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言水平测试

2013-08-15杨颖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话语模态口语

杨颖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随着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话语的多模态性从一开始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人们不善于发现、探讨和关注。随着多媒体话语的产生,直到2 1世纪初,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多模态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前沿学术领域和一种语言的辅助表达系统来研究。人们发现,伴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单纯从语言的角度已无法对话语进行客观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话语意义本身是由语言及非语言因素(图像、声音、动作)体现的综合体,因此话语分析还应考虑其他非语言的意义表现形式。人与人的交际不再只是利用一种模式进行,而是利用两种甚至多种模式共同进行,多模态话语由此产生。多模态话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的感知通道在交际过程中综合使用的结果。

一、多模态话语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和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西方语言学者们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法和传统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除语言之外的其他非语言符号(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也是意义表达的源泉。非语言符号模态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与语言符号共同生成意义。多模态话语理论突破了传统话语分析孤立研究语言文字本身的局限性,把对话语的研究扩展到了除语言之外的图像、颜色、字体等其他意义表达的模态符号,关注多种模态符号在话语中所起的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方面。

国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关注始于李战子于2003年发表的题为《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一文。在2007年,国内语言学者如胡壮麟、朱永生和顾曰国都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做过相关论述,开创了国内多模态语篇研究的先河。张德禄在《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最适合研究多模态话语的理论框架,并将该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研究。张德禄探讨了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及模态的调用,提出了教学设计中对模态系统的选择原则。在此基础上,张德禄和王璐通过两个教学案例的对比,讨论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各种不同的模态是如何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并提出六点教师应注意和改进的建议。

二、大学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国内大学英语教育所涉及到的主要测试有水平测试和课程测试两种。水平测试包括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水平测试CET4、CET6和英语专业的水平测试TEM4、TEM8,而课程测试主要涉及大学英语各类课程的半期考以及课程终结性测试。

纵观这些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笔者认为目前的大学英语语言水平测试存在以下问题:

(1)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不平衡。以CET4-6和TEM4-8为例,该类测试都是以测试听力、阅读、写作三大语言技能及语言基本知识为主,并以此来评估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为了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学识水平和能力,测试在设计上是较合理和科学的。如学生单项语言技能考核项目的听力理解、语法及词汇,语言综合技能项目考核的听写和完型、改错等。在题型上主客观结合,提高了测试效度和信度的互补性。可是,就测试内容而言,语言知识的比例往往超过语言能力;就测试形式和方法而言,分离式的试题多于综合性的试题,客观测试题多于主观测试题,间接测试多于直接测试。结构主义类型的测试模式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导致语言测试中知识与能力失衡。

(2)测试效度不高。按照现代语言测试理论,设计或开发一项考试,应考虑语言测试行为与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相一致,即语言使用任务和情景的特征相一致,这样可以提高测试的真实性。测试任务越真实,被试的测试行为就发挥得越好,根据测试结果对被试语言能力所做出的推论也就越准确。但当我们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校内英语专业各种考试或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时,可以看出其真实性很低。例如在考试中出现的短文,鲜少有直接取材自实际生活中我们阅读的文章,这些短文就是不真实的语言材料,考试的表面效度被降低了,表面效度的降低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结构效度,当然,也就相应地降低了考试的总体效度。从考试现状来看,许多高校将C E T和T E M测试作为其检验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方式,甚至是作为衡量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尺。但就规模不断扩大的C E T和T E M来说,其测试的效度和信度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考试的预测效度和构想效度受到了高科技作弊的威胁,也引发了动摇和质疑。

(3)将语言测试局限于终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价即一次性检验。在不少高校,期末考试即是课程终结性测试,将考试成绩(通常采用分数的形式)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纳入学籍管理。虽然部分学校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半期考和平时成绩,但分数的决定性作用和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这种“以分取人”的评价机制在客观上夸大了考试的功能,强化了应试教育,甚至导致了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偏差,进而影响到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引发出重知识、轻技能和“高分低能”的现象,甚至还可能引发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4)测试手段单一。目前高校英语测试多以书面答卷为主,口语测试方式依然采用回答问题和话题交流两种,没能很好体现话语表达的多模态。以C E T和T E M为例,这两类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面积考试,其测试形式依然以笔试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听力和阅读,测试的形式难以顾及到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个性差异和特长。而很多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分数,会花钱参加门类众多的英语培训机构,强化的是分数,快速淡忘的是知识,没有锻炼和提高的是能力。

三、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对大学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的思考与展望

语言测试是衡量外语教学成效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好的测试题应具有效度、信度、实用性以及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正如杨惠中(1 9 9 1)在《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一文中指出的:“语言测试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语言测试又是伴随着语言教学出现的,没有语言教学也无所谓语言测试。语言测试是第一性的,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发挥语言测试的积极作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出发,笔者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语言水平测试可逐步尝试作以下改革和调整:

(1)将口语测试加入到CET或TEM的必考范围。语言本来是交流工具,口语交流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因此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口语测试的英语水平测试会使得英语教学轻口语重书面,进而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更无法与多模态英语教学相呼应。一方面,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忽略口语能力的提高,口语积弱又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作。另一方面,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来看,引进口语测试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乃至个人发展。将口语测试加入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学英语语言水平测试既顺应了多模态交际的主旨,又将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将会意识到英语能力不等同于试卷中的A B C D,高校的英语测试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他们的英语能力。英语口语测试能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口语又能够促进听力能力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够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最终促使学生们在高校英语学习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2)在测试内容上,增加多种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类考试题型。多模式相结合的考试题型将对学生的多种语言能力进行综合考评,而不是通过单一模式的考题来检测相应方面的语言水平。在这点上高校的各类英语测试可以向托福和雅思借鉴。以托福考试为例,托福(TOEFL)全称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全名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新托福考试通过互联网进行,考试采取机考形式。在考试内容上,新托福考试采用真实场景,如模拟大学校园中的动态和交互式环境,试题综合考查听、说、读、写4项英语语言能力。以写作测试为例,该测试要求考生在一小时内完成两篇作文,一篇为独立写作,一篇为综合写作。综合写作要求考生首先在3分钟内阅读一篇长度中等的学术类文章,之后文章隐去,学生进行一段长约1-3分钟的学术听力,听力结束后,文章重复出现,这时考生需在2 0分钟完成一篇文章,该文章需总结课堂演讲的论点、论据,并陈述这些论点、论据是如何反驳文章的论点、论据的。在这个项目的测试中,虽然测试的主要目标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测试模式多样化,阅读与听力也参与其中,这样多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类考试题型有助于考生充分展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主观题型测试采用全方位的评分体系,增加有效的测评报告。多模式话语交际必然要求全方位的评分体系,特别是对于主观题型的判分。采用整体评分的原则可以全方位客观评判口语和写作类测试答题的总体质量,而不是去注意细小错误和单一弱点。评判的重点在于考生是否利用已掌握的语言有效地传达思想和把控思想的展开进程,对特定语法点的扎实掌握和对该词汇量的展示将不是评判的重心。因此,考生在进行口语、写作训练时必须一切以交际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学会照顾全篇,在篇章水平上(而非仅在遣词造句和段落上)表现自己真实的语言技能。同时,在考试结束后,能为考生提供标明其整体英语水平和各单项语言技能的分数报告和有效的诊断报告,诊断报告应说明考生哪些技能已达到标准,哪些还需提高。该诊断应用语言加以描述,比如说明考生的语法水平如何,口语有什么薄弱环节和强项等,这将帮助考生及其英语教师了解该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加强的地方,并确定个性化的英语语言学习要求。

(4)丰富测试手段,将多媒体硬件或软件引入到测试中。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更多的形式和测试模态,能更有效地了解被测者的英语水平,计算机辅助教育(C A I)本身就是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有效表现形式。在未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软件工作者们能研发出有效的多媒体考试软件。在这些软件项目中,教师可作为任务发布者,学生作为任务执行者参与和投入到某项特定英语测试中。在这些测试中,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复杂的测试内容,学生们则按照任务要求来完成各项测试。假设未来计算机及远程技术能有新的发展从而将教师与学生都投射到虚拟网络空间,那么,面对面的测试将变得方便可行。这样,在测试中,纯语言和伴语言特征如语音、语调、语句、语篇、符号、图像等能交互作用,而非语言类的身体性特征如语言表达时表情、手势、身势、动作和话语交际就都能在测试中得到体现。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

[3]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1,(1).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

[6]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3).

[7]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

猜你喜欢

话语模态口语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