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华山会议”评析
2013-08-15曹骏
■ 曹骏
继谢长廷在香港与祖国大陆涉台智库学者举行研讨会之后,民进党中央高调宣称在3个月内将陆续举办9场关于两岸政策的“华山会议”。会前,外界高度期待它能激荡起民进党内两岸政策新思维,凝聚出民进党新的两岸政策路线,甚至形成一份新的决议取代已有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或“台独党纲”,引领民进党完成两岸政策转型。然而,从“华山会议”首场释放的信号,人们不仅看不到它会对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转型产生影响,对开启民共对话、乃至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带来变化,看到的只是反对“一中原则”、坚持“台独”、否定“九二共识”的一贯立场。
一、缓压、谋其重新执政是会议的目的
根据民进党的说法,会议之所以以“华山”来命名,一是因为会场设在民进党中央党部所在的“华山大楼”,二是希望让与会者从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四大方面就大陆政策、两岸关系问题广开言路,各抒己见,进行“华山论剑”式的思想交锋,在各种意见的相互激荡与思辩中凝聚共识,找出适合民进党的两岸政策。
“华山会议”是在民进党两岸政策面临内外双重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就内而言,“四大天王”之一的谢长廷开始“走自己的路”。台湾维新基金会于6月底用两天时间在香港与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共同举办“两岸论坛”,“谢系”学者、党内公职、地方党部人士大举参加,他们对党中央不务实的两岸政策不以为然,亟思在两岸政策上有所突破,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面对严峻挑战。
就外而言,6月中旬习近平会见吴伯雄,共产党提出的“一中框架”与国民党主张的“一中架构”建立了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经济利益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融合,进而增强民众对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的认知。在这种状况下民进党不动如山的大陆政策,自然受到岛内外民众的质疑乃至反对。
此外,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事宜也使得民进党面临重大考验。对于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民进党虽然高喊办事处要有“外交使领层级”的规格,但是该党却从来不曾务实参与讨论,它要求的“外交使领层级规格”,究竟是对名称还是实质功能的坚持并没有具体说明。处于局外的民进党对此颇显无奈与尴尬。
对于“华山会议”,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提出了五点意见,亦即愿望。这五点愿望,最为重要的当属苏贞昌宣称要坚持《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思维及价值,而《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核心就是“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苏贞昌在会议中强调要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论述及思维,是要为以后的8场会议定下基调。而其他四点,不过是强调要在坚持其所谓的“固有核心价值与思维”的前提下,进行两岸政策的适当调整,为的是因应快速发展的两岸形势,与国民党进行政策竞争,以求抢占政策制高点,进而达到重返“执政”的目的。
可见,“华山会议”的最终目的,并非人们所期望的民进党两岸政策改弦更张,而是借此缓解压力,扩大社会基础、争取更广泛的支持,谋取重新执政,而绝不是人们所期待的路线转型。
二、“台独”核心论述成会议主轴
7月4日,首次“华山会议”以“台湾‘对中’政策的核心价值与愿景”为讨论主题而开场,这是苏贞昌去年5月担任党主席以来民进党首度举办大规模的两岸政策讨论会。其实,第一场“华山会议”原计划于6月20举行。按照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的说法,由于该日“适逢‘立法院’临时会进行两岸互设办事处议事攻防,民进党团的‘立委’须留守‘国会’,所以延迟到7月4日召开”。
从首场“华山会议”的气氛及发言内容、观点看,虽然会场热闹有余,却不见与会者的“论剑”与交锋,呈现的却是论调一致的“台独”之声。担任引言人的蔡宏政、罗致政、林浊水、管碧玲等人和与会者在政策主张上出现了鲜有的一致,表示要坚守“台湾主权”与所谓的“自由民主”。会议还刻意以“中国”称呼祖国大陆,强调的是民进党的“中国政策”而非“大陆政策”,意在显示台湾与祖国大陆是“国与国”关系。会议的上述情况,使不少学者发出了“‘华山会议’成了民进党‘台独’立场宣示舞台”的感慨。
应当说,人们对于会议中“台独”气氛之浓烈并不感到意外,这从苏贞昌在会前的频繁表态就可预见。尽管苏贞昌也声言,“民进党大陆政策终极目标,是要和大陆建立互惠而非歧视、和平而非冲突、对等而非从属的关系”,但他接任民进党主席以来,民进党“逢中必反”的“台独”立场丝毫没有改变。在6月苏贞昌赴美活动前,声称“台湾早已独立,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台独”,“台湾不必再喊台独,要往前走”,强调“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民进党核心思维,表示将遵守“台湾前途决议文”彰显的立场。而“台湾前途决议文”是一个变相的“台独”党纲,苏贞昌如此定调,使得一些持不同意见者或不被会议邀请,或虽被邀请与会,但碍于苏贞昌的权势,担心遭到党内围剿而不敢表达不同意见。
民进党是否愿意对两岸政策进行调整,一大观测指标是看它是否愿意修改或放弃“台独党纲”。然而从首场“华山会议”来看,多数民进党人思考的是如何在坚守“台独”立场基础上与祖国大陆“周旋、搅合”,没有形成一套外界期待的两岸政策新论述。这表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很难有大的改变,更不会在“台独”立场上改弦更张。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期的新阶段,外界原本期待民进党人能够认清形势,适应两岸关系发展潮流,改变顽固坚持“一边一国”的立场,并期待此次大张旗鼓宣传的“华山会议”能够整合出一套新的两岸政策论述,落实民进党人自称的“要改善与大陆的关系”的愿望,但首场“华山会议”让人们感到这些期待不会实现。原因是民进党人在首场会议前后的发言真实地反映着他们只会在坚持“台独”基本价值的基础上继续商量“如何对付大陆”的不变立场。因此,在目前氛围下,以后无论举行多少会议,民进党以“台独”为核心思维的两岸政策最多只会做一定程度的策略性调整,而很难完成具有“新的论述”性质的、实质性的转变。
这次“华山会议”不仅让希望民进党调整两岸路线以适应两岸新形势的人士失望,也确实印证了外界舆论事前就做出的“‘华山会议’只不过是苏贞昌摆摆样子,做做姿态,骗取选票的手段”的评价。
三、难解民共对话僵局
两岸关系能有今天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岸坚持“九二共识”,承认“一中原则”。近年来民进党虽然也曾偶尔有过要调整大陆政策、开展民共对话、发展两岸关系的某些只言片语,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发言人郑文灿在“华山会议”后也曾表示:“民进党要务实面对两岸交流,寻找与北京对话的策略。”可是在承认“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同属一中”这一关键原则问题上,民进党却没有表现出愿意接受的迹象。苏贞昌在“华山会议”上表示,民进党对此的态度是,“不用抄袭国共交流的架构,也不用竞争争取北京的支持”,意思是不会用改变反对“九二共识”、反对“一中原则”的立场来寻求民共对话的渠道。这既反映了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陷入困境而表现出的焦虑情绪,也反映了它对国民党的不满、事有不遂,只会抱怨在两岸交流中台湾全被国民党垄断。
在“华山会议”中,民进党不仅反对“一中原则”,坚持一贯的“台独”立场,对多年来原地踏步的两岸政策不知自省,还变本加厉地对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掣肘、阻挠。对于前不久习近平会见吴伯雄所达成的共识,民进党一如既往地表示坚决反对,指责国民党公开呼应祖国大陆的“一中原则”,以“一中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使台湾被锁进祖国大陆的“一中框架”里。
民进党既不想放弃“台独”立场,又想进行民共对话。这种心态说穿了就是要祖国大陆改变与民进党交往的一贯立场,放弃“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希望祖国大陆接受、起码不要反对民进党的“台独”立场。民进党的如此幻想,使得其调整大陆政策、实现民共交流毫无政治基础。所以,可以断定,在以后几场“华山会议”中,无论吸纳多少人参加,无论进行怎样的大辩论,恐怕都无济于事。即便民进党在其他方面有什么大动作,但在原则性问题上没有改变,祖国大陆绝对不会认同,也绝对不会出现民进党希望的民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