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对策

2013-08-15万勇华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职业

万勇华

(华东政法大学 政治理论部,上海 201620)

一、职业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

职业价值观在国外通常称为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s),具体可分为择业观与从业观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向在校大中专学生,后者更多地适用于社会在职人员。作为个体的一种自觉意识,职业价值观乃是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人们对于职业价值问题的总体认识,表明了人们对于什么是职业价值、怎样评判职业价值、如何创造职业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从具体形式看,职业价值观一般表现为稳定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凝结为一定的职业价值目标。就实际功能讲,职业价值观不仅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当然,不同性质的职业价值观对人的思想与行为所起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以指导人们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推动人们勤奋踏实地工作;而错误的职业价值观则会使人做出不切实际的职业选择,导致人们消极被动地工作。

作为整体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当代大学生理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因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大学生一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样通过坚持不懈的勤奋学习,他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越合理,职业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也就越大。其次,有助于大学生准确地评估自己,做出恰当的职业定位。一个具有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大学生,能够全面地把握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情况,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同时,对于社会上的众多职业的特点与功能有着充分的了解,对于每个职业的要求和职责有着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自身条件与职业要求进行对照,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再次,有助于大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大量事例说明,那些拥有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后,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同时,这些人又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善于与人合作共事。正是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尺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一) 职业价值主体意识增强

价值的主体包括个人和社会。与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不同,在当今社会,个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这种转变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就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普遍增强。“你就是你自己”、“寻找并实现你自己的价值”等观念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他们崇尚自由和个性,要求父母少给他们限制,反对社会过多约束自我。在职业选择时,他们往往带有很强的自主性,特别看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入校起就为今后的职业发展作打算,早早地将求职所需的文凭、证书和技能纳入自己的学习计划中。

(二) 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于务实

职业价值评价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不是以物质收入或经济报酬作标准,而是以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小为尺度,表现出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已不再看重职业的社会声望和自身的社会贡献,而是将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作为主导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现了强烈的务实性。

(三) 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的趋势

职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职业选择时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由于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地位、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人生目标各不相同,因而表现出来的职业需要也就千差万别。从实际情况看,有的大学生追求个人才能的施展,有的看重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有的希望获得培训和深造的机会,有的则强调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当然也有不少大学生愿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如此等等。从深层次来看,大学生的职业需要还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统一,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与之相应,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动态性。

(四) 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功利化

职业价值目标是主体所设想的自身职业实践活动的结果,它是职业价值观最集中的反映。科学的职业价值目标应该做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目标的设计上,已由以往的“立志成才、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实现人生远大志向等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逐渐转向对现实个人利益的追求。他们在择业时,往往缺乏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片面重视短期效益,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色彩。

三、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既有积极、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落后因素。如何促使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一)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和舆论导向作用,以社会主导价值观统摄大学生多元价值观

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管理系统,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调控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的诸多缺陷,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培育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积极的价值导向。

一是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信息不对称。供求双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往往知己不知彼,这就使得其中一方相对另一方占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为了增强吸引力,供求双方往往提供许多美化自身的虚假信息,有意隐瞒一些不利于自己的真实信息;二是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出于多种考虑不愿招聘女生,导致一些女大学生虽然拥有不逊于男生的智慧、才能和素质,但是她们往往并不具有和男生同等的就业机会。针对上述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促进信息良性互动,同时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另一方面要加强就业市场法规建设,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促进男女平等就业。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在全社会树立公平竞争的就业理念,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的调节功能。政策作为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价值取向。因此,政府应当充分运用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首先,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对于那些积极投身上述地区建设事业的毕业生,政府除了授予他们荣誉称号外,还应在岗位安排、生活待遇、工作流动、评优评先、报考公务员等方面有所照顾;其次,疏通就业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为了方便毕业生进入上述单位,政府应当放宽落户条件,简化落户手续。同时,要求上述单位为毕业生缴纳社会保险,维护后者合法权益;再次,建立创业扶持体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在市场准入、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通过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积极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大众传媒作为无形的社会力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媒更是以其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置身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鉴于此种情况,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一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深入报道高校毕业生前往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情况,积极宣传那些投身西部、扎根基层、自愿支边的典型事例,以此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和边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二) 发挥高校教育的关键性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高校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在这里,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以便为今后的择业和就业做准备。因此,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

一是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还要进行职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正确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之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奉献的精神;既有正确的成才意识,又有正确的成才途径。

二是重视专业课程与职业指导相结合的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结合专业背景资料,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的特点、从业要求、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行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途径,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情,培养他们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开设职业指导课,实行全程就业指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指导课、讲座、专家报告会、就业信息服务、日常咨询等形式,使大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自身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增强他们专业学习的自觉性,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亚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以其鲜明的导向性、广泛的参与性和独特的教育、凝聚、激励功能,在渗透和整合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中占居重要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要把校园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二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文化娱乐之中,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三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校园网等载体,发挥其传播快捷、指向明确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三)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大学生成才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价值观念及其从事的职业等因素,对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更加看重职业的薪资待遇,而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往往不愿从事收入低、福利差的工作。如果父母从事的职业享有良好的社会声望,那么受其影响的子女通常也希望自己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如果家长具有求稳定、保终身的观念,那么受其熏染的子女一般不会选择高风险的职业。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家长在指导孩子择业时,首先要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自身条件和职业要求,合理评估,准确定位,真正明确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岗位、能够胜任什么工作;其次,要教育他们立足现实、坚守岗位,通过勤奋踏实的工作,实现远大的职业目标;再次,要引导他们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满足自身的正当需要。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必须形成民主、沟通、尊重、理解的良好氛围。当家长与孩子对于某一职业的认识出现分歧时,千万不能摆出家长的权威,硬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孩子,而应采取民主协商的形式,深入交流观点,努力求同存异。如果孩子的择业取向发生偏差,家长不能随意指责,而应加强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将之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总之,家长必须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特点,理解他们的职业需要和职业兴趣,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他们的职业选择。

为使家庭教育更具说服力,家长必须努力增强自身的业务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以良好的职业实践给孩子做出榜样。首先,家长需要明确职业对于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舞台;其次,家长需要培养对于职业的敬爱之情,不仅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从事的职业,而且还应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再次,家长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总之,教育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既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共同的使命。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周桂英,刘新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导向教育新探[J].吉首大学学报,2008,(1).

[2]王祖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2).

[3]张继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9).

[4]张存库.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

[5]钟强,易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6]李红.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校价值观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价值观价值职业
我的价值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