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探析——以大众文化的发展为背景
2013-08-15王奎清
王奎清
(中原工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它是以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以现代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满足普通大众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具有大众媒介性、商品性、标准性、复制性、娱乐性和消费性等特征。大众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高校校园中的广泛传播与渗透,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世俗性、消费性、标准化、商品化等价值取向正在解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悖反性越来越凸显。因而,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梳理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浸润和消解,寻求积极合理的解决途径,对大学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以上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和效用性。具体地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表现为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外化为实际行为的程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质量的好坏,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全社会盛行的精英文化背景。精英文化教育所宣扬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基本上是契合、一致的,它们一起共同塑造了50、60和70后几代人。那时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成功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四有”接班人。而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正面临大众文化广泛影响的背景。大众文化虽然在大学生张扬独立个性、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开放人格和民主意识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但由于其更多彰显享乐、世俗、本能等消极价值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所宣扬的主流价值并不完全一致,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削弱和消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指出了它的非文化性和非大众性特征。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有些偏激,但对我们是一种警醒。当代大学生一边在课堂上接受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强调理想、信仰、节俭、勤奋、自强、奉献、现世批判的精神和健全人格,一边通过各种媒体广泛接受大众文化彰显的现世享乐、世俗、本能和物欲等观念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消解作用越来越显著。
(一)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世俗性所彰显的享乐主义直接导致大学生理想信仰的缺失和迷失
尼尔.波茨曼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1]扉页当前流行的大众文化就似一场滑稽戏,它消解了文化应有的终极关怀和张扬理想的超越性精神本质,更多地以世俗生活行为和感觉、感触或玄幻为主要内容,特别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来影响大众,正如麦克唐纳所言,“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2]91。娱乐本无可厚非,问题是,本应与之并存的另外的文化形态却随着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而被压抑,使得社会在信息传播方面变得更加一味地娱乐化,并使这种模式成为对公众思想的一种控制,从而导致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文化自身发展的悲哀。大众文化娱乐性侵入大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热衷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逐渐被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娱乐性包围,从而疏离了学习和学术探索,远离了理论理性的艰涩和约束,疏远了自身的创造性和超越性,而和普通大众一起文化娱乐、文化狂欢,把趋乐避苦看作是人的本性。大学生长期在这种娱乐性、世俗性文化的熏陶下,多沉溺并满足于世俗生活的现状,追求物质享受和现世享乐,不能把自己从普通大众中超拔出来,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能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与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不能把个人的理想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联系在一起,从而丧失理想信念和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丧失精神家园。
(二) 大众文化的商品性特征所制造出来的“虚假需求”,造成对人的额外压抑及异化,抑制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求有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之分。真实需求是“那些无条件地要求满足的需求,才是生命攸关的需求——即在可达到的物质水平上的衣、食、住。对这些需求的满足,是实现包括粗俗需求和高尚需求在内的一切需求的先决条件”[3]7。虚假需求指的是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不是必要的,并非完全出自个体的真实需要和自由选择,比如过度追求美味、豪华别墅、奢华轿车、豪华表、LV包等就是一种虚假需求。大众文化大肆宣扬虚假需求,并把它和人们的品味、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刺激大众永远处于对新产品的渴求和购买欲望中,致使人们把这种虚假需求当作他们的真实需求。有的大学生宁可打工半年挣钱买一部苹果手机,不会购买书籍或日常生活用品。在虚假需求的支配下,人们虽然得到了一些物质享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幸福感,但接下来的就是虚假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压抑和痛苦,以及为满足物欲而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艰辛。大众文化只满足了自身商品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忽略了人对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生命的本真需要。当沉迷于流行音乐、明星崇拜和虚幻追求时,人们很少去思考个体生命生存境遇的真相。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当今人性的自由被物质的欲望普遍统治的状态下,以本能的满足来追求浅薄的快乐,以人性的奢侈、安逸和麻木取代人的真正自由,这种状态并非人的解放,它只能使个体进入新的异化过程。”[4]78
(三)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逐渐被凝固在世俗化和本能化的层次
大众文化中不乏有批判性地反映现实的优秀作品,但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追求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也大量存在批量生产出来的以放弃对深刻内涵的追求为代价的产品。一些文化产品只是无批判地直观地描述现实,向市民大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展示的大多是无深度、平庸的生活模式,滞留于人的感性、生理层面需要,诸如无理性的暴力、无聊的煽情以及低俗的情感游戏等。而追求时尚的当代大学生热衷于世俗化的低层次文化,不去追问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把生活的现实即“是”等同于生活的“应当”,他们在笑声和娱乐的狂欢中,就有可能渐渐失去对社会的反省,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人类不幸遭遇的同情。事实上,无所不在的娱乐新闻、娱乐节目和娱乐话题背后,往往遮掩了某些社会矛盾,掩盖了一些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也掩盖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悲欢。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马尔库塞认为,正常社会中的人本应当有两个“向度”或“维度”,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而“大众文化直接就是生活(中的时尚、奇观)本身,因此人们毋须思考,只须体验”[5]351。阿多尔诺认为,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其有了一个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空间,文化的非真实性使其获得了一个甄别现实真实的立足点,文化与现实物质性、商品性生活的疏离使其具有了审视现实的制高点,使文化对现实的超越成为可能。大众文化无疑太真实了,当它与生活没有距离时,其批判的维度和超越的力量也就同时消失了[6]112−113。在这种缺乏与现实生活疏离的大众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味得不到提升,文化生活呈现出低层次、本能化的特征。爱德华.希尔斯曾提出了一个文化分析模式,即文化分为三个文化“阶层”,上面是“‘优秀’或‘高雅’的文化,中间是‘平庸’的文化,底层是‘粗野’的文化”[7]100。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的大学生如果一味地追求“平庸”和“粗野”的中低层文化,这真正是社会所应警觉的。
(四) 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特点造成大学生伪个性生活方式,抑制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大众文化是经过批量生产、大量复制、标准化的产品,其模式化和内容也大体雷同,这显示出大众文化的伪个性化特征。电视剧让人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局是什么,表现人物形象时千人一面,人物的生存环境多是优越、奢侈、豪华,人们似乎不需要艰辛的努力和生活的积累。娱乐节目的主角也都是娱乐界的明星和英雄,且内容多是关于他们私生活的,也就是说大众文化表面上千差万别、琳琅满目、形态各异,但仔细考察和分析会发现,它们都是套用某种固定的格式,表现出标准化、陈腐雷同性和伪个性的特点,缺少艺术性和独创性,其内容的雷同性和文化体裁的一致性使大众无可选择,诱导大众都去追求同样的成功模式、同样的生活方式。显然,这种大众文化无法满足大众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丰富性生活追求。大学生在这种标准化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从众的非理性生活方式,把大众文化中的生活模式当作自己生活的模型去追求,完全不考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渐渐缺失对现实生活应有的理性反思。大学生千篇一律地追求同样的成功模式,普遍地追求各种证书考试、各种等级考试就是明证。这样单一地追求成功模式,必然制约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五) 大众文化媒介化使各种媒体文化的非主流价值观占据大学生头脑,边缘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文化媒介传播的广泛性、便捷性、即时性,使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被动地接受各种媒体文化的非主流价值观,消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首先,大众文化以其“中性”的价值态度、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误导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法兰克福学派曾指出,商业逻辑会导致媒体的非政治化倾向。大众文化媒体的内容由于商业化目的必然走向非政治化、个人化和煽情,并以此作为吸引大众的手段。如当前我国有些大众文化作品,为了迎合大众的新奇感,不惜嘲弄英雄形象,嘲讽模范榜样,玩弄善人、好人和神圣,对革命传统、共产主义精神进行歪曲和丑化,这种世俗化和娱乐化的处理结果满足了部分大众的娱乐消遣,却改变了主流文化对英雄模范的崇敬、对理想信念的坚持等原有意义,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嘻嘻哈哈的闹剧中瓦解消失。其次,大众文化以其易于被平民接受的特点与便捷性区别于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灌输性,大众更容易接受各种流行媒体文化及其彰显的非主流价值观,感受不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意义。大众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或遮蔽,使得社会所倡导的主旋律、价值体系、思想观念被冷落和淡化。非主流价值观广泛而持续地占据大众头脑,必然造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严重吞噬,缩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文化的数量和范围,从而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被消解将带来深远影响:非理性、非主流价值观将会压倒理性、主流价值观,占据大学生思想领域;大学生将以单向度的人取代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四有”目标将成为难以实现的形而上理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应对挑战,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症结并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众文化疏离的难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方向发展。
(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去魅”,也即要去“神秘化、高调化、圣人化”标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和传播社会核心价值的主要载体,在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地位。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以规范正统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规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观念教育。在主流文化背景下,这种坚持高品位、宏大叙事式的道德英雄说教模式教育取得了成功,在过去的几十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较高的优秀人才。但今天人们进入了一个感性化的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大众文化以其亲和、贴近平民日常生活的魅力迅速赢得大众的青睐,也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与大众文化亲和、平民性的对比中,日益凸显出高调化、圣人化甚至神秘化的姿态和面孔,成为脱离实际的空泛说教。因此,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去神秘化、高调化和圣人化,弱化意识形态的政治导向功能,突显意识形态的人文价值和终极关怀,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实际,从培养大学生人格完善、心理健康成长的视角,充分满足他们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精神需求,积极培养他们的主体责任意识,让大学生通过责任意识的培养,自觉抵制大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自觉提升自身文化品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二) 积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文化的结合点
马卡连柯曾说:“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8]488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形式,有着更强的教化作用,不可避免地起着塑造人的作用。在这点上,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着共同的使命,因而有着共同的人学和人性基础。所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向社会大众传输国家意识形态规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等,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着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观念塑造人,其思想性、理想性和价值性是大众文化无可比拟的。而大众文化泥沙混杂,多元价值观并存,大众要有判断的能力,方能汲取精华弃其糟粕,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当然,大众文化中导向明确、积极向上的内容是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利用大众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及其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大众文化形式中去,以增强自身的感染力、渗透力,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
(三) 创新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正面的教化与灌输的教育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管在不断地调整、补充和完善,但仍然比较突出强调大学生作为传承特定社会规范和价值要求的工具性,较少注重大学生的内心体验,轻视促进大学生个体个性自由发展的目的性。这和大众文化给予大众的亲近、归属、认同及轻松愉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者是不被尊重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单向度的无视人性的,无法应对大众文化对其带来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文化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寻求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逐步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性、多向度性的平等和谐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使受教育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可以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借鉴大众文化的运作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求更广泛的发挥功能的空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审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灌输、道德教化与情感熏陶、艺术熏陶结合起来,改变单纯硬性灌输的状况,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能力,使他们学会抵制各种低级庸俗文化产品的侵蚀,同时学会采用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和休闲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生课外生活予以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课外读书结构调查显示,在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和参与的文化生活中,经典名著类和学术团体、公益类活动只占 20%左右,80%以上的都是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电视剧、电影、电视娱乐节目、广告、游戏等。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课外读书时间相当多,但因为缺少老师的相关指导,大多学生不知该读什么样的书,一般是随意地跟随各种媒体网络的宣传,读书的内容也多是快餐文化。大学生课外时间基本上都在进行大众文化的消费。大部分大学生自身也很困惑,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能看到好书,经常有学生述说,图书馆里(多指普通高校)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书,请教老师应该读什么书时,老师也有无从回答的窘境!老师指定的书目很难在图书馆找到,而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多需要付费。因此,高校应充实各种资源,便于学生充分利用课外闲暇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并将其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能力培养和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学校也可以组织资深教师或文化领域有造诣的老师定期安排开放性讲座,充实大学生课外生活,把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学习、欣赏、钻研中来,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鉴别能力,让学生自觉抵制大众文化的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和侵蚀。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应该参与大学生多样化的课余文化活动,适时引导大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理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而这些素质的养成是只有通过吸收古今中外大量优秀思想文化的营养才能达到的。高校应该坚持精品文化教育意识,充分利用高校各种媒体资源,如广播、报纸、杂志、学生社团、学术报告等,传播文化精品,培养大学生精品文化消费习惯。学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广泛开展有关经典名著阅读的活动,开设专业名著鉴赏课,举办经典名著书展,举行相关的经典名著阅读知识竞赛,将各类各科经典名著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诸多空间,使大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高雅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1][美]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4]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5]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尤战胜.流行的代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7][英]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苏]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