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道德学习思想浅探

2013-08-15陈兴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荀子圣人小人

陈兴安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一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简要地探讨荀子的道德学习思想。

一、荀子道德学习条件论

1.先天因素(材性知能)对学习的影响

荀子认为一般人都具有学习的潜能,“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解蔽》)。也就是说,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获得了认知、记忆的学习能力。“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荣辱》)。“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性恶》)。普通人都具有可以认识仁义礼法等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素质,都具有践履道德行为的条件和能力,因此他们无疑都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是圣人。

2.后天环境的制约作用

尽管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是圣人的潜在素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却终其一生沦于小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成长及生活环境的作用。“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为之之道则异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尔,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劝学》)。《大略》:“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之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慢、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之然也”《性恶》)。总而言之,择友、处善、习礼、师贤、远恶,“防邪僻而近中正”,是道德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内容。

3.道德个体的自觉主动性

小人可以修行为君子,“涂之人可以为禹”,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结果。可能性能否转化成现实,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自觉认同仁义礼法的道德准则及其内在价值,主动学习,不断践行。“‘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叶。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这与孟子的“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观点并无二致,同时也为其赏惩分明的礼法教育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二、荀子道德学习目的论

1.“为己”

在荀子看来,学习无疑是人脱离于动物界而成为社会人的根本途径,是成全其道德人格的基本方式。“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又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成人”

如果说“为己”是从个体的角度来探讨道德学习的目的,那么“成人”则是站在社会的立场来阐述道德学习的旨归,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然则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性恶》)。“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圣人可以由道德学习积累而成,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习积累成圣人,其原因何在?在荀子看来,这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而造成人们的追求层次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但是从“群”、“分”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的需要出发,“成人”即成为社会性动物是每个人道德学习的起码要求和基本需要。(《荣辱》)

三、荀子道德学习动机论

一般人情愿修习德行的动力来自哪里?荀子从经验论出发,主张人学习的意愿和动力来自人之本性、常情,即“好荣利而恶辱害”(《荣辱》)、“欲安荣而恶危辱”(《儒效》),因为“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像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既然“言有招祸,行有招辱”,故“君子慎其所立乎”。从小的方面讲,道德学习关系一个人的荣辱安危;从大的方面看,它关系着个人的终身幸福。荀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分明,“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可是,如果没有社会正常的流动渠道,那就会像宗法社会一样“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显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号召人们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的命运。“我欲贱而贵,愚而知,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儒效》)只要通过后天努力学习,贱者能贵,愚者能智,贫者能富,这一切都不是天生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荀子这一主张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进步作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带有功利主义的道德学习动机论在后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四、荀子道德学习态度论

1.笃志

在一定程度上,荀子继承了孟子“君子先立乎其大者”的思想,主张“笃志而体”,在孔子“贫而无谄”主张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贫穷而志广”的要求。“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修身》)

2.立诚

荀子继承了孟子和思孟学派的思想,强调道德实践者的“守诚无贰”的道德意念和勇气。《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义之所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夫此有常,以此其诚者也。”又曰:“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3.贵恒

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道德意志,否则就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一曝十寒”,最终也不可能成就其道德人格。“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一及之也。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修身》)。

五、荀子道德学习方法论

1.谨注错,即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迁移作用[1]

“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儒效》)。“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大略》)。

2.慎习俗,择乡、近师、就士,近好其人

首先,荀子重视外部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儒效》)。其次,强调选择师友的标准和重要性。孔子曾明确提出君子交友的若干原则,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以友辅仁”“友其士之仁者”等。荀子对此予以继承并有所发展,明确提出择良师、就贤士等“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也就是说,仿照良师的行为,学习君子的言论,就可以养成高贵的人格,并获得通晓世事的普遍知识。因此,“学之经(径)莫速乎好其人”(《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劝学》)。《大略》:“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之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慢、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之然也”(《性恶》)。

3.强调道德学习的“积”、“一”(积微、积久、专一),即学习贵在积少成多,持之以恒,心志专一

荀子虽然承认人人都有一种“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性恶》),但是“可以知”未必就知,“可以能”未必就能,所以无论是道德知识的获得,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道德人格的完成,都离不开从无到有、由少而多的点点滴滴的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也数,其县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县日也浅,其为积也小……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强国》)。“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大略》:“人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也”。所以说,“君子结于一也”,而作为道德楷模的圣人也不过是常人长期学习修养的结果(《儒效》:“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4.以师礼为法正,修身践行

荀子主张一个人应加强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行为修养,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富有生活智慧,品行端悫,避免犯错误。《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为儒学大师,荀子继承了孔子“见贤思齐”的修身方法。“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修身》)。这与孟子“内省”、“修己”的修行方法似乎如出一辙。但是,与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过分强调存心养性(“存夜气”、养“浩然之气”)、反求诸己的思路不同,主张人性恶的荀子更强调外部环境和自我教育(道德学习)对人格养成的作用,这从其“谨注错”、“慎习俗”、择乡、近师、就士,“近好其人”、强调道德学习的“积”、“一”等方面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

荀子坚持孔子所提出的道德学习上的知行合一路线,既注重道德知识的理论学习,又强调道德行为修养和道德人格的完善。荀子充分认识到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志这三个因素在人的道德品质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强调《诗》、《礼》、《乐》等儒家经典文献的学习。可是对于这些文本人们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学习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不发生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行为上不合于“仁”、“义”的准则?荀子基于其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提出道德学习的捷径和要诀在于“由礼”、“得师”和持之以恒。“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修身》)。就是说学习者要自觉地以礼法为准则,以贤师为榜样,坚持不懈,才能成就其道德人格。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必须首先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和广博精深的道德文化知识,这是荀子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1]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荀子圣人小人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指印小人来了
和谐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木勺小人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