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文化建设的多维合力

2013-08-15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建设

詹 林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文化’是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概念:它包容着一个民族的传统和社会遗产,他们的习俗和业绩,他们世代相传的知识、信仰、法规及伦理道德,他们用于交流的语言符号及其共同的涵义。”[1]在诸多文化中,大学文化是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的社会文化。大学文化是由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有机系统。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领导者始终以办学目标为轴心,用战略眼光对其建设基本原则进行审视、思考、规划和设计,站在宏观角度,统揽建设全局,把握整体结构;运用长远眼光,找准发展走向,理清建设思路;深入微观层面,推进多维互动,形成文化特色,以期积极、全面、有效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一、大学文化的结构解析及生命释读

(一) 大学文化的构成维度

1.大学精神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处处渗透着价值、追求着价值和实现着价值,集中地体现在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之中,是大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传承与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精神需求和具体凝聚,是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充分反映了该校的凝聚力量、思想容量、文化追求和智慧水准。

2.大学物质文化:大学文化的载体与基础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学物质文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教学设施与手段、各种办学条件等有形之物。大学物质文化直观地反映着大学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和价值取向。学科体系、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是大学物质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师资队伍是大学物质文化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是大学物质文化的标志与符号。

3.大学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条件与保障

大学制度文化是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以规范的形式对大学自身及社会角色的定位,显示着大学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观,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运行和创新发展的组织文化形态。大学的体制、制度与机制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学的制度文化,其既是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行为文化的规范化,又对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大学制度文化的水平直观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

4.大学行为文化:大学文化的展示与推动

大学行为文化是通过大学人的行为活动而展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的行为体现,动态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大学行为文化取决于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及大学物质文化对大学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其实质是“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其体现是最终表现出来的行为。“知”包括大学人的学识、大学人的认知;“情”指大学人对学校的情感与态度;“意”指大学人为实现某种行为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行”不仅仅是大学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交流、交往和待人接物,更重要的是“知”、“情”、“意”影响下的行为方式,是大学行为文化的重要标志。优质的大学行为文化表现为大学人对学校的高度认同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及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

(二) 文化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生命基点

大学文化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大学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其最大价值莫过于一种对教育价值的信仰,“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2]。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必须有自己的信仰、理念和价值追求。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和传统大学积蓄的文化力量,是这种信仰的活力之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其生存之根就是博大精深、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现代大学文化必须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只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才能获得丰厚的精神资源,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使中华文化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性,就必须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先进文化。“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通过正确的文化选择,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和引领文化不断前进,既是人类文化也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基本规律。”[3]大学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外来文化的引进并不是简单的继承与模仿,而是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仅要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更要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健康的有生命力的大学文化一定是以文化创新为主导的大学文化。大学继承发展人类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扩大再生产的创新过程。没有文化创新就谈不上文化的永续发展,更谈不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惟有对文化的创新,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对大学的多样化需求;惟有对文化的创新,大学才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文精神、优势学科,并努力营造有个性的大学文化。丰富多彩、和谐统一、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能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各有所长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使大学真正发挥四大功能作用,真正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新思想、新文明的策源地、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 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大学文化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也具有融合发展的拓展性和开拓创新的变革性。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也都有自己的文化轨迹。每所大学的文化气质离不开传统的继承和历史的积淀,丰富的传统精华、深刻的历史印记铸就了其特有的文化品格。大学应善于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秉承学校的历史留给现今的光荣传统。如“为民为国”的爱国精神、“明德向善”的伦理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总括下形成每所大学独有的大学精神以及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因此,“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4]大学只有秉持教育文化之根来筹划发展,自觉汲取科学、创新、进取的文化精髓,通过积极传承与主动创新而不断向前发展。

(二) 坚持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相统一

“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上,我们要建有德性的文化、有思想性的文化、有创新性的文化、有特色性的文化,因为文化才是大学的存在。”[5]大学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人正确的价值理想和基本的价值共识,在融合创新文化过程中坚决和各种消极、庸俗、腐朽的以及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念作斗争,显现出大学文化的德性、思想性、先进性、纯洁性、示范性和教育性。大学文化的个性是由各个大学在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所表现出的自身风格特色所决定的。因为培养人才的发展目标不同,发展定位不同,发展模式不同,文化的生长点也不同,故而会形成不同的个性文化。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应当有差异性地策划,根据大学的历史特点和环境特点,重视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发掘、提炼个性特色,通过个性化设计以及目的明确的培育过程,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品格。

(三) 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统一

大学在文化建设中应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结合,以理想引导现实,为理想把握现实。一方面坚守象牙塔式的理想主义,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树立高贵神圣、凌风傲骨的超凡脱俗的典范;另一方面,关注社会现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求真创新,把握时代的脉搏。不仅研究当前社会背景提出的新问题,而且要追根它与历史传统的联系;不仅从社会变革中汲取精华,而且要把握它未来发展的要求;不仅形成以理想求进取的精神,而且要达到以创新求发展的境界;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要形成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大学应当拥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文化品位和批判精神,超越功利与非功利的对立,坚持立足于现实的理想追求,不盲目求大求全求高,而是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比较优势,决不要随波逐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形势、我国高等教育格局和自身条件的现实选择,大学应当有现实的定位。

(四) 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统一

大学应当坚持自身的文化主导权,不断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其中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资源,以维系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培养具有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相融合的人才,来完成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提升文化自觉,保持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和大学文化的个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领导集体应以世界眼光推进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刻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扩大办学的视野,改进办学的思维,提升学科和科研的水平,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构建现代的大学文化,共享人类文明的资源。在大力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牢固树立国际意识和发展眼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积极学习国内外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营造多民族和国际化文化环境,培养师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交流、沟通、认识和选择的能力;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平台的构筑;广泛开展师生交流互访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在读期间具有海外交流学习的经历;把短期交流和长期合作结合起来,通过短期访学、参观等形式让更多的师生有机会走出国门,通过联合办学、出国留学等形式深化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五) 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大学应坚持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应一直以为社会、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为己任,通过人才培养、文化弘扬反哺社会。正如怀特海所言:“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6]抓住一些重点人文社科领域,重点建设一批一流的文化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特色地方文化的讲授与传播、文史哲的融汇贯通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情怀、提炼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从而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六) 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统一

大学文化建设应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地开展。以系统的思维方式、战略的世界眼光对其目标定位、层级结构、要素构成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统一谋划,形成中心明确、结构合理且各要素之间互渗互动、有机结合的体系。在明确的定位下,文化建设遵循着“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精神文明引导学校风气、制度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物质建设塑造整体、行为建设反映精神面貌”的思路来建设学校的文化。应通过问卷调查、听证制度等形式,集思广益、汇聚资源,形成人人思考、人人参与的氛围,鼓励全体师生员工为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而共同努力。

三、多维合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形成个性鲜明、底蕴深厚的大学文化,它的形成,必须是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多维互动中,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一) 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夯实底蕴深厚的文化根基

大学文化建设要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并向未来展现新的传统,就必须站在思想理性的高峰,在守成与超越中去熔铸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

首先,强化思想教育。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应始终把理想教育、精神追求放在首位。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大学人的信念建立、志趣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政课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主阵地文化建设,建立校领导带头上思政课和课堂教学督察制度,注重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通过思政课的学习,使学生以更高远的视野俯瞰人间万事万物之流变,成就高贵典雅、超凡脱俗的永恒魅力。洗去学生功利化的、世俗化的情愫,培育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营造优良教风,大力倡导“严谨笃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品格。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推动教师依法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培育和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努力办好学术论坛,聘请名校名师来校开设前沿领域的课程或讲座,不断提高学术论坛的层次和影响。通过讲座、征文、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办学传统、校训精神、办学理念等大学文化的大讨论与学习,帮助广大教职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树立求真创新的学术态度和价值观。

再次,狠抓学生的学风建设。倡导认真学习、勤于学习、诚信考试的良好风气,培养学生探究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形成“博学笃行、诚实厚重”的良好学风,着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创新、勤于博览群书。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大学艺术文化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学术论坛”、“读书月”等大学生文化活动,将文化素质、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教育渗透到大学文化活动中,努力提高大学文化品位。

最后,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积极挖掘在教书育人、科研学习、日常生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团体和个人,强化大学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开展“师德之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等,大力塑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

(二) 通过制度文化建设,营造民主进取的和谐氛围

大学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民主管理模式和人本规范的日常管理制度,采取开明高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培育学术自由的氛围,以严谨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最终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在管理模式上可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实行一校多制、多种模式办学。教学和岗位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开门办学、文凭教育和职业认证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所有制并存(国有公办、国有民办、民有民办、中外联合、校企联合),建立学校及其系院与企业、社团紧密联系的机制,实现学校办学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互动。学校应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推进日常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制定。积极做好各类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积极修改标准和要求,全方位体现制度文化的先进性。

其一,与人为本,建立既严密规范又明朗活跃的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让师生员工安心乐教、舒心乐学,使制度文化体现人本性。其二,广开言路,疏通师生员工向上反映意见、表达权利的渠道,理顺情绪,消除误会,增进共识,使大学的制度文化体现凝聚性。其三,与人为善,从严治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力度,牢固树立为师生谋福利的意识,促进管理人员与专任教师和学生和谐共处,对不同的资源配置进行必要的整合,力求使各个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都能得到适度的满足,使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得到化解,努力化解师生员工内部矛盾,使大学的制度文化体现和谐性。其四,无微不至,发挥学生会、共青团、学生社团等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校园安详稳定,使大学的制度文化体现民主性。其五,互动融合,通过争论、辩论、比较等学术方法对待多元制度冲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规范冲突,增进师生认同,促使各种制度文化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使制度文化体现创造性。

(三) 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凸显内涵丰富的文化品位

1.在设施配备中凸显独特的文化特点

大学应善于瞄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特别是需求增长点、产业增长点,拓新学科体系。专业设置体现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人才市场需求,做到当前急需和长远发展不矛盾、学科规范和满足市场需要相统一。大力培养一支教风优良、富有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努力完善科研创新体系,造就科研创新团队,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永久性科研基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各院系和教学科研辅助单位本着与学校文化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建设和发展各自的院系、部门设施配备,围绕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部门文化。

2.在自然景观中渗透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在环境文化上,校园建设应旨在成就一个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突出学院特点、学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应特别重视校园周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求校园在水文、地质、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与原有生态相融合,体现校园的生态文明。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小品等的设计和建造,凸显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使师生员工从内心深处达成归属感与认同感。

3.在物理空间中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可建设一批能对师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进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校园雕塑群;建设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设计新颖美观的、使用简易便利的宣传栏、阅报栏和广告栏,把学校办学理念和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有机融入其中,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和景观特性。以雕塑群、宣传栏等校园文化设施为中心,周边设置现代舒适的桌椅和遮阳伞,使之成为集氛围营造、环境熏陶与大学生文化休闲生活自然融合于一身的校园休闲广场,赋予和提升此类校园文化设施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内涵。设置既能体现本校历史传统,又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橱窗图片、主题雕塑、石文化景点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同时提升校园绿化美化香化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宜居宜教宜学的校园环境,在求知、求美、求乐的环境中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更好地发挥物化形态的形象直观育人功能。

(四) 通过行为文化建设,达到知行统一的美好境界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不仅涉及到校园内各方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其他服务人员)的行为方式的引导与行为模式的构建,而且涉及到多方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其关键在于通过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最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展现文明的行为特征,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先,倡导诚信风尚,培养合作意识。诚信是维系人类社会的崇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诚信精神匮乏,必将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学校应适时展示诚信言行所带来的正面连锁效应,积极引导大学人学会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诚心向学、励学敦行。在倡导诚信风尚、张扬个性与展示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教育大学人提高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适应大大小小的合作情境,把握好表现个体与参与集体的度,塑造大气的行为文化。

其次,培养大学人爱校的家园情感。培养大学人的爱校家园情感,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大学培养大学人爱校情感的途径和载体很多,比如校史教育、办学成就宣展、优秀校友事迹展播、主题大型活动、班团活动等等。尤其是建设校史馆,选址和建设应体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让全体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办学历史、办学成就、历史文化传统、精神文化成果等等,培养光荣感、自豪感,树立“校荣我荣、校辱我辱”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再次,注重学生优秀品质的修炼。大学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踏实肯干、勤于钻研等品质要求为重点内容纳入其中,加强学生未来职业行为规范教育,并认真落实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行为素质高,深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

最后,规范基础文明行为。大学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成就的生动体现,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成就的直观映射。学校可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当“文明师生”,争创“文明处室、文明班级、文明实验室、文明宿舍、文明餐厅、文明家庭、文明上网”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从细微之处着手,在全体大学人中倡导各种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使全体大学人主体的行为趋于至善至美,并使效仿、遵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自觉内化为全体大学人的主动行为。大到遵纪守法守规则,小到文明交友、文明就餐等,都应长期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培养。在规范基础文明行为的过程中培养大学人高尚的品德、优秀的品质。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王冀生.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大学文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7,(1).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徐显明.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6]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