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微草堂笔记》中孝道
2013-08-15魏晓虹
魏晓虹
(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国儒家文化素重孝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孝为百善之先,为诸德之首,被视为到达仁义境界的起点。[1]《孝经》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6历史上正史、小说、戏剧等都留下了诸多有关孝子的故事。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孝子故事,多为在灾荒、灾难、遇险、故去等意外情况之下,孝子的临变之孝。
第一节 孝子孝亲的故事
一、千里寻亲
《孟子·万章下》曰:“孝子之至,莫大于亲。”孝子寻亲是以史籍中的原型塑造的孝子形象,是苦苦寻找失散已久的父母的故事,寻找失而复得的家族亲情,探寻自我生命之本源。人类珍视血脉亲情,寻亲故事在正史、小说和戏剧中经常见到,成为一种孝行典范。这类故事的情节模式为失散—寻亲—重逢—归家。
《姑妄听之》(四)中纪昀的姻家王泗和曾拿一篇《书艾孝子事》的文章给他看:艾子诚的父亲艾文仲偶然与人争斗,误以为出人命便畏罪潜逃,成为亲人失散的原因。后来听到一些传闻,仿佛说他已出了山海关。艾文仲出走之前,妻已有身孕,过了两个月,便生下艾子诚。艾文仲不知道自己有了儿子。子诚从小是由母亲抚养的。等到子诚稍稍长大懂事,便向母亲问父亲的去向。他总是向母亲和亲朋邻里询问父亲的年龄、相貌、特征,祖辈人的姓名,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乡里住址等等,对血缘的渴望与追问很强烈。时光飞逝,子诚长大成人,长辈们要为他娶亲。子诚一再辞谢,人们才知道他要立志寻父。只因为老母在堂不能远离。只是尽量多挣些钱来赡养老母。
一晃过了二十年,母亲因病去世,子诚办妥丧事之后,便准备奔赴辽东一带去寻找父亲。好心的人劝他说:“你父离家已二三十年了,至今存亡难定,你到哪儿去找?还是算了吧!”子诚噙着眼泪说:“我决心已定,万一寻得父亲,则父子回来拜见乡亲。万一父亲客死他乡,也要背回他的尸骨。若是寻不着他,宁可老死路边,也决不独自回来见大家。”子诚出关之后,考虑到父亲是因逃避命案而出走的,必是隐匿在荒郊山野。所以,凡深山幽谷、穷乡僻壤都一一寻找过,但仍踪影全无。他的钱也花光了,就乞讨着继续寻父。这样到处奔波了二十年,仍没有找到父亲,但他的决心却没有动摇。
在孝子寻亲的艰难里程中,总能得到善良人的帮助。一日,他行至马家城山中,遇见一位老者,老人怜他穷困饥寒,问明了原委之后,便把他带到家里备酒食款待。这时,有位木匠背着工具走进来,看年龄与父亲差不多。再端详那木匠的长相,竟和母亲给他描绘的父亲的形象相似。不由得拉住木匠的衣袖,哭诉父亲出走的原因、年月,并诉说祖上的渊源及亲朋好友的旧事,希望木匠就是自己的父亲。那木匠听了表情惊愕。想要相认,又怀疑,因为自己离家出走时并没有儿子。子诚就把他从出生到为母亲养老送终的经历述说了一遍。父子相认,抱头痛哭。原来,艾文仲辗转逃避来到这马家城山,已有四十多年了。他改名换姓为王友义,所以寻访无迹。那位老人被子诚的孝心所感动,为他们父子还乡想方设法,但艾文仲在外飘泊日久,负债尤多,不得脱身。子诚又回到家乡,变卖了部分家产,向亲友借了部分钱财,返回马家城山,还清了父亲的债务,父子这才同归故里。孝子寻亲成功的关键情节,就是善良人的帮助。艾孝子踏上漫长而渺茫的寻亲旅程,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经过艰苦的寻找才找回失而复得的亲情。
七年后,艾文仲寿终正寝。子诚迎父还乡后娶妻成家。他有了四个儿子,个个聪明能干,生活幸福。孝敬父母的人必定会得到好报,想来是上天对艾家的恩赐。
这个故事后来被卢缙卿改编成京剧《艾孝子》,又名《寻亲奇遇》:“宁河艾子诚之父文仲与北村陈姓争斗,伤人逃遁,十八年未归。子诚于母死后,外出寻父,三年不得;因贫至马家佣工,得钱再出寻访,遇盗被劫,欲自尽,误将周翁之女采秋撞倒,周翁借王木匠怒向子诚责问,子诚告以实情,王木匠即艾文仲,父子相逢,周翁以采秋赘婚子诚。”[3]戏剧故事有悬念和巧合,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纪昀为自己的故事提供了史学旁证,以证实故事的真实性。“昔文安王原寻亲万里之外,子孙至今为望族,子诚事与相似,天殆将昌其家乎?”[4]490纪昀所说的明朝文安县王原,曾寻亲于万里之外,他的子孙后代兴盛,至今仍为望族。孝子之门,福禄畀之。善有善报,孝子得到了回报。子诚的故事与王原的事迹相类似。历代“以孝治天下”,孝义故事不绝于史书,纪昀钩古稽沉,镜考源流。史籍中的孝子多源于现实中的真实形象,朝廷把孝子故事载入国史。文安王孝子的故事载于《明史》二百七十九卷。[5]7604
孝子寻亲情节相似的故事很多。滕桂花、朱仰东两位学者对此有考证:“《王原传》与《型世言》卷九大体相同,略有不同者,王原之父名字略有变化,即改喜为珣。考《明史》定稿于清雍正十三年,即1735年,刊行于乾隆四年,即1739年,这也就是说,《明史·王原传》也当取材于前人,据笔者查证,关于王原的记载不少,相关著述有李贽《续藏书》卷24、《文安县志》卷9、《国朝献徵录》卷112、何乔远《名山藏》卷98、明末周清原《西湖二集》卷31、天然痴叟《石点头》卷3等。按照体例进行分类,近于史者有《续藏书》、《文安县志》、《国朝献徵录》、《名山藏》等,后二种与《型世言》类焉,皆为小说家言。文学是现实的反映,现实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所以说,先有了王原其人其事,才有了以之为题材的作品。”[6]王原寻父一时传为佳话,人称“文安孝子王”。为了表彰他的孝行,在文安为他立了孝行牌坊,后人建了家祠,据说清代乾隆皇帝还为祠堂亲笔题匾,“文化大革命”时被砸毁。至今,文安还保留着王孝子的坟地。《明史》和《清史稿》中王原的后人数十人有文献记载,不少在朝为官,最高的是二品,家族兴旺。朝廷的旌表和史书的载录对百姓产生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纪昀篇末曰:“子诚求父多年,无心忽遇,与宋朱寿昌寻母事同,皆若有神助,非人力所能为。然精诚之至,故哀感幽明,虽谓之人力亦可也。”[4]491《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梦溪笔谈》中都有朱寿昌寻母的记载。后编入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
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2]132朱寿昌弃官寻母,牺牲了自己的官禄,终于在五十年后见到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母子的血缘亲情真挚动人。
孝子千里寻亲是中国古代孝文学常见的故事类型。《儒林外史》中还有郭孝子寻亲。小说、戏剧、民间故事、史传等都有孝子寻亲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情节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父母因某种原因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孝子牺牲个人的幸福、官职等千里寻亲,不辞劳苦,精诚之至,哀感幽明,最终孝子终于找到了父母。这种故事表现了人类真实的感情,孝道是人类社会家族血缘关系在伦理道德上的反映,血缘亲情是人类最自然、最强烈的情感,孝子寻亲是对自身生命本源的探求。在当今社会与父母离散的孩子依然演绎着千里寻亲的动人故事。
二、绝父悲思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的悲剧,暮年丧子是人生最大的悲哀,父母往往会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
《槐西杂志》(一)中纪昀之兄晴湖讲了一个父亲思念亡子的故事:
有王震升者,暮年丧爱子,痛不欲生。一夜偶过其墓,徘徊凄恋,不能去。忽见其子独坐陇头,急趋就之。鬼亦不避,然欲握其手,辄引退。与之语,神意索漠,似不欲闻。怪问其故,鬼哂曰:“父子宿缘也。缘尽,则尔为尔我为我矣,何必更相问讯哉!”掉头竟去。震升自此痛念顿消。
客或曰:“使西河能知此义,当不丧明。”先兄曰:“此孝子至情,作此变幻,以绝其父之悲思,如郗超密札之意耳,非正理也。使人存此见,父子兄弟夫妇,均视如萍水之相逢,不日趋于薄哉!”[4]246
真正的孝子要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亡子绝情之言是为了激怒父亲、绝父悲思。纪昀兄晴湖认为:“这是孝子的至情,这样做就是要断绝父亲对他的思念之情。这与晋人郗超的故事相似,但这是不合常理的方法。如果每个人心中都存有这样的想法,那么父子、兄弟、夫妻之情都被看作萍水相逢,人情不是越来越淡薄了吗!”“郗超密札”的故事是这样的:东晋名臣郗超是著名逆臣桓温的党羽,而他的老父亲郗愔是个忠臣。郗超临死时曾取出一箱书信,对门生说:“本欲焚之,恐公年尊,必以伤愍为弊。我亡后,若大损眠食,可呈此箱。不尔,便烧之。”郗超死后,郗愔果然哀思成疾,门生便将书信交给郗愔,都是郗超与桓温密谋的信件,郗愔看后大怒说:“小子死恨晚矣!”从此不再哭泣。这都不是按照人情世故的常理来行事的。这个故事表现出生活的悖论:用冷漠的方式表现出善良的心;比如这个故事里的孝子,即使让老父亲不再哀痛,也够绝情的了,但确实表现出至孝。行孝是讲究方法和技巧的,这种表现和结果相矛盾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感动人。
第二节 孝感神应的故事
《孝经·感应章》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2]79人的孝行感天动地能得到天地神灵的护佑。《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孝子,也是孝感天地的典型。
一、神灵护佑
孝子节妇,土神护佑。道士失于呵护,疫鬼侵害孝子节妇,道士受惩罚几乎送命。《滦阳消夏录》(二)中,“杜林镇土神祠道士,梦土神语曰:‘此地繁剧,吾失于呵护,至疫鬼误入孝子节妇家,损伤童稚,今镌秩去矣。新神性严重,汝善事之,恐不似我姑容也。’谓春梦无凭,殊不介意。越数日,醉卧神座旁,得寒疾几殆。”[4]38
土神对不孝之子,严惩不贷。《如是我闻》(四)中狐父子在园中打斗,狐父诉诸土神,土神捉拿不孝之狐。一轿夫目睹事情经过后说:“斗触父母倒是何大事,乃至为土神捕捉?殊可怖也。”[4]239
“孝”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反映了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而且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在道家的劝孝经典《文昌孝经》中说:“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殁,魔煞祸侵”。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始终是孝的倡导者。忤逆不孝之子遭到的报应是严厉的。《滦阳消夏录》(四)中有这样的故事:
乾隆戊辰,河间西门外桥上,雷震一人死。端跪不仆,手擎一纸裹,雷火弗爇。验之皆砒霜,莫明其故。俄其妻闻信至,见之不哭,曰:“早知有此,恨其晚矣!是尝诟谇老母,昨忽萌恶念,欲市砒霜毒母死。吾泣谏一夜,不从也。”[4]68
忽萌毒杀老母之心,便被雷击。这是一则关乎人伦道德、善恶报应的故事,神道设教,惩罚恶人。这种罪孽在《大清律例》中也是处以“斩”“绞”之刑,雷神的惩处更为迅速,心存恶念往往会导致不测之祸。萌恶念,市砒霜,立即受到惩罚。[7]
二、火不侵柩
孝子遇到天灾人祸,往往能得到神的护佑。中国古代孝文学有火灾不烧孝子家的灵柩的故事。《姑妄听之》(四)中有这样的故事:
乾隆甲辰,济南多火灾。四月杪,南门内西横街又火,自东而西,巷狭风猛,夹路皆烈焰。有张某者,草屋三楹在路北,火未及时,原可挈妻孥出;以有母柩,筹所以移避,既势不可出,夫妇与子女四人,抱棺悲号,誓以身殉。时抚标参将方督军扑救,隐隐闻哭声,令标军升后巷屋寻声至所居,垂绠使缒出。张夫妇并呼曰:“母柩在此,安可弃也?”其子女亦呼曰:“父母殉父母,我不当殉父母乎?”亦不肯上。俄火及,标军越屋避去,仅以身免。以为阖门并煨烬,遥望太息而已。及火熄巡视,其屋岿然独存。盖回飙忽作,火转而北,绕其屋后,焚邻居一质库,始复西也。非神鬼呵护,何以能然! ……[4]485
吕太常含晖言:京师有一民家,停柩遇火,无路可出,亦无人肯助舁。乃阖家男妇,锹镢刀铲,合手于室内掘一坎,置棺于中,上覆以土。坎甫掩而火及,屋虽被焚,棺在坎中,竟无恙。火性炎上故也。此亦应变之急智,因张孝子事附录之。[4]486
这种孝感天地之神异故事,旨在说明鬼神对孝子的呵护,至孝之家,万劫可消。烈火不烧孝子家灵柩的故事最早见于《搜神记》中:孝子刘殷的曾祖母王氏卒“时柩在殡而西邻失火,风势甚猛,殷夫妇叩殡号哭,火遂灭。”[9]在史籍中也很常见,《后汉书 郅恽传》曰:“先是长沙有孝子古初,遭父丧未葬,邻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扞火,火为之灭。”[10]在《明史》卷二百九十七也有几则此类故事。突发火灾,孝子痛哭,火遂熄灭,灵柩或陵墓安然无恙。情节极其相似。如:“杨敬者,归德人。……母殁,柩在堂。邻家失火,烈焰甚迫,敬抚柩哀号,风止火灭。正统十三年旌表。”[5]7598一个偶然事件载入史册,受到朝廷的旌表,民间就会创作和流传很多这样的故事。
三、化险为夷
孝子在遇到危难时能化险为夷,是因为孝敬父母是他的精神支柱,支持他渡过难关。孝可以使人逢凶化吉,免灾得福。
《滦阳消夏录》(三)中有姓卫的盲人,除夕到各家弹唱,背着人们赠予的食物回家,途中掉入旷野的枯井中。家家守岁,路无行人,他在井底吃人们赠予的食物、水果,数日不死。恰逢屠夫王以胜赶猪回来,绳断猪逃掉入枯井,寻猪人看见盲人,已气息奄奄。问盲人井中情状,他说:“是时万念皆空,心已如死。惟念老母卧病,待瞽子以养。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莩,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4]55盲人在赡养老母的精神支持下维持着生命,在猪落井的巧合中绝处逢生。
《论语·为政》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要求子女要为父母的疾病而忧虑。《滦阳消夏录》(三)中沧州轿夫田某,母病危,听说景和镇的一位医生有奇药。这天晚上卫河暴涨,舟不敢渡。田某仰天痛哭,泪随声下。人们同情他,也没办法。一船夫解开缆绳说:“苟有神理,此人不溺。来来,吾渡尔。”[4]61横冲白浪而行,弹指间已到东岸。观者皆合掌念佛。母亲遇到危难时,是考验孝子的关键时刻,孝子冒着生命危险去求药。人们相信有神理,孝子感动船夫,感动天地,乘风破浪,化险为夷,到达彼岸。
3)一些体现潍坊城市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街道名称知名度不高。如北门大街、北马道街、胡家牌坊街、十笏园街区、鸢飞路等虽然是潍坊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但这些街区知名度并不高。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孝子,在遇到危难时会得到神灵的庇佑,总会化险为夷。
四、天赐财物
贫寒孝子生活饥寒交迫,但仍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最终得到天之哀悯,赐予财物。
孟子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财力不足供葬难。《槐西杂志》(一)中的孝子史某家贫,父病危时用家中惟一的青布袍给父亲入敛。母亲说用袍换米家人还可以多活几天,为什么要埋在土里?史某孝顺父亲,还是把布袍给父亲营葬了。某人失银钏,史某在粪土中拾到银钏。失主以六千钱赎之,恰好是布袍的价格。众人认为:“此天偿汝衣,旌汝孝也。”纪昀认为是“幽明之感应”。[4]263贫寒的孝子,往往能够得到“感应”,然后在粪土中捡到宝贝。理由是“此天旌汝孝也”。《搜神记》中有刘殷至孝得粟的故事,在《北东园笔录》中也有天赐孝子米的故事,天赐孝子米是因为“天之哀悯孝子如斯也”。
《搜神记》中有孝子埋儿得金的故事,后收录在元人郭居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诗为颂。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2]125虽然对埋儿的作法今人难以理解,但孝心使郭巨获得了巨大财富,不但可以孝养母亲,而且可以抚养儿子。这是天对孝子的恩赐。此类故事都有孝感天地的神秘性。孝道的践行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当贫困难以尽孝时,天赐财物。这是中国古代孝子故事的常见模式。
神道设教,教化百姓。“道教为孝道的推行提供了神佑鬼惩的奖惩制裁手段,佛教则为教道的推行提供了善恶报应、生死轮回的信仰威慑力。”[8]224为封建道德的推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于鬼神相助等孝感情节,今人会感到荒诞不经,但在古代,人们深信不疑,必然会受到激励和感化。
第三节 孝子愚孝的故事
古人云:“纯孝,孝之正也。愚孝,孝之误也。”纯孝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纯朴之爱。愚孝,往往失之盲目,近乎于愚昧。愚孝显示出封建孝道的历史局限,孝的专制化、神秘化、极端化导致了孝子的愚孝。
一、唯命是从
孝顺是对亲长的尊敬和顺从。《孟子·离娄下》中提出“无违即孝”,要求对长辈无条件服从。董仲舒的“父为子纲”思想被宋明理学家的发展为:“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道的极端化、愚昧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封建家长制为要求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样才能成为孝子。《槐西杂志》(四)中有这样的故事:
里有人粗温饱,后以博破家。临殁,语其子曰:“必以博具置棺中。如无鬼,与白骨同为土耳,于事何害?如有鬼,荒榛蔓草之间,非此何以消遣耶!”比大殓,佥曰:“死葬之以礼,乱命不可从也。”其子曰:“独不云事死如事生乎?生不能几谏,殁乃违之乎?我不讲学,诸公勿干预人家事。”卒从其命。[4]358
《荀子·子道》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经》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2]74父亲若有谏诤的儿子,就不会步入不义之境地;如果父亲有不义的行为,错误的言论,儿子就应该直言相劝,不可一味顺从。《荀子》《孝经》显示出孝道民主性的一面。而《孟子·离娄上》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作为人子,对父母要顺从。要顺从父母的意志,惟命是从。其子顺从父亲的愿望,认为事死如事生,就将赌博之具放入棺中。听从父命不符合礼制,不听从父命,也不符合儿子的心愿,但听从父命无疑又是愚孝,这个故事就是这样进退唯谷。纪昀之父姚安公认为此事“非礼也,然亦孝子无已之心也。吾恶夫事事遵古礼,而思亲之心则漠然者也。”[4]358虽非礼之举,但表现了孝子顺亲之心。但父亲的要求无疑是不对的。封建家长制的专制化和极端化导致了孝子的愚孝。
二、谀墓荣亲
中国古代有祖先崇拜之习俗,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也说“我的祖先曾阔过”就是这种孝子荣亲的心理表现。《槐西杂志》(三)中有类似的故事:
李玉典言:有旧家子,夜行深山中,迷不得路。望一岩洞,聊投憩息,则前辈某公在焉。惧不敢进,然某公招邀甚切。度无他害,姑前拜谒。寒温劳苦如平生,略问家事,共相悲慨。因问:“公佳城在某所,何独游至此?”某公喟然曰:“我在世无过失,然读书第随人作计,为官第循分供职,亦无所树立。不意葬数年后,墓前忽见一巨碑,螭额篆文,是我官阶姓字;碑文所述,则我皆不知,其中略有影响者,又都过实。我一生朴拙,意已不安;加以游人过读,时有讥评;鬼物聚观,更多姗笑。我不耐其聒,因避居于此。惟岁时祭扫,到彼一视子孙耳。”士人曲相宽慰曰:“仁人孝子,非此不足以荣亲。蔡中郎不免愧词,韩吏部亦尝谀墓。古多此例,公亦何必介怀。”某公正色曰:“是非之公,人心具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存,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不谓后起胜流,所见皆如是也。”拂衣竟起。士人惘惘而归。[4]315
孝子爱慕虚荣,阿谀奉承,欺世盗名,谀墓耀祖光宗,招致路人的讥讽和群鬼的嘲笑,祖先对谀词抱愧不满,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中国古代认为死者为大,从汉代的蔡邕,到唐代的韩愈,都写过谀墓之碑文。这是一种浮夸失实的恶劣风气。对死去的官员尚且如此,对活着的权贵更变本加厉了。死者是正直之人,表达了实事求是、是非功过自有公论的愿望。
三、卖儿鬻妻
孝子对父母片面绝对之孝道义务表现于为了孝养父母,卖掉妻子儿女。妇女、儿童由于社会地位和体能的低下,被男人视为私有财产,在贫穷无法孝敬父母时,妻子、儿女往往是贫寒孝子孝敬父母的牺牲品。
《姑妄听之》(二)中的刘某,他的母亲爱他的幼弟,刘某比他的母亲更爱他的幼弟。弟有病,母亲废寝忘食地照顾。刘某卖掉儿子为弟买药。刘某对妻子说:“弟不救,则母可虑,毋宁我死耳!”妻感动,无怨言。[4]426这与东汉的郭巨埋儿的故事也很相似。郭巨为了省一点粮食给母亲吃,竟惨无人道地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活埋,虽然孝感天地,天赐黄金,无需埋儿,但这种违反常理、人性的想法竟得到当时人们的赞扬。更有甚者,元杂剧无名氏的《小张屠焚儿救母》,为了救生病的母亲,拜东岳,要将儿子做一枝香活活烧死。比起郭巨、小张屠来,刘某卖掉儿子似乎还慈爱一点,因为没有性命之虞。郭巨和小张屠要以残忍的手段扼杀儿子的生命,刘某只是结束了与儿子的父子关系,但都不符合父亲的人伦天性,有违尊老爱幼的民族心理,有违母亲的爱孙之心,陷母亲于不仁之境。几个故事都是为了孝养母亲,取悦母亲,可以舍弃儿子,剥夺子辈的生命和自由,这样的封建孝道是吃人的道德,难怪鲁迅呼吁要“救救孩子”。
孝子为了孝养母亲卖掉妻子,结果造成了母亲饿死、妻子自杀的双重悲剧。《滦阳续录》(五)中沧州董华,家境贫寒,以卜卦卖药为生。“一母一妻,以缝纫澣濯佐之,犹日不举火。”逢饥荒年,全家人奄奄待毙。无奈之下,董华只好“鬻妇以求活。”妇初不从,华告以失节事大,致母饿死事尤大。[4]569又逢荒年,董华及其母亲饿死了,一邻妪偶然泄露了这一消息,妇痴坐良久说:“我隐忍受玷,希望缺月再圆。现在不可能了。”突然开窗坠楼而死。为了养活母亲,卖掉爱妻,这就是孝子的选择。尽管卖掉妻子,最终也是家破人亡。
孝敬父母是依赖于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当不具备经济条件时就要量力而行。但孝子的孝行是极端化的,没有条件卖掉妻子儿女也要行孝。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使妻儿成为男子的附属品,没有独立人格。陈独秀认为封建道德的危害在于:“一曰损害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一曰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平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11]封建孝道损害了妇女儿童的权益,对妇女儿童非常残忍。更有甚者要活埋或焚烧儿子,剥夺个人法律平等之权利。
四、舍生复仇
从家族的血缘关系和宗法思想来看,《礼记·曲礼上》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为父母报仇的思想基础就是孝道,复仇是孝敬父母的极致。父仇不报是最大的不孝,于是孝子舍身尽孝,为了复仇,不惜铤而走险,血刃仇人,以身试法,牺牲了生命尽孝。《滦阳续录》(五)中有孝子舍生复仇的故事:
有嫠妇年未二十,惟一子,甫三四岁。家徒四壁,又鲜族属,乃议嫁。妇色颇艳。其表戚某甲,密遣一妪说之曰:“我于礼无娶汝理,然思汝至废眠食。汝能托言守志,而私昵于我,每月给赀若干,足以赡母子。两家虽各巷,后屋则仅隔一墙,梯而来往,人莫能窥也。”妇惑其言,遂出入如夫妇。外人疑妇何以自活,然无迹可见,姑以为尚有蓄积而已。
久而某甲奴婢泄其事。其子幼,即遣就外塾宿。至十七八,亦稍闻繁言。每泣谏,妇不从;狎昵杂坐,反故使见闻,冀杜其口。子恚甚,遂白昼入某甲家,剚刃于心,出于背,而以“借贷不遂,遭其轻薄,怒激致杀”首于官。官廉得其情,百计开导,卒不吐实,竟以故杀论抵。
乡邻哀之。好事者欲以片石表其墓,乞文于朱梅崖前辈。梅崖先一夕梦是子,容色惨沮,对而拱立。至是憬然曰:“是可毋作也。不书其实,则一凶徒耳,乌乎表?书其实,则彰孝子之名,适以伤孝子之心,非所以安其灵也。”遂力沮罢其事。是夕,又梦其拜而去。
是子也,甘殒其身以报父仇,复不彰母过以为父辱,可谓善处人伦之变矣。或曰:“斩其宗祀,祖宗恫焉,盍待生子而为之乎?”是则讲学之家,责人无已,非余之所敢闻也。[4]564
谋生路嫠妇堕节,不能明媒正娶,只能暗度陈仓。护伦理孝子妄杀人,与其说成全孝心,毋宁说成全于礼教。孝子的行为虽然触犯了法律,但符合伦理纲常,作者肯定了“子为父隐”的孝行,这种行为得到人们的同情。孝子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父亲报仇雪耻,又不张扬母亲的隐私来玷污父亲的名誉,作者认为是“善处人伦之变”。这是清朝版的《菊豆》。无论怎样看,都是家庭悲剧、社会悲剧、道德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就是封建礼教。封建的节、孝观念使孝子舍生为父报仇,孝子舍生复仇又断其宗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子又陷入不孝的境地。孝子杀死了母亲的情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使母亲痛不欲生。孝子本人靠母亲的失节而生存,又要为母亲的失节而复仇,养育孝子的不是父亲,而是他母亲的情人。节孝道德的极端化使孝子持刀杀人,他杀死了母亲的情人,也伤害了他的母亲,孝子杀死了养育他的人,这无疑是一个道德困境。《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2]43孝为百善之先。如果孝与其他道德标准发生矛盾时,纪昀首先肯定的是孝。但纪昀常常把孝置于矛盾的境地,礼教伦理在不同层面发生冲突,对这种道德取向提出质疑,让人陷入一场没有准确答案的争论和思考之中,使故事内涵颇具延展力。
封建孝道内涵丰富,孝子既要孝敬父母,又要延续香火,《孟子·离娄上》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者借讲学家之言表明道德同质冲突不可调和,常常使人处于进退唯谷的境地。无论怎样选择都是不孝。这个故事揭示了道德选择两难处境中人物的精神痛苦,家庭伦理体系中人的选择矛盾。“以至于无论作出何种选择都必须同时付出巨大的道德上的代价,它所引起的人物内心的骚动不安比道德情感的异质冲突更具有人性深度和艺术感染力。”[12]面对生活的残酷,纪昀从世道人情中那些微妙的疑难问题出发,让人看到在孝与孝的矛盾冲突中,复仇与子嗣难以兼顾,为孝子何其难也!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孝子事象丰富,既有传统的孝子故事,也有独特的情节内容。孝子身份经历不同,行孝的方式各异。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推行孝道,不遗余力“诱之以利,惩之以害,感之于神,吓之以鬼。……这一切作为强有力的劝孝方式,极大地控制了人心,促进了孝心。”[8]306纪昀强调孝道的血缘亲情,体现出孝道的人伦关系,孝敬父母,是纯真的亲子之孝。孝道有其封建道德的历史局限性,也有一些愚孝故事表现出孝的极端化和愚昧化。虽然孝行中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令人感动,但孝子的愚孝行为很难引起今天人们的共鸣。
[1]魏晓虹.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女孝[J].孝感学院学报,2010(4):27-31.
[2]孝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3]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M].北京:中华书局,2008:327.
[4]孙致中,吴恩扬,王沛霖,等.纪晓岚文集[M].第二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5]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滕桂花,朱仰东.《儒林外史》郭孝子本事与王原再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2):78 -81.
[7]魏晓虹.浅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雷神[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2):80-85.
[8]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干宝.搜神记[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157.
[10]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1028.
[11]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新青年,第1卷4号.
[12]周勃,达流.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关系论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