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会企业兴起的解释理论
2013-08-15崔雁
崔 雁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
社会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悄然兴起于欧美国家。简而言之,社会企业是指通过商业运作模式来完成社会使命的一种混合的组织活动形式,属于“社会创新”运动的一部分。其优点在于其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参与、创造和积累社会资本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企业的发展又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但是,总体来说,社会企业作为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新趋势,其兴起和发展与过去几十年中全球非营利部门发展的紧密相关。在社会需求激速增长、非营利部门迅猛发展的同时,流向第三部门的政府资助却不断减少。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企业开始逐渐兴起。因此社会企业的兴起理论也与非营利部门相关理论密切联系。本文将从政治学科与经济学科两个角度,对这些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一、政治学科理论
社会企业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三个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任何一个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政府在一定时期会运用政治的力量进行引导,以维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社会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因素有关。
(一)第三方政府理论
Salmon(1993)在《国际社团革命——世界范围内的第三部门兴起》一文中,将过去二十年中全世界有组织的志愿行动的急剧增长称之为国际社团革命。对于这一世界范围内的非营利部门的急剧扩大以及相应引起的政策关注和优先性,学者纷纷从公共行政学领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比较非营利研究项目认为,世界范围内非营利组织吸引来自社会、政府与学界的广泛注意的原因主要在于遍布世界的政府危机。[1]这一全球性的政府危机大体表现为对于发达的北半球国家的传统社会福利政策的质疑、对于发展中的南半球国家政府主导发展进程的失望、对于中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实验崩溃的失落以及对于危害人类健康安全的环境恶化的深刻关注。另外,全球公民社会组织数量和规模的飞速增长也是原因之一。过去的二十年中,信息革命极大优化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受教育的中间阶层的迅速扩张,他们在各方面缺乏对其政治与经济权利的表达方式,并不断怀疑政府独自处理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能力,因此诉诸于公民社会组织来试图寻求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再次,对于主导了过去二十年经济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共识”(又称为“华盛顿共识”)的质疑也是非营利部门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由于“最佳的”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信条的失败,许多政治领导开始探索另外的发展方式,例如英国布莱尔首相的“第三条道路”、德国施罗德总理的“新中间路线”。公民社会组织通常具有小规模、灵活性、与公民的紧密联系性、利用私人创新解决公共问题、处于市场与企业外的独特位置等优势,它们毫无疑问成为了“中间道路”最重要的参与成分。
Anheier和Salamon认为非营利部门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政策关注的原因之一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2]。新公共管理源自于新自由主义公共政策,开始于1980年代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的执政。在政府资助和社会福利措施减少时如何应对社会福利问题,里根总统和撒切尔夫人同时将目光投向了非营利部门和慈善事业。由“公共选择理论”所激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致力于增加公民的选择同时提高公共行动的效率。在这一进程中,私人组织及非营利组织被视为使“新公共管理”运作起来的核心参与者。实际上,这一思潮早就植根于许多国家已存的政府运作体系之内。例如,1970年代的美国福利国家的表象之后存在的是一个精美的“第三方政府”(third party government)系统,以政府集中依赖非营利和营利机构来提供政府财政资助的服务为特征,政府与第三部门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角色乃是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冲突解决机制。新公共管理运动倡导了许多如“契约外包”等的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还致力于系统化存在于非营利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各类参与活动的通用术语,例如英国新工党的“合约”(compact)。通常而言,跨越政治界限与第三部门机构的合作被视为不同于单纯依赖市场或政府的“第三条”道路的核心。
另外,全球化也通常被视为是削弱国家——政府权威和强化全球化企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全球化还为国际公民社会的形成、跨国非营利组织网络结构的建立打开了一扇大门。冷战的结束,多极世界的形成,联合国国际论坛日渐增长的重要性都给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参与和互动的机会;民主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传播为政治表达提供了渠道,同时刺激了协会社团的增长;1970年代以来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权和环保组织的发展;1940年代以来的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繁荣促进了强调人权、个体自由、环境保护的价值观转变;通讯革命极大节约了国际层面的组织交流成本。以上这些因素都极大扩展了国际公民社会成长的空间。
(二)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概念的流行也是第三部门和社会企业兴起原因之一。如果说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的是第三部门的服务提供功能,那么社会资本概念则聚焦于第三部门的社会整合与参与功能。许多学者认为,经济繁荣和民主进程建设取决于公民之间的信任水平和共荣互惠理念。普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通过对意大利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历史比较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水平的相互信任和公众参与的地区通常也呈现出较高水平的政治稳定性、政府效率和经济增长,而这些地区通常也具有较高水平的志愿协会的网络结构。这一发现与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结论相契合。托克维尔根据对美国社会的深入考察,揭示了美国民主成长的基石——“公民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植根于美国政治文化的深层,形成了一种文化图腾。与欧洲社会所强调的“国家取向”不同,美国乃是一个自我组织与自治的公民社会,是“社团主义”与“支援主义”的体现。根据1999-2000年间的欧洲国家价值调查也发现:在会员资格的增长与信他人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Evers(2001)[3]从社会资本的概念出发,建立了一个社会企业混合资源结构和多元目标的社会政治分析。其论述有三个重点:“一是界定社会企业的内涵;二是说明在社会企业混合资源的结构中,社会资本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三是从社会资本及公民承诺的角度,厘清社会企业的政策意涵。”[4]在界定社会企业内涵后,Evers认为于社会企业而言,社会资本将有助于社会企业同时考量货币因素及非货币因素,非货币因素包含信任、社交、对话的意愿及合作,从而建立其混合的资源结构。另外,建立社会资本乃是第三部门重要的目标之一,社会资本不但能够创造信任,也可以形塑社会中团体或社团的行为乃至发展趋势,是公民承诺及审视经济发展与治理的重要途径。
Laville和Nyssens(2001)也论述了社会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他们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降低交易及生产成本,且社会资本本身就是社会企业的目的之一,社会企业有助于创造作为民主化要素的社会资本,并可以调整及重塑社会资本的特定形态。[5]
二、经济学科理论
经济学理论历来是理解非营利部门的存在原因与功能的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社会企业作为非营利部门的一个新态势,经济学理论也能为其兴起与发展提供有力的解释。该角度的理论解释聚焦于非营利部门的服务提供功能,指出非营利部门的存在或缺席正是公共物品或是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一)需求方理论
需求方理论的两个经典解释即政府失灵理论与市场失灵理论。这些需求理论将非营利部门提供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视为是对大部分人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不满的市场反应。
经济学家Burton Weisbrod利用古典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了非营利部门组织存在的原因。政府失灵理论认为,民主政府具有政治敏感性,通常只能提供那些“中间选民”偏好的公共物品,导致了大量的无法满足的其他公共物品需求,而这一空隙只能由非营利部门来填补。[6]James在分析了不同国家的非营利部门的实证数据后指出“多样化需求”理论的解释力在发达国家更强,因此她提出了“过度需求”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非营利部门出现的原因及结构组成。她利用成本——收益框架来分析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在这里成本主要指税收,除此之外,还有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公务人员高于市场的工资以及征税的成本都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而收益则是人们得到的超过其支付的税赋的边际收益。只要相对于私部门而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越高,中间选民选择政府提供服务的几率越小,留给私部门去满足的“过度需求”也就越多。所以,在那些“中间选民理论”没有解释力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人们对于政治力量有不同的看法、特定的不参加投票的人群、在立法中不被代表的人群或是军事或暴力而非自由选举是政府合法性基础的地方,只要可预知由公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大于收益,那么那些低收入者或是高纳税群体仍会选择私部门。另外,缺乏竞争及企业绩效指标而导致的生产无效率也是政府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原因。
市场失灵理论则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原理加之购买者与消费者非同一人,消费者缺乏必要的信息来判断他们所购买的公共物品的品质,导致契约失灵。营利机构受利润最大化的驱使,难以保障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品质;非营利部门则受到不得分配利润原则的限制,因此它们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品质更值得信赖。市场失灵理论也被称为“信任”理论、“信赖相关”理论或“契约失灵”理论。
(二)供给方理论
供给方理论则着力于解释非营利组织出现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社会企业家的培育。正是因为有了社会企业家们,这些“有动机去创建非营利组织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们,才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成为必然。James认为这些极富企业家精神的个体的出现并非偶然随机的,而是具有特定环境的社会土壤来培育这些人们。她认为最常见的社会环境之一便是宗教传统,尤其是激烈的宗教竞争影响。正是因为有了一个或多个宗教相互竞争,它们通过提过多种公共服务来吸引信徒,从而创建了各种非营利组织。
此外,James还进一步指出非营利组织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多重产品公司”(multi-product firms),因而组织可以同时提供营利性服务和亏损性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达成其社会使命。亏损性服务直接服务于组织使命,营利性服务则可为亏损型服务贡献资源。James还建议当来自其他方面的组织资源充足时,组织可以削减组织的商业行为,当资源紧缺时则可相应增加商业产出。[7]如今,许多非营利组织在组织内部设立一些商业分支机构或提供某些商业服务来获得收入以支持组织的社会项目可视为该理论的现实例证,例如图书馆、动物园、公共广播电台等。这就是著名的“交叉补贴”(cross-subsidization)理论。在该观点里,非营利组织参与商业活动是“非偏好的”,参与的目的是“交叉补贴”其偏好的组织公益使命活动。不过,James也进一步指出,非营利组织产业化的活动中,商业的目标有可能会主宰非营利组织的决策,形成“营利的伪装”,从而导致对组织公益目标实现的倾害。
另外一个比较有解释力的理论是“诱因结构”。Bacchiega和Borzaga认为唯有从诱因结构(incentives structures)出发,才能厘清社会企业的真正内涵。他们认为诱因结构包含“薪资”及“自由度”两个面向。首先,尽管社会企业的薪资一般低于公部门及营利部门的薪资水平,其仍可以吸引人员持续性地投入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企业的社会目的性为员工提供了实践社会目标的可能性,这一非货币性诱因常常是社会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其次,由于不得分配利润的限制,即可避免货币诱因可能产生的投机行为,还能为员工提供选择自我实现的机会。最后,就自由度而言,社会企业采取“低度权威”的诱因结构,允许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自由度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式;而民主开放管理和共同社会目标约束,则能使社会企业能够整合不同的利害关系人的目标。[8]
(三)融合的价值理念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全球大部分国家实现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因此,面对未来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都开始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很多学者都对此有精彩的论述。例如早在2003年,Jed Emerson在《融合的价值主张:整合社会回报与经济回报》一文中就已提出了“融合的价值理念”。该文的核心观点是[9]:所有的投资行为都同时发生在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之中,而且社会回报、经济回报和环境回报这三者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替换关系,这三个价值取向可以在市场内的每个行动和每项投资中单独呈现并共存,而这就是“融合的价值理念”。所有的组织都可以并都正在创造混合的价值。“营利或非营利或混合”的组织类型讨论仅仅与投资者对他们特定的投资组合所追求的不同类型的回报的不同程度有关。营利组织追求高度的经济价值,非营利组织追求社会价值,混合型组织追求一定比例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试图获取的最根本性的价值且什么样的法律结构将最有利于达成此目标?正是在这种融合的价值理念的促进下,整合了社会使命与商业运作,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双重创造的社会企业开始蓬勃发展。
[1]Salamon,L.M.,Anheier H.K.,List R,et al.Civil society in comparativeperspective.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M].Connecticut:Kumarian Press,1999.
[2]Anheier,H.K.,Salamon L.M.The Nonprofit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M].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3]Evers.A.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Multiple Goal and Resource Structure of Social Enterprises.In C.,Borzaga& J.Defourny(Eds.),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3:296-311.
[4]郑胜分.欧美社会企业发展及其在台湾运用之研究[D].国立政治大学,中华民国九十四年七月.
[5]Laville,J.L.& M.Nyssens.The Social Enterprise:Toward a Theoretical Socio - Economic Approach.In C.,Borzaga& J.Defourny(Eds.),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1:312 -332.
[6]Weisbrod,Burton A.,ed,To Profit or Not to Profit[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James C.,E.How Nonprofit Grow:A Model[J].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983(2):35 -66.
[8]Bacchiega,A.&Borzaga,C.Social Enterprises as Incentive Structure:An Economic Analysis.In C.,Borzaga&J.Defourny(Eds.),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1:273-295.
[9]Emerson,J.The blended Value Proposition:Integrating Social and Financial Return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3: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