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思考

2013-08-15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王容青

中国商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质量检查审计工作人员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 王容青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在广度上不断拓展审计领域,在深度上不断挖掘审计内涵,通过审计提出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建设性、预警性的建议,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机制的完善。只有努力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1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问题分析

在当前情况下,内部审计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各企业的审计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使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中,结合到具体的审计项目,本文认为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审计计划不够科学,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工作计划注重数量但缺乏质量意思,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审计准备不充分,缺乏深入的审前调查,制定的审计方案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缺少针对性,操作指导性不强;审计实施不够彻底,抓不住关键,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审计定性不够准确,审计证据不充分、底稿复核不够细致,审计事实得不到落实,得不出精确的结论;审计综合分析不够透彻,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审计意见和建议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审计报告的重点往往放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侧重于合规性、合法性的内容,对审计建议部分重视不够,质量不高,没有从管理和效益角度以及风险控制角度提出有质量的审计建议;审计成果运用不够,对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落实不到位,审计工作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2 制约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原因分析

基于企业内审工作的复杂性及审计对象的多样性,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繁多,其中制度、范围、素质及意识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最为关键,具体而言情况如下:

(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尽完善是导致审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依据,目前大部分大型企业已经拥有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在审计质量控制、项目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等方面,有待于完善,这种欠缺提升了内部审计人员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的难度,直接降低了审计质量。

(2)审计对象的复杂和审计内容的拓展提高了降低审计质量风险的难度。企业内部机构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为内部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内部审计对象逐步发展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经营店,具体审计内容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效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经营风险审计、投资审计等,还要预测新形势下的兼并、联合、分拆以后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评价企业是否有效益,提出是否可行的意见书供领导决策参考。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也就越大,审计质量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3)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内部审计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和审计职业道德等。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但是审计经验又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审计经验也会有误断的时候。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责任、职业道德、风险意识等也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尤其是风险意识淡薄问题。随着内部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覆盖面越来越大,内部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完成审计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员少任务重,部分审计人员包括部分审计部门的领导“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审计风险意识淡薄,质量意识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计质量要求,表现为:只重完成任务,忽视审计质量,造成实施的审计项目多,打造的审计精品少,影响了审计质量。

(4)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的选择是制约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审计目的也变化多样,审计程序的安排和审计方法的选用需要有针对性,力求尽可能地提升适用度强化审计绩效。如果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审计时间延长,成本增加,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未能觉察重大的错弊行为,未能收集到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使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导致审计质量存在风险。

3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和设想

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我国内部审计日益发展的需要。加强内部审计管理,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促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本文认为应该如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要建立完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对现有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梳理,通过完善制度总结归纳各种审计项目的操作程序内容规范,系统地建设内部审计业务工作指导体系,最终形成制度和规范齐全、内容和程序兼备的审计质量管理规范体系,包括:(1)在企业内部审计章程或管理制度中明确审计质量标准以及审计质量督导的管理职能,确立长远和近期的质量目标。(2)持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的配套制度,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把审计项目实施中的各项责任细化到质量标准、进度要求和工作实效上,确保审计实施每一个环节的责任都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把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同时还需根据内部审计准则,结合公司特点,制订更为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操作规程,传达到每一位内审人员。(3)全面推行项目审理制度。紧紧围绕审计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审理工作,将项目审理与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年度审计业务绩效考核、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相结合,使审理工作更加适应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4)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考核办法等配套制度。严格认真地开展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审计项目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对项目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指导,发挥质量检查的督促作用,以促进全面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把项目质量检查工作和审计业务年度考核相结合,提高项目质量检查结果在业务考核评分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审计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3.2 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在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规程的基础上,确保各项制度和规程的执行到位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审计项目时,必须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等阶段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要做到源头介入、动态监控、事中参与、出口把关。包括:(1)加强执行和自我约束,审计组成员、审计组组长、部门负责人各方按照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忠实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执行到位。(2)加强指导、咨询、决策管理,对审计实施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有关领导和部门要给予及时有效地指导帮助,对重要事项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3)执行监督评价机制,由审计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采用复核、审理、推优等方式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执行督查机制,促进审计结论整在改和后过程质量追究。认真落实企业要求,进一步加大跟踪检查跟踪力度,强化上门督查,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到位。结合督查发现的问题,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后评估,对下一年度的审计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协作配合,针对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涉嫌经济案件,坚定不移地执行审计移送、行政督办等制度,促进相关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纠正。(4)加强考核评比,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比方式,对审计机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评比。

3.3 要推行先进的审计方法

审计水平的提高势必要求审计方法的创新,审计质量的要求也需要将审计人员十分擅长的专业判断审计方法与风险评估、重要性水平确定等现代审计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包括:(1)在审计项目实施中推行审计风险评估和确定重要性水平、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方法,从账册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摸索不同审计类型审计风险评价的方法。(2)加大审计基础工作中计算机应用力度,广泛收集审计法规信息,建立审计法规库,方便检索。(3)探索和推行远程审计、跟踪审计、送达审计等不同审计方式,促进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4)逐步实行审计结果通报、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借助各方面力量,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效果,落实审计成果。

3.4 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队伍建设

审计机关的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应当围绕审计工作来进行。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学习掌握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促进审计人员客观、公正、依法审计,努力建设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纪律严的内部审计干部队伍。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是内部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内部审计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监督部门,各企业对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审计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其质量控制不容忽视并亟待规范化。

[1] 毕秀玲,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审计研究,2005(3).

[2] 李凤鸣.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讨情况综述[J].中国内部审计,2004(10).

[3] 王侨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J].中国内部审计,2008(12).

[4] 叶陈云.公司内部审计[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5] 赵春丽.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Z].上海审计,2007(11).

猜你喜欢

质量检查审计工作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