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石文化看泰山地区的早期文明
2013-08-15韩光辉王洪波何文林
韩光辉,王洪波,何文林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其峻极于天的形象以“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称誉古今,雄壮巍峨的气势代表着天地厚德,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象征。在“泰山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考察评价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的考察过程中,笔者主要从历史地理角度对泰山闻名过程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泰山风景名胜资源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对巨石文化进行了重点关注。泰山地区巨石文化的存在使得这一地区的文明史大大提前,并且与先秦时期泰山文化相衔接。此后两千多年泰山文化从未中断,泰山地区的文明演变形成完整的序列,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区域缩影。
一、巨石文化及其世界分布
(一) 巨石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一般讲,巨石文化是新时期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宗教信仰文化,一般指的是用巨大石块建造的纪念物[1]。史前人类认为巨石是神石,拥有神秘的力量,因而虔诚的崇拜巨石,祈求它的保护、消灾、降福。巨石崇拜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表现,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凝聚史前人类思想的重要精神支柱。海因·戈尔登认为巨石文化的特征是“单个或成群的大碑石、石台、石座、石台阶和石制角锥建筑的‘巨石集合场所’,以及各种类型的石墓”,在欧洲考古学界则称之为欧洲巨石建筑遗迹。
巨石建筑的出现,说明原始农业已经产生,巨石建筑者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原始村落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能够进行较大规模的非生产劳动,建造宏大的巨石建筑和宗教祭祀场地。此外,在不少巨石建筑附近还发现有青铜作坊遗址的存在,某些巨石遗址上还刻有类似文字的刻痕。因此巨石建筑的出现又被看作是文明曙光即将出现的标志,考古学上普遍以巨石建筑作为史前文化的一大特征。
(二) 巨石文化的具体分类
除地中海的马耳他岛等处为石造神庙之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巨石建筑一般都是非庙宇结构的宗教崇拜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样式。第一种是立石与列石;立石,又称长石,是单独竖立的整块巨石,通常不雕琢加工;列石则是集合许多较小型的石块,排成一列或数列。法国莫尔比昂省(位于法国西北部杰里塔尼半岛西南部沿岸)埃尔德旺列石是列石中的典型代表[2],该列石共分10列,由1129 块石头组成,长达2105 米;同省的卡纳克列石分为三群,总计2700 多块石头,长达3000 余米。第二种为石棚,又称桌石、支石;其特征是数石立地,上盖大石板,石壁有时雕以螺旋,周围饰花纹,偶尔还刻画人物,石棚多用作坟墓(在我国逐渐演变为坟墓前的石供案),有些是宗教崇拜物。形制变化较多,也有连成长列者。第三种类型为环状列石,又称石垣,俗称石圈或圈石;是用自然巨石构筑而成的环状祭台建筑群,结构复杂。最著名的代表是英国的斯通亨奇环状列石,分两个时期建造而成。早期青铜时代为两个同心圆形的环状列石圈,外直径26.2 米,内22.6米,所用石料82 块,每块平均重约60 吨;到青铜时代中期,原先的两个环状列石被废弃,另外修筑了规模更大石环,直径30.4 米,它不仅与宗教崇拜有关,而且具有测算历法的作用。
(三) 巨石文化的分布
随着对巨石文化研究的深入,2003年在日本召开的“巨石文化讨论会——东西方史前遗迹比较”国际会议上,与会学者提出,巨石建筑在其各自的建造地不具有共通的文化因素,其产生与扩展并非一元,巨石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任何文化区域都有可能产生[1]。目前已发现的巨石文化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及欧洲大西洋沿岸,其在欧洲的传播过程大致为:公元前五千至公元前四千年发源于地中海地带并在此流行,然后自伊比利亚半岛溯欧洲西海岸北上,经葡萄牙、西班牙北部,法国西部及北部、英国、爱尔兰等地,约在公元前两千年传至北欧丹麦、瑞典及德国北部。19 世纪以后,在欧洲以外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的遗存。
20 世纪以来,石棚等巨石建筑在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北、山东等地也有发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考古工作者1979年5月在辽宁西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村发现了一处原始社会末期大型石砌祭坛遗址,位于开阔地带的山梁上,直径为三米。[3]1983年到1985年又在相距50 公里的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发现了一座女神庙,数处积石大冢群,以及一座面积4 万平方米类似城堡或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址。[4]出土的文物主要包括:母系氏族社会象征物——陶制妇女裸体小塑像、真人尺寸大小的女神彩塑头像以及一批大小不等的泥塑女性裸体像残块;成批磨制的动物形玉饰、石饰以及龙形玉饰;并有大量供祭祀用的具有红山文化特征的陶器。经C14测定和树轮校正,该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据推断,五千年前这一区域已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5]这里的原始先民开始摆脱对个别、具体自然现象崇拜的原始阶段,进入了将自然神人格化的文明社会。
那么作为我国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泰山地区存在不存在巨石文化,其文化面貌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二、泰山地区巨石文化的蛛丝马迹
根据徐兆奎教授的意见,在泰山地区存在有巨石文化,而且与辽西东山嘴、牛河梁是同步发展的。众所周知的原因,要全面恢复泰山地区远古时代文化面貌是相当困难的。幸运的是有关泰山一些古代文献中的只言片语为寻找泰山地区巨石文化的存在提供了若干线索,而泰山地区流传至今的石崇拜也可作为巨石文化曾经存在过的佐证。
在先秦典籍有关泰山的记载中,祭祀活动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礼记》记载“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春秋》之《僖公三十一年》及《宣三》、《成七》所称鲁之“三望”,郑玄认为其中就包括祭祀泰山。先秦典籍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巨石崇拜,然而到汉代,司马迁在记述汉武帝封禅泰山时有“廼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的记载,由此推测拜石应为祭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一礼仪应由先秦甚至更早的史前流传下来。
明清时期有关泰山的专著开始大量出现,保存了一些有关巨石建筑遗迹的详细描述。《泰山道里记》记载“(岱顶)东北八里为磨山,为五女圈石”,《岱史》云:“夜有呼号相力之声,诘朝见石垒成圈,盖五仙女为之。”仙女垒石显系神话传说,不免荒诞,但泰山有石圈分布,是神话传说的背景景观,应该可靠。石圈为仙女所为虽然荒诞,却也透露出石圈的出现与女性崇拜的密切联系,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化与文化面貌发展的一致性,是这一神话传说的合理内含。又有记载在岱阴西部有“羊栏坡石”,《泰山述记》记载“在笔架山北”、“仙人牧地,巨石环列,秀丽异他处”。这个人迹罕至、巨石环列的地方被视为仙人牧地也透露了泰山石圈的存在及年代的久远,但牧地之说显系后人附会。总之,泰山地区曾存在环状列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惟其规模不清,没法与东山嘴祭坛比较。
此外,在明清关于泰山的专著中,还有不少地方提到了“石屋”这一现象。《泰山道里记》记载“(泰山东南麓)有巨石紫润,俗名肝华石,又南危崖凿磴,或呼石练陀,旁有九间石屋”、“清风顶北为隐仙观……自观东石屋辟有天然丹灶,传为于仙炼丹处”、“然钟亭下亦有石屋……后人於其地立元君墓”。这些石屋所在,多有神仙传说,一则说明这些石屋年代久远,其次说明石屋的存在与神秘信仰有关。然钟亭下石屋甚至还出现了碧霞元君墓,墓地虽然为后人所置,然而正如前面所述,石棚在史前时代多用作墓地,元君墓的存在或许是史前墓地的延续也未可知。
关于女神像,除前面泰山仙女之说外,《帝京景物略》也有关于石雕女像的记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圈石所在的后石坞一带还有元君修真处、元君庙、元君墓等遗迹,使圈石(或称环状列石)与女神庙、墓冢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虽不免有后世的附会之嫌,但毕竟为我们探索泰山地区的巨石文化提供了蛛丝马迹。
此外,齐鲁大地流传至今的“泰山石敢当”信仰或可作为泰山地区巨石文化曾经存在过的又一佐证。这一民俗将远古灵石崇拜与民间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认为泰山石具有禁压不祥,镇邪祈福的作用。秦始皇、汉武帝封禅泰山之后,原本仅在泰山地区流行的风俗遂逐渐得到全国性承认。
三、泰山巨石文化的推测
联系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的丰厚物质和文化内涵,不难发现,泰山不仅拥有巨石文化的神话特征和实迹记录,而且拥有产生巨石文化的客观物质条件。大汶口文化产生于铜石并用的早期时代,相当于仰韶文化的后期。泰山地区是大汶口文化的核心地区,这一文化的存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以农业生产为主,仅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窖穴中就曾出土了1 立方米左右的朽粟,说明粮食生产已有相当可观的数量。大汶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更被大多数学者认为已经属于文字,并参照甲骨文、金文进行了考释[6],制陶业、玉石制造业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经济部门。考古学界认为,大汶口文化的社会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早期阶段处于母系社会的末期,父系社会形成前夜;中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和社会阶级开始出现;晚期父系氏族崩溃,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7]。
根据古史传说,远古时代分布在东方的部落主要是太昊和少昊两个支系,或可称为两大部族,属于远古三大部族集团中的东夷集团。[8]由先秦典籍中有关少昊部族的记载推断,少昊部族活跃的时代大体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当,结合传说中少昊部族的地望,正是分布于泰山南北两侧地区,可以认为泰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至少晚期)应是少昊部族所创造的文化。另外必须指出,大汶口文化早中晚三期具有十分紧密的连续性,仅从文化属性的意义上来看,实际是一个大的类型,是一个氏族前赴后继不断创造的结果。[9]由此向上追溯,那么泰山上的巨石建筑,极有可能也是少昊部族所建,由女性崇拜的蛛丝马迹来看,当属于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由母系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之际。在以后的历史中,少昊氏的后裔一支赢姓在商人向西扩展的过程中,自岱南出,建部落于西北,秦人起源于东方少昊部落已成为学术界共识,并有学者对夷人西迁的时间、路线、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10]正因为如此,秦襄公立下攻戎救周之功被列为诸侯后,立即隆重地祭祀其祖先白帝少昊;秦始皇统一六国两年后即对泰山进行封禅,奠定了泰山在中华名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些举措具有告慰祖先并继续祈求得到先祖保佑的多重意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泰山地区是少昊部族的发源地,巨石文化是史前时代少昊部族所建。以后朝代延续了泰山封禅的仪式,但已经失去了祭祀远祖的意义,成为宣扬政权正统性的政治手段。
此外,泰山巨石文化与辽西巨石文化相比,还存在诸多方面的相似性,具体表现在:均有石圈(祭坛)存在,位于开阔地带的山梁或高山上、均有女神像,存在女性崇拜、大汶口文化早中期与红山文化内涵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从存在时代上来看,东山嘴、牛河梁属于红山文化的后段时期,约自公元前第四千纪前叶后半段到第三千纪前后,略晚于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有学者认为,东北地区的古民族来源于东夷,是东夷的一支迁入东北后,发展、演变融合而成,并从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和风俗习惯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11]。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辽西巨石文化极有可能是泰山巨石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延续与发展。
至于这两个地区文化间差异性的存在,如女神像的质地不同,辽西为彩塑,泰山为石雕;两种文化反映的女性崇拜形式不同,辽西出土较多的母系氏族社会象征物——陶制妇女裸体小塑像及其残块,而泰山地区罕见。可能是由于地理差异所致,是山东的东夷民族进入东北地区后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并不断发展的结果。对石圈文化性质并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总之,泰山巨石文化的存在应该说是可靠的。结合古史传说,巨石应该为东方少昊部族所建,距今至少已有5500年,这是泰山远古文明的纪念碑,标志着当时泰山地区的社会发展已经到达了了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这一文化始终没有中断,泰山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是其他任何地方难以比拟的。因此,泰山文明史就是中华文明史的真正缩影,当之无愧。
[1]魏谠.巨石文化国际讨论会在日本在召开并取得积极成果[J].考古,2003,(8).
[2]周翠娣.西欧的巨石文化[J].杭州教育学院院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3]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4,(11).
[4]方殿春,魏凡.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5]蒋晓燕.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
[6]张文.大汶口文化陶尊符号释解[J].考古与文物,1994,(3).
[7]高广仁.试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J].考古学报,1997,(4).
[8]徐旭升.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9]常兴照,少昊.帝舜与大汶口文化[J].文物春秋,2003,(6).
[10]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赢的起源地、族属问题[J].人文杂志,1982,(增刊).
[11]李德山.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