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汽车金融产品资本化的探究

2013-08-15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伍刚

中国商论 2013年2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金融服务经销商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伍刚

1 汽车金融的概念

汽车金融是促进汽车业发展的相对独立的金融产业,主要指为汽车的生产、销售及消费者购买提供资金融通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相关业务的金融服务,涉及为汽车生产厂商提供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策略、提供市场信息的服务;为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设备融资、财务咨询服务及培训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批售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保险等业务。

高盛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一辆汽车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生产环节只创造了不到40%的利润,而流通和售后服务环节却能带来60%以上的利润。汽车金融的发展对汽车和汽车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球每年新旧车销售收入约1.3万亿美元,其中30%是现金销售,约70%有融资性安排。

在欧美成熟汽车产业消费国,汽车金融产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位居房地产金融之后的第二大个人金融服务项目,形成了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业务规模、发展成熟度较高,同时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汽车金融年业务量规模保持在3%左右的增长率。

2 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汽车金融是与国内的轿车工业同步诞生的。1993年,“北方兵工汽车”第一次提出了汽车分期付款的概念。国内早期的分期付款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经销商自筹资金,以经销商为贷方向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另一种是厂家提供车辆,经销商向厂家还贷。分期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购车一次性支付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但却要求经销商具备较大的资本实力、资本运营力及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市场上总体的信贷规模有限。

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法人和自然人发放汽车消费贷款。用户用取得的贷款向经销商购买汽车,并按分期付款的方式归还贷款。银行的介入改变了过去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孤军奋战的局面,社会信贷资金规模迅速扩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持续发展。但是由于许多具体的政策壁垒和银行经营方向的限制,使银行未能将汽车信贷作为自己的利润增长点,信贷规模长期处于收缩低水平状态。同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以为支持集团产品的销售提供融资。截至目前,我国汽车信贷的提供方主要还是银行,仅有少部分由商业银行与汽车经销商汽车企业附属财务公司联合提供。

2003年10月3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2004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取代了1998年发布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汽车金融服务提供主体的范围。

2004年8月10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相继获得中国银监会颁发的金融机构许可证,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金融服务主体诞生,并且打破了国内银行业汽车信贷一家独霸的局面。2008年1月30日,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有效性不足,汽车金融的法规建设、信用体系构建、汽车金融产品模式创新等方面有待完善,汽车金融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必将面临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3 汽车金融发展的阶段及建议

有关资料表明,美国汽车经销商集团上市公司的收入中,金融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1%,其贡献了利润30%,因此,实现汽车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中国的汽车金融还处在推广发展的阶段,为了让汽车消费者从金融服务中获得更大收益,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

目前,汽车贸易企业及汽车金融机构为经销商提供了包括进口车,存货融资、第三方的融资等多种金融产品,推动了中国进口车市场的发展。2008年,中国的进口车数额仅为十几万台,截至2011年,进口数额增长至100万台,进口车销售数量达到80万台。可见,金融对进口车的推动作用极大。因此,第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消费信贷等汽车金融业务来做大市场,以推动为主,促使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的合理分工、有效融合,这是初步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规模深化的阶段。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金融的产品都是大数法则,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就会导致金融产品成本较高,或汽车价值链条上的人无法获取利益等情况的出现,因此,需要一个深化发展的过程。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80年代初,汽车金融一方面是针对消费者,为消费者购车、用车,甚至到消费汽油,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极大地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汽车金融是针对厂家和经销商的资本化过程,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福特、通用做了大量的并购,成了全世界的“巨无霸”,汽车产业的资本化推动了并购的发展。在深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汽车金融向全产业链的服务发展,还需要将汽车金融产品资本化,通过资金的放大效应,将汽车跟社会资本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推动整个汽车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这个阶段的顺利实现也需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支持。

第三个阶段是一个完全混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机制。这个阶段就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来说,还相对比较遥远。

当下,我国的汽车金融处于第一阶段的中期,正在朝第二个阶段发展,相较美国用了100年发展到现阶段来说,中国可能只需要用5年、10年即可发展到第二阶段蓬勃的时候。为了促进中国的汽车金融健康快速地发展,笔者从经销商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加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目前,大量的产业资本集中在厂家的手里,并不是经销商集团的手里,同时,汽车流通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经销商集团开展汽车融资租赁、汽车保险等业务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经销商集团要把大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拉进来,与金融资本联合,将厂家、经销商、消费者、金融机构跟汽车金融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汽车产业为本,金融为辅,在融合中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在融合中促进金融资本做强,借用产融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我国汽车金融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加强政策支持的连贯性。经销商集团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不能仅靠一己之力,还需要外部政策的持续支持,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在制定灵活有效的政策时,需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进行必要的微调,循序渐进地引导经销商集团提供汽车金融服务,为汽车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连续、稳定的外部政策支持。

第三,经销商集团引入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经销商集团更多地引入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并加以创新,在此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由于经销商集团对汽车行业、行业的消费者、行业需求、消费者生存的背景均比较熟悉,通过经销商集团去了解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可以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使各方受益,从而推动汽车金融的健康发展。

总之,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大众消费增长阶段,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汽车金融对汽车工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汽车金融必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加大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推动汽车金融产品资本化至关重要。

[1]王再祥.汽车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陆晓龙.汽车消费金融研究——兼论对中国汽车消费金融的分析与建议[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刘笑笑.我国汽车金融产品的创新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4]曲世林.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5]韩爽.当前我国汽车金融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产业、经济、科技论坛,2010(12).

[6]田亦夫.汽车金融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汽车,2005,23(3).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金融服务经销商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30万吨鱼料市场,600经销商如何从中取胜?圈中人有话说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走访逾100家经销商门店,深入一线了解汉川养殖户经销商的真实需求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