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范式转换

2013-08-15邹序明龚新年

图书馆 2013年3期
关键词:范式图书馆职业

邹序明 龚新年

(1.湖南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011;2.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 广东深圳 518081)

公共图书馆在悠久的实践活动中,崇尚理性、整理传播知识的职业传统,使其以鲜明的特色与其他行业相区分。但另一方面,从历史进程看,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到技术、政策、学术思潮的影响,过去、现在、未来的存在形态不一;从事业整体的空间看,每一个图书馆由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当地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保障和要求不一,导致图书馆之间存在差异。借用范式理论的目的,就是从时间上考察公共图书馆由于发生所秉持的思想资源、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同,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而从空间上考察公共图书馆如何相互影响,产生最大公约数,使变革遵循一定的约束,在一定的边界内进行。公共图书馆的职业范式确定的方式、职业范式的转换力量、职业范式与图书馆学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公共图书馆的职业范式特点等系列问题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1 公共图书馆职业范式转换的力量

范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率先提出。〔1〕瑞泽尔认为范式是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2〕简而言之,范式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于良芝女士在她的《图书馆学导论》中介绍了两种典型的图书馆职业范式——图书馆服务范式和信息范式。〔3〕图书馆服务范式是以用户为核心的范式,强调以“图书和阅读教化社会”,强调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强调图书馆的人文主义色彩。而信息范式指体现在各类型专业图书馆和各类信息中心工作中的范式,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注重情报交流过程,强调图书馆职业的技术色彩,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注重从职业的外部吸收新的理论。各国图书馆也以范式理论研究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例如,1994年,新加坡政府发表的《图书馆2000》〔4〕,提到图书馆未来发展有7个方面的范式转变。

正如库恩所说,“科学革命”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范式转换”〔5〕。在范式视野下的图书馆变革就是一种范式被另一种范式所取代。那么,在图书馆实践领域,原有范式如何被替代或否定,新范式如何确立,以及新范式的合理性、正当性是如何获得的呢?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上,四种力量改变图书馆的发展进程。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现代图书馆的产生只能在印刷术且是轮转印刷术之后,数字图书馆只有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充分发展以后才能诞生。第二,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图书馆学理论为事业发展理论指导,同时为图书馆的制度供给提供理论支持。第三,政府干预,这种趋势在当代中国非常明显,政府干预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创新的主要力量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当然,政府决策的思想来源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正是学术研究为应然向实然、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提供了可选择的思想资源。第四,图书馆人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图书馆人的实践为图书馆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和营养,拓展了图书馆学的学术视野,同时也为检验学术理论提供了场所。我们将图书馆人的实践视为图书馆职业范式转化的内生力量,也是范式转化的关键力量。因为范式是一种普遍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图书馆人的参与,任何先进理念只能是一种假设和空想,而如果没有众多图书馆的普遍跟进,个别图书馆的创新只能是一种试验,而不是一种职业范式。

2 公共图书馆职业范式转变的不确定性

如果以职业范式转换作为衡量标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图书馆事业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1980年的区分服务。这种区分服务有较强的政治烙印。在对象上以阶级为区分标准。服务宗旨以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为目的。工作内涵注重文献组织整理内务,对服务效益缺少必要的考量。第二个时期是1980-2000年。这个时期的前十年是图书馆设施和业务建设时期。在这十年之内,图书馆由于政府投入加大,开始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高潮,图书馆学术界积极开展战略发展规划研究,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开始涌入学界和业界,但是,图书馆的区分服务宗旨并没有完全改观,普遍服务的准则没有全面贯彻落实,但以阶级为区分的标准已经淡化;后十年是商品经济大潮侵入图书馆界的时期,图书馆开展以文补文活动,导致图书馆服务异化。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至今。2004年前后,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百年纪念活动的开展,图书馆人不论是对以阶级而是以金钱作为区分标准的做法产生质疑,图书馆精神开始艰难的回归。2005-2010年北京大学与湖南图书馆开展的两次基层图书馆调研产生积极影响。〔6〕公共图书馆满足公众的知识信息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成为诉求。公益、基本、均等、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准则诞生,图书馆开始免费开放,向所有人敞开大门成为图书馆行业的基本共识,效益评估开始受到关注。

上述三个分期是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范式演变的结果。阮冈纳赞在解释第一法则时描述了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过程:“第一法则‘书是供使用的’的力量,逐步战胜传统习惯产生的各种限制。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锁链被摘除掉并作为旧铁卖掉,将使用者限制在有选择的少数人中。然后,那些付得起款的人被准许利用图书。然后,更前进一步,使图书向所有的人免费开放,不过,只限于在图书馆内使用。然后,向所有付得起费用的人借出。最后,免费借给所有的人”〔7〕。从上述图书馆职业范式转换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职业范式转换不是一步到位,也并不是每一步都合乎人们的期许。其原因在于职业范式转换与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特别是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发生机制不同。范式转换在科学研究中是少部分人在广泛接受的科学范式里,发现原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尝试用竞争性的理论取而代之,进而排挤掉“不可通约”的原范式;当然,一个新范式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赢得大部分科学家的“选票”〔8〕。19世纪末期物理学家汤姆逊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讲到“物理学大厦上空还漂浮着两朵‘乌云’”,正是为了驱逐这两朵“乌云”,物理学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导致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9〕然而,社会科学的范式转换要复杂得多。孙慕天教授在《知识的不同维度:理性的、合理的和理想的》一文中把知识分为三类:理性的、合理的、理想的。〔10〕合理的知识属于人文文化范畴,所提出的是是非问题,具有主观的相对性,“合理的知识面向人本身,通过价值理念的熏陶,塑造人的心灵,这主要是人文文化知识的任务”〔1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贾旭东提出了文化创新的不确定性:创新没有先例,能否成功,是一个未知数;文化创新成果能否经得住市场和社会的检验也是未知数;文化还因为关系社会文化认同、价值观的构建等,所以必须接受政府的干预。〔12〕上述因素,使文化创新完全不同于其他科学研究的创新。

图书馆是文化发展的结果,甚至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也就不可能产生西方的现代公共图书馆;同样没有当代中国人文思潮的发展,现代中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保障文化权利的服务理念也不可能发端。当文化的创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时候,图书馆的职业范式转换存在不确定性也就可以理解了。

3 公共图书馆职业范式的确立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的图书馆职业范式是“图书馆服务”范式,强调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强调图书馆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何选择这种范式?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偶然的巧合?

第一,图书馆学借用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图书馆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收益上具有非排他性、效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是公共产品,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在这些图书馆服务的提供上具有主导作用。〔13〕图书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政府应当承担主办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从而否定了图书馆过去以文补文做法的合理性。

第二,我国学者将公共图书馆视为维护知识公平的制度,广泛开展图书馆权利的讨论,使现代公共图书馆平等、免费、无差别“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公共图书馆区分服务做法受到挑战,同时也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触角伸进消除知识贫困、消弭数字鸿沟的领域。

第三,正是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观念的广为传播,我国政府职能开始转化,使“提供什么公共服务和提供多少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思考的核心命题。〔14〕而当文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包含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2003年,中央财政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总投入为361.9亿元,〔15〕2012年中央财政对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总投入达到7446.32亿元(其中文化体育传媒为415.88 亿元)〔16〕,为十年前的 20 倍有余。

第四,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制度供给,为公共图书馆营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十年间,先后出台了《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专门编制《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制定了《公共图书馆法》等等。这些政策法规标准等制度性文件明确了各级政府建设保障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责任,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了明确要求。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改变公共图书馆有偿服务的做法。

第五,技术力量改变图书馆的管理方式、知识组织方式和知识服务方式。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使公共图书馆改变了纯手工操作的方式,也使lib2.0、lib3.0、知识社区、移动图书馆的概念普及并逐渐实施,使知识共享彻底打破时空限制,24小时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也成为了可能。面对知识,可以说,在网络时代,所有人机会均等。知识贫困、数字鸿沟产生原因不再是制度性的剥夺,而是个人的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12年底中国网民总人数达5.64亿,但其中农村人口只占27.6%。〔17〕可以预见,现代图书馆职业范式中的馆员,如何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第六,图书馆员的实践改变了事业发展轨迹。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理念,首先是图书馆人的实践,例如,深圳的图书馆之城建设、东莞的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北京的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嘉兴、苏州、佛山等地的总分馆制实验、广东的流动图书馆服务、天津的延伸服务、吉林、广东、湖南、上海等地的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等等,使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现实,图书馆员关注重点不再是本馆的现实读者,而是未能享受图书馆服务的人群。图书馆人的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益、均等、基本、便利原则在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得到了体现。公共图书馆实践领域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职业范式。同时,也改变了图书馆学研究范式和知识谱系。在2003年以前,图书馆不论是对基础理论的构建,还是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纠结,都与图书馆的职业有一定的距离,即使讨论的是图书馆的实践活动,都忽略图书馆员活生生的生命活动,以及他们色彩缤纷的情感体验,更忽视他们内在的价值追求。2003年,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出版发行,标志着学术界对职业审视的开始。范并思誉其为“第一部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体系构建于‘图书馆职业理念’之上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18〕。从此,图书馆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活动从幕后走向前台,他们的使命意识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洪流融会在一起,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正是图书馆员的价值观的多样性,带来了他们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多样性,也带来他们说什么和怎么说的多样性。前者使图书馆事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尽管这种模式不一定正确;后者决定他们怎么解释图书馆的实践活动,虽然这种解释未必中肯。正如福柯注意到了权力与知识的关系一样,于良芝敏锐察觉到了价值观在图书馆事业中的作用,所以她提出图书馆员的职业使命命题。当然,在其他学科,例如汪丁丁在他的《知识动力学与文化传统变革的三类契机》中就提到了“价值判断”对“物的秩序”的影响;〔19〕在汪丁丁之前,休谟就提出了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的观点。〔20〕正是由于良芝对现代哲学的熟稔,所以她很好地将图书馆的职业哲学与现代哲学联系在一起,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于良芝的职业范式理论,我们可以推导图书馆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与对错或真伪没有太大的关联,是大众的跟从追进成就了某一范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4 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职业范式的特点

图书馆的职业范式与习俗一样,对职业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职业信条、理论、准则和方法为某一时期的职业范式提供一道与其他职业进行区分的界限。这些限制性因素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职业范式的基石,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外图书馆事业相区分、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区分、现在或正在发生改变的图书馆与过去图书馆相区分的重要特征。

第一,大图书馆观的建立。大图书馆观过去以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来表述,而现在,则表述为服务体系。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着眼点是本馆读者,以保障本馆资源建设准则之外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可获得性,通常做法是建立图书馆联盟,开展共建共享,强调分工合作。而服务体系针对的是对未能获得图书馆服务的人群,满足普通读者一般的文化休闲、学习娱乐的需求,保障的是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在总分馆或合作馆之间开展通借通还。各地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情况,建立自己的独特服务体系,如多种机制的总分馆,多种机制的图书馆联盟等,这种多样化的元素构成与国外图书馆体系不一样的风景。图书馆选择不同机制的因素是这种机制的可持续性和运转效率。

第二,大文献观的建立。传统图书馆主要以纸质文献为基础,并且通常以正式出版发行的文献为主。在网络时代,学习、研究类的文献需求已退居次席,图书馆也应时而变,降低对文献信息资源准确性、权威性的要求。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数字文献纳入图书馆人视野;而今,非正式出版文献、口述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切能够带有文化记忆的材料已经作为特色馆藏受到公共图书馆青睐。甚至非文献非文化类的材料也成为图书馆的入藏品,如笔者在美国参观考察时,有的图书馆为满足读者DIY爱好,外借电锯、锤子等建筑装修工具。当然,在这种文献观面前,人们对何为文献、何为图书馆,图书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感到困惑。

第三,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化。人本理念不仅体现在对读者的尊重、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更加深入到对所有人知识文化需求的关照,普遍均等理念不仅与读者权益相关,同时也与馆员自身权益相关;人本思想也体现在对馆员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视中。在制度文化上,开始从方便管理向方便读者转化;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考虑降低技术门槛,开始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进行统计分析,考察网民的心理预期和阅读习惯,开展资源的深度整合,实现一站式检索,并尽一切可能降低网页打开的时滞;注重分析现代大众的生活习惯,开展手机移动图书馆服务,以满足碎片化时间中读者的知识信息娱乐需求。技术与人文在此融合,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双翼。在竞争中对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核心能力营造等关键词与以人为本、权利保障等已并行不悖。

第四,馆员核心价值观与制度文化、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等之间内在紧张感开始凸显。在权利时代,图书馆的制度难以适应权利的扩展,是遵守制度还是满足读者要求让馆员难以适从;图书馆员在充分满足一个读者的需求还是照顾所有人的情绪、是满足预约读者还是满足续借读者等问题前后左右为难。在不断增长的服务面前,图书馆员常常面临许多从未面对的难题,这些难题从来没有先例,更没有现成的答案。冲突总是突然而至,读者与读者的秩序、馆员与读者的秩序等职业伦理问题不是道德修养高低所能解决的问题。在活生生的图书馆实践面前,职业道德准则、馆内的规章制度总是捉襟见肘。

5 结语

我国公共图书馆选择“图书馆服务”职业范式,虽然不是集体无意识的偶然选择,但也绝对不是历史的必然,人们将它称为人文传统的历史回归,那么它必然是一种试错法式的选择。让图书馆选择现在的职业范式,是多种力量作用于馆员的结果。任何单一力量,都构不成当代中国职业范式的谱系。地区经济的差异、地方政府执行文件法规的力度、馆员的职业素养等因素,都是职业范式发生变化的变量。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可以为人的发展、人的全面解放添上腾飞的翅膀,但同时,技术对时空、知识的割裂,会产生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的知识,一味的追随技术的脚步而不能反思,一味迎合读者的趣味而不能引导,则可能丧失图书馆员优良的职业传统。

1,5,8.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赖晓蓉.论我国图书馆发展范式的转变.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2)

6.李国新.“湖南省衡阳市公共图书馆回访”调研报告.图书馆,2010(3)

7.袁咏秋,李家乔.外国图书馆名著选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http://www.onlylz.com/postcache/b-do0i5c/page-3.html

10,11.孙慕天.知识的不同维度:理性的、合理的和理想的.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1)

12,14,15.贾旭东.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16.2012 年财政收支情况.http://gks.mof.gov.cn/zhengfuxinxi/tongjishuju/201301/t20130122_729462.html

17.CNNIC发布数据称中国网民总人数达5.64亿.http://www.betachina.net/view-1000-1240.aspx

18.刘慈恒,张久珍.构建面向图书馆职业的理论体系.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7

19.汪丁丁.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大卫·休谟.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猜你喜欢

范式图书馆职业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职业写作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图书馆
我爱的职业
去图书馆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