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打造校园体育特色的关系
2013-08-15黄伟霞
◆黄伟霞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实验中学)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体育教师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体育教育专业训练,获得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养,是一名良好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也是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理想途径。
所谓学校特色,按照著名教育学者孙孔懿先生的看法,就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品质”。
校园体育特色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外在的、对象性的,需要主体的意识活动去认识。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还处于盲目的无意识状态。这种盲目性,不可能使体育教师步入专业发展的正确轨道。
一、学校体育特色的孕育筛选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催生剂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开发和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就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因地制宜,立足学校实际,选准突破口,充分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规模、学校的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优势,挖掘潜能,扬长避短,才能够保证学校的特色打造工作顺利进行。校园特色的孕育挑选过程也是一个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处于萌芽发展的动态过程。番禺艺术体操由我一手创办到发展至今,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为了让该运动项目更有生命力考虑,我在实验中学开辟新天地,让项目有梯级连接,形成一项特色教学。
二、学校体育特色的积淀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特色理念的确立是关键,重要的是能否有持续性的发展,有拓展的空间才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们看到未来。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因此也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
1.确立教师的信念
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各种信念之间相互接纳、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具有个人价值意义的信念系统。确立一个成熟的科学的教师信念,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
校园体育特色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外在的、对象性的、需要主体的意识活动去认识,体育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坚定正确的目标与信念。
2.把握好教学理念与实践的策略
(1)教学策略的实质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它通过教学活动反映出来,存在并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其实质在于保证高质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体现“实践”空间的具体化。
(2)把握好特色项目阶段性的过渡
教师要从一个自我关注阶段过渡到学生关注阶段才能达到一个升华的阶段才能让特色课堂教学具有显著性的效果。而处在学生关注阶段的体育教师经验丰富,他们较为重视社会的要求、学生能力等方面的不断变化,所以他们极为重视处理课的计划,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的需求。此外,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停留在运动技能上。要积极提升专业知识才能把学校特色训练工作做好。
(3)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领悟力
体育教师只有在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促进教育工作,使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展开。也就是说,体育教师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就要改变“运动技能专业化”的倾向,即需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3.突显体育骨干教师的“风格”化,突出校园特色
骨干体育教师“风格”培养。“风格”培养是实现青年体育教师转型和提升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拓展,必须需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具有风格特色的体育教师,由此来带动体育课程教学的全面提升和发展。结合自己的特长确立研究课题,并在智力投资、经费援助上由学校给予一定支持,为骨干体育教师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
三、校园体育特色的彰显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升华
学校特色经过长时间的精心打磨,必然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能够绽放出它的光芒,彰显出它的独特魅力。因此,也要考验到专业教师能否懂得让学校依托各种有效的载体,展现学校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竞争水平而赋予特色发展更强的生命力。
1.用特色拓展校园文化
体育教学中实施立美教育,在传授技能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始终处于美的环境的熏陶之中,使美育成为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经历,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让审美活动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一种趣味高尚的习惯。如我校在搞大课间活动中,由学校领导带领师生大家一起动起来,投入到阳光锻炼当中,整个锻炼过程中都配有音乐,学校不同的班级在老师的陪伴下跟随不同的音乐进行不同的锻炼展示。学生不仅通过锻炼还可以欣赏各种武术、啦啦操、艺术体操的球、圈、棒、带、绳及集体项目优美的音乐,陶冶了情操,健美了体魄,丰富了内心世界,起到了用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从而考验激发了教师打造学校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竞赛活动与加强交流
积极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市或全国的比赛,不但营造氛围,培养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加促进特色项目的向上、向前发展。其益处体现在:一是有利于营造氛围,培养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特色项目的向上、向前发展;二是有利于考核学校特色项目的真实水平,有利于学校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三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长学生才干,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展示学校面貌,彰显学校特色。这也是对专业水平的考验。同时,加强交流能增进社会各界对学校特色的深入了解,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打造校园特色是相辅相承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越高,在打造校园特色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同样,校园体育特色的打造,又促使体育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正如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的滋润,土壤没有植物的装扮就没有生气一样,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制约着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实施与开展,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工作的开展,鞭策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并驾齐驱的。
[1]孟迎芳.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王玮,刘建国,张莹.新时期体育教师角色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