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红利 内需潜力 创新活力——江西农垦在实战中前行

2013-08-15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唐安来

江西农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农垦绿色生态城镇化

文/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唐安来

“改革是最大红利”,“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创新是发展的最大活力”。近年来,我省农垦以拓荒者的精神、改革者的勇气、奋斗者的毅力,在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实践中,率先用一串串令人瞩目的数据、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变化、一幕幕令人激动的画面,生动诠释着李克强总理的施政理念与治国方略。

改革创造巨大红利、推动科学发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10年,面对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矛盾集中的重重压力,面对高达119%的资产负债率、33亿元企业债务的残酷垦情,面对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面对改革难度之大、改制成本之高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垦大胆实践、敢于担当,实施了一场以落实“一补两险”、剥离社会职能、化解企业债务、搞活经营机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开启了消除阵痛、破解瓶颈、推动发展的艰难征程。

改革保增长。2010年到2012年的两年间,我省农垦GDP累计增长46%,固定资产累计增长98%,化解企业不良债务31.55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83%,下降了36个百分点,引进各类项目486个,实际到位资金168亿元。2012年,我省农垦实现生产总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工农业总产值413亿元,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38%;利税总额22亿元,增长49%;人均纯收入8337元,增长18%,开创了新世纪以来的最好局面。

改革惠民生。两年间,31万职工的“一补两险”全部落实到位,各级财政直接惠及农垦职工的改革资金达25亿多元,203所学校和114家医疗机构全面剥离,50万职工群众安全饮水纳入规划,20万职工群众乔迁新居,862公里公路改造完工,454家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广大农垦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改革促和谐。两年间,我省农垦来信来访人次累计下降了52个百分点,并呈现出由过去凑钱上访到今天自买锦旗感谢党和政府的喜人景象,广大农垦职工群众通过自发燃放鞭炮、煮鸡蛋款待暗访组、自编自排舞蹈等各种纯朴行为表达对党和政府的由衷感谢,以及对改革的衷心拥护。

战略上的高度重视与准确把握,是我省农垦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的根本所在;战术上的充分尊重与精心组织,是我省农垦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的关键所在;途径上的科学设置与清晰明确,是我省农垦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保障;蓝图上的生动描绘与逐步展现,是我省农垦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的强大支撑。

城镇化蕴含内生动力、激活内需潜力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以城镇化为主要载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投资与消费需求潜力,是我省农垦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战略重点。

2010年5月,在南下广东农垦学习考察刚刚结束之际,我省农垦作出了两个重大的历史性决策:一是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推进城镇化建设。二是把危房改造项目实施计划由原定的8万户调整增加至20万户,覆盖全垦区近80%的家庭。在这一决策的推动与引领下,我省农垦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危房改造为契机,迈开了以凸显人性关怀、致力改善民生、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为特色的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步伐,经过三年的摸索、调整、积累,创造了具有广泛示范引领意义的“农垦样板”。

三年来,随着以危房改造为主体、以土地综合开发为载体、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的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省农垦内需潜力全面激活,扩大内需结出累累硕果。截至2012年,155个农垦场已全部制定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8.9万套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开工,6.4万套新房已经竣工,落实国家财政资金15.48亿元,直接拉动民间投资消费150亿元以上,就地就业率提高25个百分点,总人数突破20万人。据统计,2012年,我省农垦城镇化率达到61.8%,比全省高14.3个百分点。

重视顶层设计,走集约、节能、生态之路。三年来,正是在“人口向总部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思路指引下,我省农垦城镇化建设实现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正是在“城区、园区、景区‘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决策推动下,我省农垦城镇化建设实现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盘活优质资源,走整合、优化、双赢之路。

坚持产业带动,走全面、持续、健康之路。三年来,我省农垦以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推进工业化建设;以建设“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的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载体,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为载体,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产业的辐射带动下,我省农垦不仅建设了一批产业支撑有力、配套设施齐全、生活环境清新、综合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而且全面提高了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如今,90%以上的农垦场建立起了功能较为完备的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80%的农垦场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50%的农垦场建立了较为专业的社会服务中心,展示了城镇化排头兵、城乡一体化领头羊的风采。

实现农工居民化,走融入、融合、共享之路。三年来,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加快园区建设、扩大招商引资等多措并举,我省农垦分流和减少农工成效显著,10万符合条件的农工的户籍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产口,实现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完全平等的待遇。

创新释放发展活力、促进绿色崛起

近年来,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省农垦在创新思维与理念、创新管理与机制上勇于探索、“四创四新”,为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形成新的增长极。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我省农垦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积极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稳妥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2年,我省农垦累计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518个、家庭农场420个、种养大户550个,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示范推广超级稻面积2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实现重大进展。

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形成新的增长面。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省农垦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切入点,在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上实现了“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到2012年底,我省农垦经农业部批准正式建成运行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项目累计达到13个,其中2012年新增7个,新批质量追溯创建单位20个,排名全国第二位。如今,我省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全省展示现代农业建设成果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名片,“建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管好菜摊子”的重要途径,以及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等电子终端全面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信息对称的重要平台。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新的增长带。我省农垦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有效实施了“五大绿色生态”建设: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发展了绿色生态农业;发挥资源禀赋优异和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壮大了绿色生态产业;规划、政策、措施三管齐下,开发了绿色生态产品;部门、企业、社会共携手,创建了绿色生态品牌;坚持生态强垦、绿色发展战略,建设了绿色生态家园。如今,我省农垦共有5个省级生态经济技术开发区闪烁在宛约如画的昌九工业走廊上,共有200多个原生态风景旅游点坐落于71个县、市、区,共有1177个彰显生态魅力的新农村建设点引领示范全省。

创新农垦梦想,形成新的增长空间。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没有梦想就没有发展,梦想一成不变,发展就会止步不前。在农垦夙愿的号召与推动下,我省农垦招商引资风生水起,不仅成功为全省引进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而且吸引了赣锋锂业、方大特钢等一批上市公司竞相投资,2012年我省农垦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02个,实际到位资金93亿元,增长24%;工业产业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首次达到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30亿元;旅游产业强势崛起,旅游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30亿元,占到了全系统的近三分之一。

改革创红利,内需增潜力,创新添活力。展望未来,我省农垦必将在奋力实现兴垦富民、再度辉煌的农垦夙愿中,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猜你喜欢

农垦绿色生态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家乡的城镇化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