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疗效
2013-09-15王笑宇
王笑宇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锦州121000)
目前常用糖皮质激素帮助肿瘤内科患者的治疗,它对诊治肿瘤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同时如果长期或者大量的糖皮质激素被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可能造成其昏迷、死亡、骨头坏死、酮症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有关的一些症状[1-3]。因此,本文结合266例采取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疗效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选取本市某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266例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肿瘤内科病例,其中男女比例151∶115,年龄 (8~77)岁,平均年龄56.6岁。其中原发性肺癌87例,胃肠癌53例,食管贲门癌46例,乳腺癌20例,泌尿系肿瘤10例,妇科肿瘤14例,肝癌8例,胰腺癌9例,其他肿瘤19例;高血压26例,糖尿病22例,消化道溃疡5例;临床病理I期5例,临床病理Ⅱ期18例,临床病理Ⅲ期36例,临床病理Ⅳ期207例。其中用化疗方法对231例病患做治疗,采用放疗的方法对44例病患进行治疗。
1.2 治疗的方法
均用激素对患者做治疗。使患者所用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都转成甲泼尼龙使用剂量,其中转换的关系是可的松20 mg与泼尼松5 mg和甲泼尼龙4 mg以及地塞米松0.75 mg都相等。以患者所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剂量,把患者分3组,其中A组为53例,每日的剂量要小于20 mg;B组为86例。每日的使用剂量为20~40 mg之间;C组为127例,每日的剂量要大于40 mg。再依据病患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天数长短分为3组,其中单日组为35例,他们用药为1 d;短期组为134例,其用药时间为2~7 d;长期组为97例,其用药时间为7 d以上。
1.2.1 疗效的判断
对患者疗效的判断主要分为以下9种:(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用药后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状况如果变为0~Ⅰ级则判定为有效,若为Ⅱ到Ⅳ级则判定为没有效果;(2)化疗药物造成骨髓抑制出现不良反应:当没有出现骨髓抑制情况时判为有效,出现骨髓抑制情况时判为无效;(3)体力的活动状态:对患者依据KPS的评分变化做评价效果,当增加大于等于20分时判为有效,反而当增加小于20分或者KPS的评分降低则为无效[4];(4)放射损害的评价:以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的标准为参照做出评定,当患者的症状缓解则判为有效,反之当患者症状不变甚至加重时判为无效;(5)肿瘤产生的脊髓压迫:在对患者治疗5~10 d后对CT做复查,当CT复查结果和肢体的活动度与局部疼痛若有好转则判为有效,如若没有达到以上的改善则判为没有效果;(6)肿瘤所致使的颅内高压:在对患者治疗5~10 d后复查CT,当CT和颅内高压的各种症状均出现好转时判为有效,如若没有出现以上的改善则判为没有效果;(7)肿瘤局部水肿:当病患的肿瘤局部水肿出现明显减轻和肿瘤水肿所造成梗阻症状出现缓解的现象时判为有效,如若没有达到以上的改善则判为没有效果;(8)过敏反应:当病患出现过敏反应时判为无效,没有出现则判为有效果;(9)食欲改变:当患者食欲减少小于等于30% 则判为有效,反之判为无效[5]。
1.2.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和分析,对数据采用χ2检验,并进行两两比较。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
针对使用不同剂量的A、B、C 3组患者做数据统计学分析,其水肿、放射性损害、颅内高压等做有效率的比较,发现其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但在恶病质、过敏及恶心呕吐等方面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针对不同使用天数的病患做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各种不良的反应有效率均无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2 日剂量不同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
表3 使用时间不同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
2.2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分析统计学数据发现C组患者所出现的每种不良的反应出现率均要高于其他两组,详见表4。此现象表明患者所用糖皮质激素量增加,那么随之不良的反应出现率也会提升。
而对于使用激素时间不同的3组患者,使用时间长的患者出现不良的反应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详见表5。此现象表明患者使用此激素时间越长,那么不良的反应出现的概率也会增大。
表4 日剂量不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间的比较 (例)
3 讨 论
糖皮质激素在控制放疗后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时,(如肿瘤局部炎症、局部压迫、局部水肿)可适当的对患者增加激素剂量和用药的时间;在减轻患者化疗所致毒副作用时,适宜对患者用此激素算起始治疗;当用于患者改善肿瘤全身的症状时,宜用此激素低量较长期的控制治疗,因此在对患者用糖皮质激素做治疗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6]。综上所述,对于肿瘤内科病患,使用糖皮质激素做治疗时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总体低、中剂量和短、中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的效果较佳,产生不良的反应适量的较少。
表5 使用时间不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间的比较 (例)
[1] Tannock IF,de Wit R,Berry WJ,et al.Docetaxel plus prednisone or mitoxantrone plus prednisone for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J].N Engl J Med,2004,351(15):1502 -1512.
[2] 杨树德.糖皮质激素临床合理应用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72-173.
[3] Shukla PN, Gairola M, Mohanti BK, et al. Prophylactic beclomethasone spray to the skin dur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f carcinoma breast: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Indian J Cancer,2006,43(4):180 -184.
[4] 周鑫莉.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J].上海医药,2011,32(12):581-584.
[5] Wang H,Wang Y,Rayburn ER,et al.Dexamethasone as a chemo-sensitizer for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potentiation of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adriamycin,modulation of cytokine expression,and pharmacokinetics [J].Int JOnco l,2007,30(4):947 -953.
[6] 楼建,吴敏华,王永辉,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保护作用[J].海峡药学,2011,23(9):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