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学率:怎一个利字了得

2013-08-1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陈季良

中国西部 2013年9期
关键词:升学率分流名校

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 陈季良

当下,升学率的高低,已经成为各界评判一所学校所谓好坏、强弱、优劣的最主要指标。

当我们在翻看任何一所中学的简介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会看到对升学率的自我标榜,当我们在看到任何一级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有关教育工作的成就时,也无一例外地会凸显升学率的交代。升学率已经成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学校可以宣传的必要条件,高升学率已经是当下最强大的宣传利器。

为什么升学率会在社会各界人士心目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透过这种现象,折射出一个事实:升学率——无非一个“利”字。因为,在这“利”前,谁也不能输,谁也输不起。

面对升学率,勿说学校领导、教师和地方教育官员束手就擒,就是厅级官员、部级领导也只能乖乖缴械投降。然而,众多被挟持其中的当事人又是何种现状,其真实感受又如何呢?我们在网络上随意点击搜索一下,就不难发现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升学率故事正不断上演。而首当其冲,在这升学率大潮中无法独善其身的各位纷纷登场:

先看看云南某高中的一个学生是如何说的: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学校里,成绩不好,但是从不违反学校纪律。可当我到了高三却面对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退学”和“分流”。什么是分流?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实分流也就是把学校的一些成绩靠后的同学安排到一些中专、技校去上学。我想大家看到这两个措施,应该知道学校这样做的目的了吧!那就是提高升学率!把学习差的同学撵走以获取更高的学校政绩!大家说这样做还有学校的本质吗?中国的教育现状就是这样吗?学校与学校间的盲目竞争中用广大同学的前途作为牺牲品!这样对与像我这样的同学公平吗?……

偶然与几位同行的交流中也谈到了这个话题,同一个地级市,有的区加大了学生分流,上高中的相对少,因此升学率就高,而同处一市的某区因为没有做好“分子分母”的计算题的高考升学率相对较低,从而让教育局长、分管区长在会上很受伤,也使仕途很受伤。所以,升学率已经是一个极具杀伤力的利器。并且,同样让学生、家长很受伤。这是一位家长的无奈心情:

我是一个09届初三毕业生家长,孩子到现在没有初中毕业证,我也知道初中毕业证没什么用。但是北洛中学校长把孩子一个正常初中毕业生的资格剥夺了。不光我孩子一个还有几个学生也是这样。孩子从别的学校转到北洛中学,办手续时他什么没说。结果等把孩子手续拿来,他说看孩子成绩,要是能进前90名就给上正常学籍,如果不能进90名就上往届学籍,也就是孩子从没参加过中考就是补习生,中考分数要减5分。他的理由是——不能影响他学校的升学率和及格率,不然他学校的排名要后退,影响他的业绩。这样的学校排名能不在前面吗?

弄虚作假搞的业绩能不突出吗?九年义务教育就这样体现了?

我无意考证这个北洛中学究竟身在何方,但我想,或许这样的中学遍布大江南北,因为这样的境遇天下大同。再来看看安徽六安某校长的真实想法:

某农村高中虽然生源不好,但本科升学率却高达70%。对于“高考战绩”,学校有一段这样的自我介绍:……2010年,本科上线人数6039人,其中一本1809人。2011年,本科上线人数共6900人,其中一本2100人,600分以上103人。其实,面对这中学创造的“神话”,距该中学只有30多公里的某中学校长说:“现在,无论教育内部,还是教育外部,对于高中教育教学的评价,比过去更片面了……这就一方面导致全国的高中办学目标都奔名校而去,另一方面逼着学校只关注尖子生,把最优质的资源集中在尖子生身上。如果一所几千人的高中,只是为了每年培养几个名校大学生,我不知道这样的高中教育是否背离了办学的宗旨。”

升学率如此神奇,就在于升学率已是各方争夺利益的神器。校长、局长有了升学率,加官进爵;反之,遇见明事理、懂教育的地方官员尚有一席之地,不然则是四面楚歌,不日即可“告老还乡”。原先应用的教学规律,学生的分层教育,社会人才的不同需求,都在升学率前不断扭曲、变形,最后,就只剩下赤裸裸的数据。

随着升学率大战的白热化加剧,“升学率”也开始低龄化——从高中到初中,从初中开始转向小学。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这样的口号“高中教育看初中,初中教育看小学!”事实上,小升初已经沦落成“小高考”。择校热愈演愈热,而各地名校也纷纷出招,抢占制高点,以各种美其名曰的形式进行选拔,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家长带着孩子奔波于培训班与补习班之间,其状正比鲁迅当年奔波药铺与当铺之间还惨!

毫无疑问,升学率必将继续困扰我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绕道,因为当下,社会现状无法改变这一现实,所以,如果能稍稍做到不唯利是图、利益熏心就是上上大吉了!

猜你喜欢

升学率分流名校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NSA架构分流模式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赶集挑名校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