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坏账准备相关问题的探讨

2013-08-15山西财经大学杨文苏

中国商论 2013年17期
关键词:账龄应收款坏账

山西财经大学 杨文苏

山西省长治供电公司 杨文娟

如何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减少坏账损失,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降低坏账损失,企业应当建立坏账准备。通过建立坏账准备,企业可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尽量降低因未能合理估计客户的信用状况而给企业自身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1 计提坏账准备的意义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在财务报表上已确认的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不再是企业的资产,而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项费用,术语称为坏账损失。企业坏账损失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应收账款;另一类是其他应收款。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二是说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

计提坏账准备有以下意义:首先,建立坏账准备,可以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列作期间费用,计入各该会计期间的损益,从而避免或减少了企业虚盈实亏的现象。其次,建立坏账准备,为了避免虚增利润,减少资金流失,从财力上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而加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后劲,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最后,建立坏账准备,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及时地计入费用,并从当期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真实地反映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数额,消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企业加快资金周转,扩大经济效益。

2 有关坏账准备计提的探讨

2.1 计提的范围

《企业会计制度》第53条中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种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而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计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金额转至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对于其他应收款,在现行制度下,其主要核算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预付账款转入,购买股票后应收的包括在股票价格中的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等,其中部分内部可能出现到期无法收回的问题,按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也应当计入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

2.2 计提的方法

2.2.1 余额百分比法

余额百分比法,这是按照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例估计坏账的办法。坏账比例由企业根据以往的数据或经验自主确定。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应在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款项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计算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公式: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2.2.2 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这是根据应收款项账龄的时间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一般来说,应收款项的账龄越长,坏账出现的可能性越高。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坏账准备的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2.2.3 销货百分比法

销货百分比法,这是凭借企业营业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坏账损失的方法。比例按本企业前期实际发生的坏账与营业总额的关联以及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生产实际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比例计算坏账。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2.2.4 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这是根据每笔应收款项的具体内容分别计算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企业是针对应收单位账款按一定比例估计坏账,但是有一些企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还款困难,就应对这个企业的应收款项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按更高比例或其他)。

2.3 计提的比例

《企业会计制度》第53条中有以下内容: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下列各种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一是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二是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三是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四是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2.4 计提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用“坏账准备”科目核算,提取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待某一特定应收款项被确认为坏账时,再予以转销,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坏账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冲销多提的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项目

(4)冲销的应收款项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以及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收账款

2.5 坏账准备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

2.5.1 坏账准备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负债表项目均以账面价值列示。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总账户和预收账款总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之和,在扣除应收账款相应的坏账准备金之后合并填列。而应收账款总账户和预收账款总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之和合并填列在预收账款项目里。因此,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坏账准备项目。

2.5.2 坏账准备对利润表的影响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营业收入;第二,营业利润;第三,利润总额;第四,净利润;第五,每股收益。其中,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

2.5.3 坏账准备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是企业的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其编制方法主要有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分析填列法等。现金流量表中的第一项,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填列两种方法。

3 结语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前,企业间为了扩大业务量而发生的赊销赊购项目也越来越多,因此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大的信用风险。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下,企业中应收账款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通过探讨专门针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避免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将坏账损失减少至最低。

[1] 李玉敏,李长艳,杨瑞平.中级财务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黄莉娟.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总结[J].会计之友,2008.

[3] 冯洪丽,张蓉,吴晓犁.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与基数[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1.

猜你喜欢

账龄应收款坏账
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光伏发电收入核算实例
加强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
Excel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建筑混凝土行业的应收账款计算
农信社加强其他应收款管理的几点建议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