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景语境看译作《在亚当之前》的功能对等
2013-08-15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佘梦瑶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佘梦瑶
1.引语
尤金·奈达在其“功能对等”理论中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即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情景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所有翻译过程中,语境都是凌驾于一切的因素,而且优先于任何的规则、理论或基本意义。“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2.词汇对等在情景语境中的体现
词汇是语言里所有词的总称,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词汇问题是表达中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言语形式问题。词汇问题,历来有诸多西方理论家们对其做了研究。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可布逊认为,对词汇的翻译重在对词义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对整个语言含义的理解,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情景语境。对于词汇的对等问题,主要可分为三大类情况,即词汇的完全对等、词汇的不完全对等以及词汇的完全不对等。
2.1 词汇的完全对等
对于一般的词汇,通常都能在译语中找到词义与所指范围完全一致的译语词。例如月亮对应moon,television对应电视。这就好比高等数学中集合里的“一一对应”。完全对应多出现于人称代词、物名、地名、科技名词及专业术语,固定搭配及礼貌术语等。例如:
原文:My nights marked the reign of nights-and such fear!
译文:我的夜晚是恐怖的王国——多么恐怖!
在该例中,“reign”作名词时意为“君主统治”,而译者译为“王国”也是综合了这里情景语境即译出语搭配的需要。同时,译语“情景”与文本中的“picture”,“王国”与“reign”又实现了功能上的对等。
2.2 词汇的不完全对等
在两种语言中,不可能各自的所有词汇其所指范畴和含义都一致,毕竟这两种语言是不同的。如,英文中的wife一词,它可指妻子、老婆、媳妇、太太、夫人、爱人等;中文中,由于时代、场合的不同,这些称谓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译成英文时,由于英文没有和“老婆”、“太太”、“媳妇”等一一对应的词,因此,只能通通用“wife”一词替代,这就造成了不完全对应。例如:
①原文:I do not remember much of my mother.
译文:我母亲的情况,我记得不多。
② 原文:She was like a large orangutan,my mother,or like a chimpanzee,and yet,in sharp and definite ways,quite different.
译文:这东西像大猩猩。她就是我的妈妈。她类似非洲的黑猩猩,但又显然不同。
这两个例子中,同样是“mother”一词,例①译为“母亲”,而例②译为“妈妈”。笔者认为译者主要是基于对情景语境的考虑,例①是向别人谈论“mother”的情况,属于正式场合,译为“母亲”显得尊重;例②讲述到主人公深陷困境时希望“mother”展开援救的状况,译作“妈妈”更能体现出主人公此时十分害怕并希望有人出手营救的心理活动。这里就是典型的译入语与译出语的不完全对等,但却实现了翻译的功能对等,可见译者在翻译中对于细微之处的把握之精准。
2.3 词汇的完全不对等
对于词汇的完全不对等,有些是可以经过特殊处理来对原文译出的,而另有一些则无法译出,即理论家们谈到过的“不可译性”。笔者认为,“不可译性”的原因除了文化上的缺失外,还包括特定情景语境下常规译语的不可译。如:
原文;It was not till I was a young man,at college,that I got any clew to the significance of my dreams,and to the cause of them.
译文:我直到青春期,也即是上大学时才对我的梦的意义和起因有所了解。
该例中,“a young man”译为“青春期”就是词汇的完全不对等。这里如果直译为“年轻人”就会造成读者的困惑,和下文衔接不上。所以,译者对其进行了巧妙的转换,译为“青春期”,虽然词汇功能上不完全对等,但却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给出了最合理的解释,也让读者更易于理解。
3.句法对等在情景语境中的体现
句法是研究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直接影响到对原文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句法意义相当重要。句法结构又是由词与词构成的,这种排列组合构成的句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语言基调,即情景语境。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认真分析原文语法,特别是句法结构。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受到各自语言习惯的制约,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语言规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性。所以在这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廖教授对其中相当一部分句子没有做任何调整保持了结构上的一致,实现了句法上的对等。例如:
原文:That it must have been an untimely end,there is no discussion.
译文:他不是寿终正寝,这一点不容置疑。
例子中译文完全按照原文的句法结构,没有做任何调整,这也是基于此处情景语境以及汉语语言习惯的综合考虑,同样实现了翻译过程中功能的对等。
4.篇章对等在情景语境中的体现
篇章上的对等体现在句子与句子间的组合结构上,也就是句子间的逻辑顺序。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考虑的不再局限于上面提到的句法结构。这样一种语篇整体风格也依赖于不同的句式结构,如平行、强调等可以加强篇章的语气。
① 原文:It was where she must have come during the four years’absence from the harde.
译文:她有四年的时间不在部落里,肯定就是到了这个地方。
② 原文:I saw every branch and twig;I saw and knew every different leaf.
译文:每一根树枝,无论大小,我都看得见;每一片树叶,我都辨得出模样,说得出特征。
上述两例中,例①是一个强调句,译者没有平铺直叙译为“就是因为到了这个地方,所以她有四年的时间不在部落里”,而是按照汉语表达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译文同样也对事实进行了强调。例②中两个小分句是一个平行结构,这句话主人公是想强调说明梦里的这个地方曾无数次出现过,他对此非常熟悉,所以用这样的结构加强语气。译者遵循原文的结构,保持了篇章上的对等。
5.文体对等在情景语境中的对等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交际环境之中。不同的交际环境会影响或支配人们的言语行动,使得语言表达形成不同的特征,以致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体。文体风格构成整个语篇的基调,因此翻译时我们必须以原文本的风格为准创造性地进行词语选择与句式安排,使译文语篇具有对等的风格。傅雷始终提出译文要“神似”,其“神似”正是对传译原文的文体提出的最高要求。
原文:...and that in the art of climbing she had been my teacher.I pursued her from tree to tree,and ever she eluded me,peeping back at me with kindly eyes,making soft sounds,and dancing and leaping and teetering before me just out of reach.
译文:在攀爬的艺术上,她是我的老师。我跟着她,从一颗树追到另一棵树。但她总是让我扑个空。她一面回头用那双友善的眼睛看着我,一面发出温柔的叫声。她又跳又蹦,像踩跷跷板那样摇晃着树枝。她就在你跟前,你却抓不到她。
原文中描述的是主人公追逐自己心爱的人时的场景,整个基调是轻松欢快的。译者用了“追”、“扑”、“又蹦又跳”等一系列动词再现了原文中人物快乐追闹的情景,表现出了小儿女之间的暧昧情愫。这里译者还进行了一定的语序重构,使语篇读起来流畅自然有节奏感,把原作的思想完整无缺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唤起读者的共鸣。
6.结束语
文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类型的翻译能够拓宽读者的眼界。译者,作为桥梁的搭建者面临着实现译文与原文功能对等的挑战。当然,这个过程会困难重重,比如来自不同社会的差异,文化的差异,甚至是译者本身的差异。尤其是这篇论文中多次提到的情景语境也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廖美珍教授的译文完全体现了原作的丰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对我们今后的翻译实践有着广泛的参考意义。
[1]Nida,Eugene A,and 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2]廖美珍译.在亚当之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