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初美国的对华投资

2013-09-10空军勤务学院王晴徐安英盛景军

中国商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借款对华

空军勤务学院 王晴 徐安英 盛景军

20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加快对华投资速度,与列强对华投资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加强了美国在华经济实力。

1 19世纪末,美国经济蓬勃发展

188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赶上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规模快速发展和生产日益集中,美国资本的垄断程度达到空前规模,形成以八大财团和六十个家族为代表的金融垄断。由于垄断的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使美国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资本,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过剩资本”的出现,为资本输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美国的国内市场正日趋饱和,使美国资本家和政治家越来越关心向海外市场扩张。他们认定,中国是美国工业“最有出息的投资场所”,“世界最大的市场”。

同时,在中日《马关条约》中,正式给予外国人在华设厂办公司的权利,美国利用其在中国享有最惠国待遇的权利,也可以同样享受,所以《马关条约》的签订对美国资本家向中国投资起了推动作用。188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帝国主义国家把在中国夺取的势力范围互相开放,这使美国能共享列强在中国的权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积极展开了对华投资。

2 美国的对华投资

就其结构而言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投资,一种是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主要是向中国政府和企业贷款,这样做可以给美国带来很多好处。《备忘录》称,据说中国的习惯是,哪个国家为它的铁路和其他开发事业提供资金,哪个国家就实际上垄断它的对外贸易。

(1)1900年华美和兴公司贷款给清政府697.4万美元用于修筑粤汉铁路。1901年德奥比西美法意日荷俄等国的庚子赔款借款,总额为关平银4.4亿两,其中美国借款3293.9万两。

(2)1909年塔夫脱就任美国总统后,推行以经济实力为手段的金元外交,强调政府干预职能,尤其是对海外投资。从1902~1912年,美国先后通过湖广铁路借款、锦瑷铁路借款、诺克斯中立化计划以及币制实业借款,大力扩张美国对华投资,拓展在华政治经济利益。

(3)1909年6月美国成立了包括摩根公司、坤洛公司、第一国家银行和花旗银行的美国财团,承担对湖广铁路的贷款。经过与英法德三国银行团的谈判和塔夫脱对清政府的干预,美国财团获得川汉线湖北段一半的贷款份额,即150万英镑的贷款。

(4)清政府在1910年9~10月间提出的“币制实业借款”给美国带来了新的机会。这笔借款总额为5千万美元,包括“币制改革借款”和“振兴东三省实业借款”两部分。1911年四国银行团就借款条件达成一致与清政府签订正式合同,贷款总额为1000万英镑,由英美法德四国财团平均分担,以东三省烟酒税100万两、出产税70万两、销场税80万两及各省盐斤新加价250万两,共计500万两为担保。四国银行团的借款活动引起了其他财团的竞争,6月,四国银行团对俄日两帝国主义让步,以保留日俄对满蒙的特权为附带条件,吸收了俄日两国的垄断组织参加,于是有了所谓六国银行团。

(5)1913年,威尔逊就任总统后,决定美国银行团脱离六国银行团,重新组织一个独裁团。美国成为国际性新银行团的盟主,并邀请英法日等国参加,共同办理对华贷款。在组织“新银行团”的前后,美国并没有放弃单独进行借款的活动。1914年,美国红十字会与袁政府签订导淮借款垫款10万美金。1916年,美国利益坚顺公司与中国政府订立借款额为500万美元的《6厘金币库券合同》。同年,花旗银行、美国精炼公司与段政府签订白银借款150万英两,芝加哥大陆通商银行与段政府签订芝加哥银行借款500万美金。摩根财团和太平洋沿岸几家美国银行合组而成的友华银行,活动最为积极,从1919年起,这家银行就对湘督张敬尧、鄂督王占元等,提供政治借款,合办造币厂,鼓铸辅币,操纵当地金融市场,直到1924年因生金银买卖投机失败而并入花旗银行。1919年新设立的汇兴银行是美国金融集团和加拿大联合银行联合组设的,它在1921年间曾向直系军阀政府提供借款加币300万元。

(6)1916年美商李·希金逊公司借款给袁政府财政部100万美金,用于袁政府军政费用。1916年美商裕中公司借款给袁政府交通部100万美金,用于修建株钦州襄铁路1500里的测量费用。1918年美国广益公司,日本兴业银行借款给段政府顺直水利委员会25万美金,用于运河工程总局经费。同年,美商慎昌洋行借款给山东龙口商埠12万银元,用于承包修建龙口码头工程;由天津参战督办徐树铮经手,借款200万银元用于军火价款。1919年美国广益公司、日本兴业银行借款给顺直水利委员会35万美金,用于运河工程局经费。1920年芝加哥泰康公司借款给交通部京汉路局189万美金,以期票,交通部担保。1921年美商华昌公司借款给财政部上海造币厂40.85万美金用于订购机器。

(7)间接性投资指美国在华企业投资,商人、资本家在中国建办的工商业。一战后,美国加快发展在华企业,各类工厂、公司总投资已超过1亿美元,大多数集中在中国一些沿海港口城市。以上海为例,美商工厂和公司有32家。在沪美商八大企业中,以纺织业规模最大,资金超过100万美元。建筑材料、造纸印刷、进出口加工,食品医药等均占很大比例。随着战后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美国加快同英日等国对华投资的竞争步伐,短短几年时间在中国建立美孚、运通、友华、中华懋业和大通等五家银行。1914年美国在上海成立的花旗银行,除总部在上海外,还在广州、大连、北京、汉口等处设立分行,为美国扩大在华企业投资提供便利。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华活动日益活跃,除了早期的美孚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早在中国内地发展外,其他各类企业也不断在中国兴起。1914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汽车有限公司,从事进口汽车、卡车及其零件等业务活动。怡隆洋行经营皮革、金属、棉花等。值得一提的是英美烟草公司的在华经营,该烟草公司在成立后不久就把目光转向中国,认定4亿人口的中国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巨大市场。该公司一打进中国市场就同清政府签订低税合约,享受优惠税捐特权,使其生产与经营日益扩展。到1919年,这个公司在华资本已达1.25亿美元。

3 美国的对华投资具有对华经济侵略的性质

美国在对华借款中,条件非常苛刻,年息一般达到4.5%~7.0%;有很大的折扣,一般在9.5折~8.3折;带有政治性的条件,如规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时,借权国有直接往各通商口岸征税之权,还有的规定借权国派人监督借款的用途等,其中最严重的是以关税盐税作担保。而盐税和关税是中国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如1913年的预算中,关税占总收入的20.4%,盐税占23.2%,合起来占总收入的将近一半。美国控制了这两大税收,就等于扼制了中国财政的咽喉。外国银行和垄断集团在签订铁路借款合同时总是取得许多其他特权,如采购机件物料的优先权和免征税厘的优惠权,借款所建各路还必须雇佣外籍工程人员和会计人员。例如,“新银行团”成立后对华借款中,不仅对于借款的用途具有监督稽核的特权,从而使中国财政受它的严格控制和支配,并且还无理要求北洋军阀政府对美国财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低价套购的湖广铁路德国债券,清偿本利。它所要求的低价税款并不以关税、 盐税余款和烟酒税、印花税等为满足,还要扩展到田赋租课。

除了向中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借款来加强美国在华经济实力外,美国教会与慈善机构为了传播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创办许多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投入大批钱财进行文化渗透。1913年,美国摩根公司和加吉尼平和社曾分别借给袁政府外交部20万美金用于留美学费垫款。1919年花旗银行借款给教育部30万美金用于教育部及大学费用。1920年美京银行借款给留美学生监督处6万美金用于留美学费。

[1]盛宣怀.愚斋存稿(卷77),电报54.

[2]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第一卷)[M].档案出版社,1990.

[3]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M].中华书局,1962.

猜你喜欢

借款对华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妻子的借款该如何认定债务关系呢
美行业协会众声反对白宫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致力于对华友好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外商对华项目工程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