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彼岸的桥梁——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导语设计
2013-08-15杜向红
◆杜向红
(兰州第四十三中)
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它犹如戏剧的序幕、小说的开端、乐曲的第一音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导语如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住学生,能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导语的内容、风格、方式异彩纷呈,没有固定模式。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体会到,在设计一节课的导语时,应虑及题材、体裁不同的课文,固然要设计出不同内容、风格、方式的导语,即使是题材、体裁相同、相近,乃至同一篇目,也可以变化出内容、风格、方式各异的导语。那么,语文课导语如何设计呢?
一、提出质疑,诱发兴趣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老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将疑问的“彩球”抛给学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片刻的思索后,立即进入语文学习的天地中。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海浪阵阵,波涛滚滚。有一条小船,在风口浪尖上颠簸。船上的人吓得不知所措。一个浪头过来,船翻了,人落入茫茫大海。此人不会游泳,周围又没有其他船只,连呼救都不可能,看来此人必死无疑。但奇怪的是,这个人没有被海浪吞没,却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岸边。原来这个人掉进了死海。为什么掉进‘死海不死’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又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我的导语以“问”为入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丽的大自然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还会通过自身的某种现象给人以启迪。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这条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了松、柏、柘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为什么在同一条山谷中,西坡可以长满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能够生长呢?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谜底究竟是什么?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智慧的大脑到加拿大的魁北克去发现、去领悟……”
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情景交融,美感熏陶
这类导语特别适宜于抒情、状物、写景的散文教材教学。因为这类课文注重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展现一幅幅五彩缤纷、美丽动人的画面,在作者的观察和感受中,无不融合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教师如能围绕这些情与景统一于一体的文字设计导语,则会感染、带动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从而产生兴奋、感动、欣喜、赞赏、惊叹等审美情感,受到深深地熏陶和感染,在导语中如此定音、调弦,学生就会把握全篇的审美基调。例如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我借鉴了一位老师这样导语设计: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烟雨濛濛,如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我在设计《荒岛余生》的导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如果你一时迷失了自己,你一定要看一看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一部探险家式的小说,具有神奇的色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是乱石野草。一个船长在船遇难后独自一人被困于这个荒岛并通过智慧生存下来,最终在收服野人后将岛发展成为一个部落而其自身回到现代社会。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此外,说话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都得悉心斟酌。
三、引经据典,唤醒想象
即依据课题意思或课文内容(人、事、物、景)引用或自拟相关的诗文典故,通过教师或学生的吟诵,从而引入文章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文言文《咏雪》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古代的才子佳人关于雪的诗句有很多,比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拟人);燕山雪花大如席,随风吹落轩辕台(夸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同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雪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谢太傅又是怎样描绘白雪。”名言名句,言简意赅,深受学生喜爱,利用名言名句导课,简便易行。讲《春》时,我先提问了两个名句:唐代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句和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上句。学生回答后,我将这两句诗写在黑板上。“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两句诗里同时包含了我国一位现代作家的两篇作品。请问,是谁的哪两篇作品?”学生稍一思索,便答出是朱自清的《春》和《绿》。“现在我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春》。”既检查了学生对名句的记忆,又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四、叙述故事,架桥过渡
即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如典故、传说、历史故事等)导入对新知识、新课题的讲解。故事导入最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如我在讲《琵琶行》时以这样的故事开头: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那么《天上的街市》导入就可以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统筹方法》导入就可以讲“田忌赛马”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地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概述背景,以境吸人
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这是说,阅读诗文,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状态,“知人论世”。所有诗、文,无不反映了作者彼时彼地的社会生活,又因时因地因事而发,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若要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十分必要,这有助于学生 学习课文,也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如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就可以说说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连纸笔都买不起,他就在母亲的教导下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经过刻苦努力,后来他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此教育学生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六、运用媒体,创设氛围
多媒体导课是建立在传统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彻底改变了依靠“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传统教学导课模式,是对现代课堂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创新。如我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学生都没有看见过钱塘江大潮,只凭朗读课文,很难唤起学生对这一天下奇观的向往和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所以在上课伊时,我便播放大潮的实况录像。学生听着岸上人声鼎沸,江上闷雷滚动,而后变成如同山崩地裂的巨响;看着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继而又如同千军万马,齐头并进的磅礴气势。孩子们陶醉、震撼于这动人心魄的在潮之中,他们不但在兴趣盎然中整体感知了课文大意,而且对新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自己有效地学习奠定了基础。如《狼》这篇课文,可以出示幻灯片“屠夫晚归”时的图,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来判断整篇课文的记叙要素,通过多媒体技术,紧扣画面和故事情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进入角色,当出示“狼和屠夫对峙”的图片时,便可以根据图中的内容,点拨学生的想象,揣测故事的发展,并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只要能说出自己的道理就可以了。这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同学们一定会举手踊跃发言,问题会是千奇百怪的,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学生思维发散得淋漓尽致,并且极大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导语的设计没有固定格式,不须千篇一律,只要注意所用方法和内容切合教学实际,带有趣味性或启迪意味,一般时间不宜过长,三分钟较为恰当,就能在课堂开初将学生紧紧吸引,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从而有助于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迅速提高。
有人曾经戏称:“导语也罢,结语也罢,其实都是课堂教学的‘面子’工程。”此话言外之意昭昭,就是导语也罢,结语也罢,都无关教学效果大碍。其实不然,内容恰当、意涵深厚的导语和结语是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