少,凝血功能差,肝功能进行性损害,出现大片皮下瘀斑,出、凝血时间延长,病情趋向恶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以肝衰竭为突出表现,总胆红素迅速增高,12 月30 日达248 μmol/L (直接胆红素185 μmol/L),患者进入浅昏迷状态,反复发生低血糖。当日行血浆置换1 次。2012 年1 月1 日出现不可逆性休克,当日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尽管给予多器官功能支持等积极综合治疗,患者仍于1 月2 日抢救无效死亡。
2 讨 论
高钙血症是指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异常升高。根据血钙水平,高钙血症可分为轻度:血钙2.7~3.0 mmol/L 之间;中度:3.0~3.4 mmol/L 之间;重度:>3.4 mmol/L。血清钙>3.75 mmol/L 称为高钙危象,可出现严重脱水、高热、心律失常、意识不清、急性肾衰竭,甚至心跳骤停[1]。该患者血钙最高达4.51 mmol/L,尽管经大量补液、利尿、鲑鱼降钙素及床边持续血液滤过等治疗,血钙仅降至3.5~3.7 mmol/L 之间。加用唑唻磷酸盐和糖皮质激素后血钙很快降至2.5 mmol/L。尽管唑唻磷酸盐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钙浓度,但由于患者已处于癌症晚期,血钙降低并不能改善预后。
住院的高钙血症病人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2]。其中伴发频率较高的肿瘤依次为肺癌 (35%)、乳腺癌(25%)、血液系统肿瘤(14%)、头颈部肿瘤(14%)、肾癌和前列腺癌(3%)[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高钙血症的发生以骨髓瘤和白血病多见。成人T 淋巴细胞瘤发生高钙血症可达40%,仅约8.5%的B 淋巴细胞瘤伴发高钙血症[4]。
恶性肿瘤伴发高钙血症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5]: (1)癌瘤骨转移,使骨质破坏,骨钙直接进入血液; (2)肿瘤分泌异源性PTH 或PTHrP;(3)肿瘤分泌除PTH 和PTHrP 以外的其他促进骨质吸收的物质。本例患者PTH 偏低,无骨转移破坏的征象,高钙危象的发生考虑由恶性肿瘤相关的异常内分泌激素水平造成,受条件限制未能查PTHrP。
高钙危象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因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其症状往往是非特异性的,难以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鉴别。高钙危象多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据有关报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高钙危象后中位生存时间仅为36 d[6]。弥漫性大B 淋巴细胞瘤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治愈率低的特点。本例弥漫性大B 淋巴细胞瘤患者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实属罕见,病情进展迅速,病程仅一个月,预后极差,值得临床关注。
[1]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59-962.
[2]Rogers MJ,Gordon S,Benford HL,et al.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s of bisphosphomates [J].Cancer 2000,88 (12 suppl):2961-2978.
[3]Clines GA,Guise TA.Hypercalcaemia of malignancy and basic research on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osteolytic and osteoblasticmetastasis to bone [J].Endocr Relat Cancer,2005,12(3):549-583.
[4]Firkin F,Seymour JF,Watson AM,et al.Parathyroidhormone related protein in hypercalcemia associated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y [J].Br J Haematol,1996,94 (3):486-492.
[5]廖二元,蔡朝晖.内分泌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92-1295.
[6]郭天利.恶性肿瘤合并高钙血症23 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28):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